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社交型餐飲迅猛復蘇!別忽略了餐桌上的那瓶酒!

    社交型餐飲迅猛復蘇!別忽略了餐桌上的那瓶酒!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2-13
    2.8萬


    餐飲“社交屬性”高歌猛進時代,催生佐餐酒大單品崛起。




    總第 3410 

    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 | 文



    復蘇大局下,餐+酒向好趨勢明顯

    “酒飲復蘇”不容小覷


    剛過去的春節,餐飲人“戰果累累”,各個品類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排隊4500桌的長沙文和友、3天賺2695元的外賣小哥、排隊3小時才能喝一口的茶顏悅色、5天接待超過650萬人次的海底撈、餐飲收入達到9253萬元的西安……苦熬三年的餐飲人,終于迎來了扎扎實實的一個“肥年”!


    數據背后,“酒飲復蘇”不容小覷。特別是具備社交屬性的品類,比如火鍋、燒烤等。畢竟,有年輕人扎堆的“歡樂場”,就少不了“餐+酒”。


    北京一位網紅燒烤品牌店主坦言,元旦店里就迎來了明顯的復蘇,營業數據和等位數據恢復至疫情前的80%。而讓他驚喜的是:酒水的銷量幾乎是之前的三倍!“陽康之后,消費者更加珍惜難得的社交機會。除了吃好,還得喝好,缺一不可。”


    而“青梅酒頭牌”梅見,也參與了這一復蘇盛況:新春伊始,梅見在廣州、深圳、長沙、杭州、成都、重慶、鄭州等多個城市打造“梅花宴”。為消費者提供了梅酒贈飲、店頭布置、梅瓶插花、梅花主題宴等活動,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歡迎。


    據悉,該活動將逐漸擴展至全國上百座城市。通過“梅見+梅花”的鏈接,讓更多餐飲從業者抓住復蘇大勢下的酒飲機會。




    酒飲需求發生微妙變化

    “輕松小酌”正成為主流趨勢


    復蘇大勢下,“酒”的商機也漸漸浮現。不過,想要“把脈風口”,還得將視野回歸剛過去的春節檔。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白酒曾是主流。而今年,“出鏡率極高”的梅見正漸漸登上舞臺C位。不僅亮相于中國人年夜飯的餐桌,還不斷穩固其“中式佐餐酒”的品牌印記。


    在“聚會頻次極高”的春節檔,我們發現,餐與酒的搭配,正發生微妙變化:


    1、“輕松無負擔”的小酌,被更多人認可和需要。


    廣州“瑰·茶廳”是位于珠江新城附近的中高端粵菜館,老板告訴內參君,疫情后,顧客的飲酒習慣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喝不了大酒、高度酒,大家更喜歡一種‘輕養生’的概念,這個時候,要兼具口感、價格、體驗的幾個因素。”


    她的餐廳從2022年第四季度引進了大紅袍茶梅見、西嶺梅見及原味梅見三款產品,在老板看來,梅見是一種輕松的、舒服的、沒有壓力、度數也不高的酒。她和梅見積極策劃定制套餐,甚至舉辦“梅見雅宴”,邀請如《風味人間》美食顧問林衛輝等行業領袖參與品鑒。



    2、餐+酒的搭配形式,正被更多餐廳主動探索。


    一份美團2023年春節“食”力數據顯示:剛過去的春節檔,全國多人堂食套餐訂單同比去年整體增長53%,部分區域訂單量是去年的2-3倍。


    “套餐經濟”下,佐餐酒的優勢也在凸顯,不少餐廳開始摒棄傳統的大眾酒單形式,而是根據菜品特色和餐廳定位,主動推出更適合自己的餐酒搭配套餐。以青梅為基底的梅見,適飲性極高,西南云貴川一帶的菜系偏辣,廣東福建一帶偏鮮,華東地區口感偏甜,這些都在實際的餐酒結合中有了成功案例。


    比如廣州火燒云,主營燒烤和小龍蝦,老板先前在團購中推出過168元的雙人套餐,效果很好。“事實證明,梅見和我們這種辣口的江湖菜很配。夏天可以在梅見里加冰,可以緩解麻辣的刺激。”


    在“佐餐酒”的定位上,梅見自身也始終在深耕“中華料理+梅見”組合場景的探索。“日本料理+清酒;法國大餐+葡萄酒;韓國炸雞+啤酒,餐和酒,歷來都是絕妙的組合。中式佐餐酒的這個機會,未來將被更多人認可。”相關負責人說。


    這個春節,對于不少接待聚會宴席的餐廳來說,因為梅見的登場,讓餐桌上有了一款適合更多人喝的酒;同時,也滿足了“全家人都能喝”的情感共鳴,為餐飲老板們提供了餐酒搭配更優的解決方案。



    3、從經營角度來說,酒飲中的盈利機會,不容小覷。


    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慢攪粥底火鍋是一間2021年開業的餐廳,店內以朋克養生為主題,針對各個年齡段的消費群體。酒飲方面,喝白酒的主要是偏商務,或者是年齡偏大一點的人群,其余的喝酒人群大部分選擇梅見。梅見填補了除白酒外的空白,口感不烈也不掩蓋菜味。


    老板介紹說,梅見本身有知名度,這對餐飲店的推廣有很大幫助。“銷售好的時候一天賣出2、3箱。店里330ml和750ml兩種,銷售情況不分伯仲。有一次客戶請人吃飯,先喝了幾個小瓶,覺得不過癮,直接開了2件大瓶裝。”


    “現在,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非常注重輕松飲酒,梅見這種低度酒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還有年輕人壓力也大,有想醉又不想深醉的感覺,喝個梅見挺好,對身體也沒太多影響。”


    》山城風串串的店長彭華則坦言,因為梅見口感大眾化,價格適中、包裝還精致,所以對于一些平價的餐廳來說也有商機,比如自己的串串店,店里酒水進貨原則是顧客喜歡什么,就進什么。和梅見接觸好幾年了,一直賣得不錯。


    “梅見在幫助餐廳宣傳上也做得很到位,經常與顧客互動,贈送產品和周邊。梅見口感有目共睹,顧客都挺喜歡。”


    4、提升場景氛圍,不僅僅是餐廳主張,更是品牌和渠道之間的“共同策劃”。


    飲酒需要氛圍,熟人社交更是如此。


    傳統的餐廳,只是放置一張冰冷的酒單,讓“有需要”的客戶自己選擇。而如今,在適當的時候營造飲酒氛圍,成為不少餐廳的流行。


    比如梅見將空酒瓶插上梅花,花枝掛上“賞花時想的人,說不定也在想你”等小吊牌,放置桌上,氛圍十足,甚至拉動銷量;再比如“好久沒見”和“好酒梅見”一語雙關,廣告牌出現在餐廳,既不會顯得突兀,又道出了濃厚的社交氛圍。


    一系列策劃背后,其實是梅見洞察到了人、場景、情感的關聯——“充滿溫情的春日里,在盛開的梅花下,與想念的人相見”,并且積極與餐廳配合,共同將“餐與酒”的氛圍感在恰當的場景中呈現。


    小吊牌增加氛圍感


    空瓶插花,既環保又有“情調”


    廣州優化防疫措施之后

    200家餐飲店推出“好耐冇見,整翻支梅見”活動

    將總共10萬瓶酒免費贈予消費者



    從家宴到“百城梅花宴”

    梅見與用戶建立更深的“佐餐鏈接”


    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檔,梅見洞察到在“家宴”這個場景下,人與人需要更多的情感鏈接。從產品層面,梅見可以滿足家宴的佐餐需求;而從情感層面,一瓶老青皆宜的適口小酒,又承載了“團聚”的深層意義。


    開瓶梅酒,絮絮家常。在微醺中暢聊積攢了一年的牽掛,年味就在這煙火氣里漸漸升騰起來。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拍攝了自己和梅見的新年故事,主動曬出自己喝梅見的家宴實錄。其中既有串門拜年,也有公司團建、鄰里友好……一杯梅酒,在不同的餐桌場景下串聯起不同的情感。


    很明顯,梅見成為了白酒之外的最佳選擇之一。不僅僅是適口,更是這個價位段上,實現了成本、口感、體驗上的共贏。



    年味漸遠,“煙火氣”回歸常態后,梅見又推出百城萬店“梅花宴”活動,通過贈飲、策劃營銷等方式,幫助餐飲小店恢復人氣。


    其實,不管是家宴還是梅花宴,這背后,都是梅見洞察到人、情感、場景之間的關系,梅見的意義不僅是產品,更是這關系下的一個道具,一個解決方案。



    在中國傳統的白酒消費環境中,梅見成為了“非烈酒飲用人群”的選擇。當代人在飲酒態度和選擇上的改變,以及對餐酒搭配需求的升級,推動了新酒飲時代的到來。這種背景下,中國的青梅酒搭配中華料理,讓梅見有機會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佐餐鏈接”。


    具體“打法”上,一方面,從零售渠道“下沉”到一線餐飲市場,與餐飲店形成共同體;另一方面,布局在全國各地的實體餐廳也成為梅見與消費者溝通的渠道,近距離了解用戶,近距離拆解自身與餐飲品牌的強關聯。



    小結


    高盛中國近日發表觀點稱,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由投資轉向消費。旅游、娛樂等受疫情限制的領域擁有最大回升空間。


    在這其中,餐飲的機會不言而喻。而對于大部分老板來說,內部提振、捕捉變化、搶占先機是上半年的重點。


    從這個角度來說,梅見正在捕捉復蘇大勢下的餐酒機會,并與餐飲品牌站在一起,見證“中式佐餐酒”的滲透和爆發。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區域復蘇:

    顧客陽康,餐飲炸街?我們奔走五座城,揭秘真實的“回血狀態”…

    復蘇的北京,領跑全國!我們找了3家“標桿”深度聊聊!

    日本餐飲疫后復蘇啟示錄:誰率先反彈?誰一蹶不振?

    香港餐飲的“消亡”與絕地求生


    門店復蘇:

    等號4000桌,排隊到凌晨!苦熬3年,餐飲人終迎“肥年”!

    第一批“陽康”坐滿餐廳,北京餐飲回血復活!

    元旦假期餐飲“冰火兩重天”,有人等位3小時,有人上座不足3成

    疫情全劇終!恍然若夢,餐飲人,該奪回“丟失”的三年了!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誰賺了“陽康”消費者的錢?

    苦等報復性消費,年夜飯能讓餐飲過個“肥年”嗎?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北京放大招!允許外擺!





    輪值主編|肖德睿  視覺|張勁影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商務合作: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4143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