核心導讀
向來悲劇比喜劇更能打動人心。
我看到一些文章,用“拼慘”、“犧牲”來激發共鳴,制造流量。
甚至已經進入3月了,還有餐飲人在說“復工是找死,不復工是等死”。
但是,我有一位朋友,在疫情發生的40天里,他在短暫擔心疫情之后,就快速樂觀起來,抱著“必須跑贏大盤”的心態,搶跑復工。
而這種“搶跑”,并不是犧牲員工的安全,而是基于“大數據+一線策略”的支撐。
2月22日,門店主推電話預約,門店自取。
2月23日,浙江省十一家門店全部開放外賣業務。
2月24日,所有門店加推半成品外賣。其中,部隊火鍋、辣炒雞、韓式炒年糕,都是爆品,已經在外賣中占據百分之十幾。
2月28日,杭州四家門店審批通過,恢復堂食。
3月4日,所有門店堂食恢復正常營業。新推出草莓季新品。
“要快”:
“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