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加入嚴選
2019,加盟市場有兩個變化值得關注。
第一,是加盟的名聲變“臭”,在快招公司的作亂下,幾篇文章的引爆下,很多創業者把加盟等同于“割韭菜”;
第二,是許多純直營品牌選擇試水加盟,其中不乏喜家德、和合谷等成熟品牌。
這組矛盾意味著:加盟只是一種擴張模式,不是一種原罪。
2020 年,加盟市場面臨大變化,風會往哪吹?我們與眾多品牌討論了 3 個問題。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文
*本文內容整理自第五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上山下鄉”、“合伙人”兩大圓桌論壇及后期嘉賓采訪。
第一問:
0 加盟費,是好是壞?
0 加盟費,是我們本年度最為關注的現象之一。
它進入我們的關注范疇,主要與小鹿茶有關。今年 9 月,瑞幸旗下小鹿茶宣布獨立運營,高調推出“0加盟費”的“新零售合伙人”模式,對準三四線下沉市場,目前加盟店已廣泛落地。
◎ 合伙人與加盟區別,圖自瑞幸發布會現場。
隨后,一批有基礎、有背景的新品牌也開始喊出“0加盟費”的口號——對于行業來說,這會是一種大趨勢嗎?
在楊國福麻辣燙創始人楊國福看來,這是發展初期的一種能量追加和撬動,他們不會選擇這么做,相反還會在 2020 年提高自己的加盟費。
首先,不收加盟費,意味著更低門檻的進入,同時也意味著更麻煩、低效、漫長的篩選過程;其次,前期不收加盟費,品牌方運營又有成本,自然會從后期找補,能夠給到加盟商的利潤空間就會變小。“如果利潤值和利潤空間沒有的話,不太好做”。
◎ 大會討論現場。
在今年開放加盟的周黑鴨,也表示不會使用這種模式。
CEO 張宇晨告訴我們,加盟費本質是代表一種“契約關系”,從歐洲封建時代就有了,非常成熟,“如果沒有更讓人信服的契約關系能夠取代加盟費,那么對我們而言,更愿意延用這種已經被市場證明過上百年的方式。”
同樣,張亮麻辣燙 CEO 姜柏東也認為,這很難成為趨勢。“(對這個)還沒有考慮,未來也不會考慮,我們現在23個分公司,經營壓力比較大;我們的加盟費本來也不高,從沒漲過,現在一線城市才19800,其他的地方是1萬塊。”
第二問:
“合伙人”制度,會成為趨勢嗎?
與 0 加盟費相關,“合伙人”這一說法,也是今年開始大面積出現。
每個品牌的合伙人條款不同,總的來說,是指向“加強管控”、“利益統一”、“命運共同體”—— 品牌方對加盟門店的介入更多,權限更大,極端情況下,加盟商類似于品牌方的“投資人”。
剛開放加盟的小恒水餃,已經決定會在明年主攻“合伙人”。今年,他們簽約了 200 家店,有 100 家落地,擴張速度很快。
“有一些加盟商希望自己當老板,有一些加盟商只想把錢投進來,讓我們來管,這種情況下我們愿意合伙人制,來做強制管理。”
◎ 小恒水餃創始人李恒(中)。
目前,“合伙人”更像一種內部的“股權激勵”制度:一來可以留住人,二來利潤更多,三來可以吸引更多人才。
主做中式甜點,2 年跑出 500 家門店的五條人糖水鋪,就是5 個“合伙人”闖出的品牌。聯合創始人張永強認為在 2020 年,合伙人制度還將得到很大的發展——至少他們內部還會大力的去推廣。
不過,在合縱文化執行總裁閉啟泉看來,合伙人制度也是一個非常“因地制宜”的東西。目前,合縱文化旗下 17 個品牌,734 家門店,由于有大量藝人資源,品牌中發展最快是“胡桃里音樂酒館”。
“合伙人制度在應用過程當中,可能各有各的方法。主要還是看老板的決策、展望、價值觀。培養出來的人,如果都像我們創始團隊一樣拼,那這就厲害了,但是實際過程中不像是那樣。”
◎ 圓桌現場。
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品牌本身足夠好的基礎上,如果把它當做是救命稻草,恐怕不行。姜柏東認為:“要是做直營做著不行了放加盟,加盟不咋地又開始合伙?那就沒意思。”
第 3 問:
加盟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在經過雙微一抖、O2O、互聯網+等輪番洗禮之后,今年餐飲業花里胡哨的倒掉不少,真正活下來的,都是產品好、服務好、精細化運營做得好的硬骨頭。
對于加盟品牌來說,供應鏈,成為了重中之重。
今年,周黑鴨的變化很大。模式上,從直營轉向直營+加盟;渠道上,除了他們擅長的機場、高鐵店之外,加強了電商、便利店渠道;產品上,推出了“不辣”系列。
在張宇晨看來,周黑鴨的核心仍然在于其產品以及穩定生產產品的能力,也就是供應鏈。他們的鎖鮮裝一盒一碼,已經完成一碼溯源體系:哪個供應商采購的?哪個工廠生產的?哪個冷藏車配送的?哪個店賣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