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同樣是多品牌,為什么王品的成功率這么高?

    同樣是多品牌,為什么王品的成功率這么高?
    王新磊
    頭部案例
    2019-09-06
    5.2萬



    很多餐企都嘗試多品牌化,但是,似乎多品牌也不好玩。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有王品、外婆家、西貝、九毛九等。

    多品牌到底難在哪兒?

    對比發現,所有的爆發,本質上都是人才的爆發,而產品好只是基本功。

    以成功率最高的王品為例,核心有兩點:一是善于抓住消費者的消費軌跡,二是善于經營人才。

     餐飲老板內參主筆  王新磊/文 


    別人是創新品牌,王品是延伸優勢

    同樣都是多品牌,但是在“多”的方法上,卻有不同。

    西貝先推燕麥面、再推麥香村,又嘗試超級肉夾饃,其間還測試社區店,目前又在力推“西貝酸奶層”,一路走得坎坎坷坷。

    從品類上來說,每多一個品牌,都多一種商業模式,都有不同的打法。

    以西貝為例,西貝本身做正餐,新品牌走快餐模式;在產品選擇上,又想把低客單價的東西拉高,做出價值感。因此,每一個品牌,都是一次跨越,都要過一條人為拉高的坎。

    以“超級肉夾饃”為例,產品也不錯,價值感也做出來的。結果,因為定價問題而遭到眾多消費者吐槽、抵觸。


    王品的多品牌,對于品類、價格,以及價值表現上,都是延伸了優勢和專業度。比如,王品在大陸市場新推出鵝夫人、鮨鮮、舞漁、海貍家等多個品牌,幾乎推一個成功一個。

    秘訣就在于王品找到了做多品牌的“十字型戰略”。

    這個“十字型戰略”有兩大核心:

    一是客群,是圍繞同一客群的不同餐飲品類需求做品類多樣化;

    比如,舞漁客單價134元(大眾點評顯示),鵝夫人客單價128元(大眾點評顯示),可能是同一類客群的不同需求。


    另一個是品類,對同一品類不同價位需求的人群細分出高、中、低價位的品牌延伸,聚焦品類。簡單說,就是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優勢延伸,用一個成功激發又一個成功。

    比如鮨鮮、舞漁和海貍家都做日料,是同品類不同價位的品牌。


    品牌只是滿足消費者品類需求的工具。王品各個品牌最核心的,就是找到每個品類的價值,以及消費者目前需要什么價值。什么品類可以滿足這個價值?這就是方向。

    對比就會發現,別人做多品牌是進入新品類,創新品牌,需要重新定位品類和客群;而王品是將優勢延伸到不同客群,或者不同品類里面。


    用消費者洞察創造精準需求

    創業不是盲目的試錯,而是有目的實踐。

    多品牌的目的是追潮流,還是發現新商機?其實取決于你對消費者的理解有多深刻。

    王品集團目前有四百多家門店,25個品牌。其中,5個是西餐類品牌,10個是日料,10個是中餐加亞洲菜。

    怎么找到這么多品類跟賽道?怎么同時操作25個品牌?

    第一步:
    王品的策略是先找消費者洞察。找到之后,就能找到賽道,也能找到做什么品類跟品牌。

    比如日料,它的價值就是新鮮。消費者要的日本料理,還是初級階段,要新鮮的海鮮、食材的原味。因此,王品新的日料品牌就叫“鮨鮮”,從名字強調新鮮,用非常需要新鮮的海膽做招牌菜。

    第二步:
    有了消費者需求,才能創造價值。緊接著就是找到所在品類的價值,然后創造高級競爭。

    王品做了10個日料,那么,這些品牌是如何圍繞價值,創造高級競爭呢?


    以“鮨鮮”為例。日本料理的核心是新鮮,所以可以從鮨鮮的產品概念,包括海膽作為主打產品,36小時長崎直送的海鮮,以及旬料理(每個季節能吃到的最新鮮食材料理),都為“新鮮”這個關鍵詞加分。


    不好的海膽不賣,寧愿報廢產品停售,這就是當時品牌創立時定下的規矩,這個規矩會產生成本,但他們把這些成本看作品牌投資……

    因為海膽只要一不新鮮,發臭的味道特別受不了。因此“鮨鮮”就找了極難的挑戰來證明,連海膽都能做到新鮮,其他的可以放心。
     

    “鮨鮮”甚至還推出了海膽天婦羅,是把新鮮的海膽做產品延伸。把它做好后,上桌速度必須越短越好,否則外面的溫度又會逐步把里面的海膽熟化掉。服務員送上桌,任由客人聊天之后再吃,一樣會造成熟化過度的效果。

    所以,服務員第一時間送上桌,必須帶一句囑咐:“您好,我們的料理長特別叮嚀,這一道特別烹調的海膽天婦羅,請您第一時間吃,會嘗到它的鮮美。”

    除此之外,還在場景里疊加了情感因素。

    比如日本料理有很多細分品類,居酒屋和日本料理的細分品類,居酒屋更重放松的氛圍,而日本料理店更重地道且新鮮的產品,消費者要的是不一樣的體驗。

    “鮨鮮”除了新鮮,還在場景里疊加了情感價值。門店還原了日本的記憶。裝修大量復制日本元素,讓消費者覺得更逼真、有回到日本的感覺。
     
    比如,在餐廳候位區,復制了類似日本神社的概念。顧客通過抽簽選對應的祈福牌,背后就會翻開一句話,告訴你惠比壽神給的回應。
     

    同樣,制服也回歸了一般日本料理店少用的日本劍道服,一看就非常日本。衣服背后放上了鮨鮮的超級符號惠比壽神,它是日本七福神里面的財神。

    “鮨鮮”所有運營的思維,全部圍繞“新鮮”這兩個字,為新鮮而努力,為新鮮而服務,為新鮮而貢獻價值。因此,“鮨鮮”開業就成品類黑馬!


    別人是先做事再找人
    王品是先找人再做事

    不管是單一品牌,還是多品牌,能夠實現“爆發”,本質上都是人才的爆發。

    以單品牌為例,海底撈依靠師徒制形成了強大的組織力,僅上半年就新開了130家門店。而王品多品牌的成功,本質上也是組織力的成功。——其它品牌是先做事再找人,而王品是先找人再做事。

    因為,王品采取的是組織型創業。

    “企業家創業需要老板英明神武、具有高度市場敏銳度,這種人才天賦異稟,很難復制,而且一個人去想容易思路跑偏或受到局限。而引入外部人才創業,則往往因為對公司文化缺乏深入理解,沒有辦法真正配合公司運營。”王品集團營運長趙廣豐說。

    組織型創業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兩個問題。

    王品集團專門設了一個事業發展部,配合公司市場部,開展市場調研和消費者洞察,找出應該發展的商機和品類。接著通過公司內部整合,對所發現的商機進行確認。然后從運營主管里選出適合這一品類運營的人才。

    這樣一來,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沉淀在一個專業部門里,這群人不斷創新品牌,成熟后交給運營和管理團隊。用趙廣豐的話說:“一個負責生,一個負責養。

    因此,我們看到一個讓人驚奇的結果:王品集團旗下有25個餐飲品牌:王品牛排、鵝夫人、西堤牛排、舞漁、鮨鮮、就是川、THE WANG……每個品牌切入一個細分品類,都能一炮打響。


    · end ·


    14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