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11 期
趙菠蘿 | 口述
餐企老板內參 內參君 | 整理
疫情這幾年
“畢業”的餐飲店有變多
我叫趙菠蘿,一個90后餐飲“二道販子”。
我是青島餐飲老板“最不愿意見到的人”,他們給我起了個外號,叫“青島餐飲終結者”。
和其他二道販子不太一樣的是,我是用互聯網思維來做這一行的。2013年,我就開始做微信公眾號自媒體,現在也在短視頻平臺搭建渠道。
疫情三年,我一共收了500家餐飲店,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餐飲店從我手里“畢業”。
畢業這個詞是我自己創的。因為干餐飲的找到我就意味著干不下去了,我不想再用“破產”、“倒閉”這樣的詞語刺激他們,于是就創造了“畢業”這個相對婉轉點的說法。
這三年來,我收過500平以上的五星級大酒店,也收過檔口奶茶店,收的最多的是300-500平米的中型門店,占到60%。
這些店以前的老板,稱呼都是“張總、王總”,倒閉之后,也開始干起了這一個行,大家的稱呼就從張總、王總到了“張業務員”、“王業務員”。
倒閉的餐飲店多了,從事這一行的也人多了。所以這三年來,餐飲設備回收也變成了“香餑餑”。
別看我收這么多家店,和別的同行不一樣,我手里基本不壓貨。他們(代指同行)很多都是收了后囤起來,倒閉的店多了,新開的店少了,運輸費用和倉儲費用都是壓力。但我更注重現金流,因為我的高中轉速度,巔峰時期倉庫面積大概是500平,倉庫租金在3萬左右,壓在手里超過7天,就拆掉賣廢品。
這么多家店,我們基本上都是估堆回收(估堆,山東方言,意為估計成堆商品的數量或價格),從砸掉軟裝、到拆除設備、再到拉走大件電器,我們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務。
簡單、快捷、讓老板省心,是我生意好的原因。
干一家餐飲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很多人對待自家店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你說讓他自己去聯系拆除的、運輸的、收廢品的人,一步步看著這家店被拆掉、搬空,他是不愿意面對的。更何況一些開大店的老板,都在當地有頭有臉,也十分要面子。
二手市場的交易法則
現在青島地區設備回收的行情是這樣的:
70%-80%餐飲設備回收都是估堆回收,就是整店打包回收。只有20%-30%的老板會散賣,比如說留下空調,因為這對他(她)來說是硬通貨。
回收價格一般是2折收,3到4折賣。估堆回收,比方說一家店裝修成本是100萬,回收價格是1/10,2折收,就是2萬塊錢收,3-4萬賣出去。零賣的話,2000塊錢的冰箱,我們400塊錢收,800塊錢賣。
就是這么殘酷,99新價格也不會多多少。
我2020年收過一個老板的兩家店,都是加盟店,一個火鍋店,一個烤肉店。2020年前加盟裝修,合起來花了600萬,年后兩個店一個開了仨月,一個開了6個月,我去收的時候,桌椅都新的,上面就是一點浮塵。
很多餐飲老板不接受這個價格。
2020年,我開車路過青島的一個加盟火鍋店,看到他們在搬家,我停車下去。
我跟老板說,你好,我叫趙菠蘿,做餐飲設備回收的,你這些燈具賣嗎?
他說,賣,你開個價。
我說,10塊一個。
他把我罵出來了。
這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常態。很多餐飲老板覺得自己買來這東西很貴,不甘心這么便宜就賣掉了,但到我們這,東西就只有這么些錢,如果到收廢品那,錢更少。
二手市場里,烘焙店的東西可以排得上是最“掉價”的前幾位。烘焙店的機器很貴,人家開店一個機器一萬多塊錢買進來,我500塊錢收,人家不愿意賣,如果1000塊錢收,那么大一個機器,那么重,我這邊也不好放。
而且根據我多年的觀察,開烘焙店的人都不喜歡買二手設備。
從設備回收看餐飲
有時候估堆回收烘焙店、奶茶店,我會很頭疼。
因為里面的烤箱、奶茶機、果糖機很難賣出去,不符合我對于設備“高周轉”率的要求。
我發現那些準備入行開烘焙店、奶茶店的小白們,這里小姐姐居多,都有一定的“精神潔癖”(并非貶義)。他們大多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已經投入了20-30萬資金來籌備這家店,也不差這一兩萬的設備錢。
之前也有聯系過這些人,表示我這邊有九九新的設備,基本全新,五折出,最后還是被無情的拒絕。所以,盡管估堆回收的奶茶店很多,新開出來的奶茶店也有很多,但設備賣不動,銷路不行。
反而是餐飲老手,那些老江湖們愿意聯系我,用我手里的餐飲設備。而那些收上來果糖機、奶茶機之類的,其中的一部分也會賣給在當地開了四五家奶茶店的人,跟這些人打交道也很爽快,老熟人了,知根知底的。
再跟你們說個有意思的數據。
這三年500家店里,加盟店、網紅店、主題餐廳店“畢業”的是最多的。
很多開加盟店、網紅店的人都是小白,什么火就做什么,或者是被一些宣傳誆騙。這部分人里的絕大部分又是想掙快錢,借親戚朋友的錢來開店,結果手頭根本沒有足夠的現金流。
前期投入成本高,開店一段時間沒有回血后,手頭的現金流短缺到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更別提之后的房租成本。
這些店一開始會聯系到我,想通過我的信息渠道轉讓出去,但最后大多數都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我的手中,接受“畢業”。
為什么我說2023餐飲必將大熱!
我喜歡跟做得好的餐飲老板聊天,能收獲很多成功法則。也喜歡和生意差的老板聊天,因為那是我的潛在客戶(開玩笑),也能漲經驗。
現在我收了這么多家老板的設備,聽了這么多的故事,就像“算命”一樣,能看出一家店的“前路”如何。
很多餐飲老板對2023年餐飲沒信心,我想說,2023年餐飲一定會大火。
為什么這么說?
放開后,我們聚餐的需求會提升,在外就餐的次數會增多。之前見不到的人,現在有機會見到,那當然約起來吃個飯。
但我也有不看好的品類,比如“圍爐煮茶”和“露營風”。不看好的原因是放開后我們可以接觸到真的大自然了,這和人工打造的不一樣。
我已經悄悄加了十幾個“圍爐煮茶”和“露營風”的餐飲老板,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是明年,這批老板就該找我聯系了。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區域復蘇:
《顧客陽康,餐飲炸街?我們奔走五座城,揭秘真實的“回血狀態”…》
門店復蘇:
《等號4000桌,排隊到凌晨!苦熬3年,餐飲人終迎“肥年”!》
《元旦假期餐飲“冰火兩重天”,有人等位3小時,有人上座不足3成》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輪值主編|張心笛 視覺|代丹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