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千億級增量市場!你需要抓住這個“食材紅利”

    千億級增量市場!你需要抓住這個“食材紅利”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深度
    2020-01-21
    5.1萬

    2019 年,豬肉價格高漲,許多餐飲老板深受其苦:原料漲價了,自己卻不敢漲,甚至出現了“賣一份虧一份”的情況。

    最直接的解決方案是:找到一款供應穩定、品質穩定的肉類,通過豐富產品線,降低對單品的依賴。除了雞鴨等禽肉外,一批追求“價值感”的老板將注意力放在了“牛肉”這個潛力股上。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文



    牛肉躥紅

    快速發展的藍海市場

    牛肉,正在更高頻的出現在中餐品牌的菜單里。


    比如西貝,去年推出了新產品“牛大骨”,在每家莜面村門店都擁有獨立檔口,是西貝的戰略性產品之一。


    據西貝副總裁鄧德海透露,為了保證消費者的體驗,總部對這款產品的要求細化到了“牛大骨檔口必須冒熱氣”的程度。


    ◎ 西貝牛大骨檔口推出后極受歡迎。圖自新浪網。




    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也開始聚焦牛肉。“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會逐漸向牛肉靠攏”,米有理由創始人尚揚告訴我們。這個品牌主做年輕消費群體,以外賣為主,有多家萬單店。


    他們聚焦牛肉,主要看中其發展空間與牛肉本身的穩定性——采購、備餐、制作、外送、消費者打開,整個過程中,牛肉產品不會像鍋包肉或者炸雞一樣,口味隨時間明顯衰減。


    隨著消費者的迭代,整個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都在上升。


    從數據上看,中國在 2017 年,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牛肉消費國,但平均到人頭上,人均牛肉消費水平僅為每年 4 公斤,遠不及鄰近的韓國、日本。


    阿根廷牛肉協會(IPCVA)報告顯示,中國居民對于牛肉的需求,將在 2027 年翻倍,達到每人每年 8 公斤——對于餐飲業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兩個難題

    供應鏈與認知度


    消費升級、中產階級快速增長,牛肉品類的發展前景看好,但難點也有,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首先,是供應問題。


    中國是牧草稀缺國家,世界最大的牧草進口國,牛的飼養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發展方式落后,除了潮汕等部分地區外,無法形成一套高效的餐飲供應鏈——主要依靠進口牛肉補足需求缺口。


    目前,我們吃到的牛肉主要來自南美國家,以巴西、烏拉圭為代表。適用于中高端餐飲的牛肉,則主要來自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地區,成本較高。

     

    ◎ 數據自布瑞克農業數據庫,王晶雪/制圖。




    其次,是認知度問題。


    豬肉在各地區都有代表菜品,認知度高,滲透率也高:回鍋肉、鍋包肉、紅燒肉等,涉及多地域、多菜系,這是時間積累形成的飲食習慣。


    牛在中國傳統中是勞動力,而非食物,因此牛肉少有“名菜”。內參君隨機詢問了 20 個朋友最愛的牛肉菜品,Top3 是:牛排、牛肉漢堡以及番茄牛腩。只有食材,沒有廣泛被接受的菜品,也很難得到消費者的長期青睞。



    兩個關鍵詞

    中式烹飪、性價比


    同樣是重度吃牛肉的區域,為什么國內少有歐洲牛肉?事實上,由于政策等多種條件限制,歐洲牛肉在很長時間內,沒機會進入中國市場。


    比如愛爾蘭,作為世界第五大牛肉出口國,他們的牛肉以“天然草飼”為特點,在世界范圍內廣泛被接受,90%的牛肉都出口至其他國家。


    “兩年前,愛爾蘭是第一個牛肉獲準進入中國的歐洲國家,目前,絕大多數愛爾蘭牛肉生產工廠已經實現了準入”,愛爾蘭食品局亞洲區總監James O’Donnell 告訴我們。


    在對中國消費者的餐飲習慣進行大量的調研后,他們發現,中國對牛肉的烹飪主要以炒、燉、煮等為主,這與歐洲主要以煎、烤為主的烹飪方式不同。


    “因此,在愛爾蘭出口的牛肉部位選擇上,我們以肩胛小排、胸肉、肋條、牛小排、牛板腱等更具‘肉感’的部位為主。我們尊重中國的傳統烹飪文化,希望能結合雙方的長處,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天然優質的食材,達到雙贏的目的。”


    ◎ 圖為愛爾蘭牛肉烹飪的中式菜品。




    為了提升愛爾蘭牛肉在廚師和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愛爾蘭食品局舉辦了一系列的市場營銷活動,“名廚系列”烹飪盛典就是其中之一。


    1 月 14 日,由愛爾蘭食品局(Bord Bia)主辦、愛爾蘭和歐盟共同贊助的“名廚系列”活動,在上海成功舉辦。


    馬勒別墅行政總廚劉洪,中國博古斯烹飪大賽評委邱瓊,世界華人名廚協會理事蔣頤,杭州柏悅酒店行政副總廚劉萍萍,四位名廚受邀到場,分別使用愛爾蘭牛肉烹飪了咸鮮濃郁的京幫菜、甘腴甜潤的本幫菜、清新雅麗的淮揚菜和鮮香脆爽的杭州菜。


    “一個很意外的評價,很多中國朋友說愛爾蘭牛肉特別有牛肉味(beefy),這個說法我只在中國聽過。”


    ◎ 圖為主辦方與四位大廚的現場合影。




    從渠道看,愛爾蘭牛肉由于品質和性價比出眾、供應鏈穩定,更多的進入了餐飲渠道,而非零售。“目前餐飲渠道占比在 80% 左右”,王品、呷哺呷哺等頭部品牌,都已經開始使用愛爾蘭牛肉。


    為什么他們選擇了愛爾蘭牛肉?James O’Donnell 認為,關鍵詞是“品質和價值”。


    愛爾蘭地處歐洲最西邊,受大西洋暖流影響,溫暖舒適,植被覆蓋率 80%,自然條件優異,牛種以海福特和阿奎登為主,牛肉品質有先天優勢。



    ◎ 愛爾蘭的鄉村,圖自網絡。






    同時,愛爾蘭以農牧業為主,有養殖傳統,技術成熟。畜牧業強調自然生長,牛羊全部放養、草飼、生長周期長。

    在養殖理念上,他們推崇可持續發展, 2012 年由愛爾蘭政府推行的Origin Green —— 綠色本源計劃,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層面的食品可持續發展計劃,力求在保證生產出安全高品質食品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每一頭愛爾蘭的牛,都會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護照”,實現從誕生、養殖、防疫、宰殺、分割等多環節的食品溯源,確保食品安全。愛爾蘭在嚴格的歐盟標準上,建立了更為嚴苛的食品安全體系,禁止使用生長激素,所用藥物受到愛爾蘭農業、食品和海事部的嚴格控制。

    “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收到了很好的反饋,2019年愛爾蘭的牛肉銷量是2018年銷量的2倍,希望 2020 年也能實現翻倍增長。”

    未來,愛爾蘭牛肉廠商還將繼續瞄準中高端餐飲市場,在愛爾蘭食品局的營銷助力下,進一步提高渠道商、廚師和消費者對愛爾蘭牛肉的認知,幫助更多的餐飲品牌買到性價比更高、更環保的牛肉。

    · end ·
    輪值主編|王菁  編輯|何小慧




    94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