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中有這樣幾句話,“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意思是,越深入,前進越困難,而所見所感也就更令人欣喜。
這和做餐飲很相似:入門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能在3年、5年之后,繼續保持熱情,持續向前,不斷深耕。
餐飲老板內參 王菁/文
兩年四個主題
這次餐飲人為何聚焦“深耕”?
7月26日,第四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
前三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主題分別是變量進化、增長起點和回歸基本,這一屆,嘉賓們的分享,圍繞兩個字進行,“深耕”。
來自王品、湊湊、德克士、大龍燚、日本物語集團等知名餐企的17位一線品牌大咖,開啟了干貨滿滿的思想盛宴,用一天時間,帶領餐飲人一起看清“深耕”的價值。
經歷了互聯網思潮的激活,各界資本的加持,消費升級的鼓舞,餐飲行業在2013年之后掀起了一陣創新熱潮。而創新的焦點,也隨著行業認知的刷新和運營環境的變遷,不斷發生著變化。
而對于2019年的餐飲行業來說,深耕就是創新本身。
在大會上,為上千餐飲人致辭的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分享了他這半年來從行業當中觀察到的四個重大變化,也指出了接下來餐飲人的五大深耕方向。
四大變化——
下沉的下沉,聚焦的聚焦
收割的收割,卻沒人嚷嚷
最表面的變化就是餐飲行業的氛圍。秦朝用一句話來概括,“不聞喧囂聲,惟聞鋤頭響”,“幾年前,經常聽到餐飲人絢麗的創業故事,但是這兩年,講故事的人少了。”
這種謹慎和低調,還體現在做產品上。通過一些數據感知行業變化,是餐飲老板內參一直在做的。
《中國餐飲報告2019》問世后,餐飲老板內參即將推出《中國餐飲運營報告》。秦朝抽取了一組數據,揭示了今年餐飲行業做產品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
數據顯示,2019年整個行業統計出的代表性SKU數量,比前兩年SKU數量大幅減少,出現了平均30%左右的降幅。
“這說明大家都在聚焦,都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找自己的路,自己的賽道,然后再去定品類。我到底去做什么,我的市場規模應該是多大,我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想好了才去做。”
秦朝認為,這說明行業已經意識到,現在的競爭環境要求品牌打造核心競爭力,大而全的餐飲業態很難適應。
連鎖化帶來的“馬太效應”,是餐飲行業總體競爭格局當中呈現出的顯著態勢。中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目前還遠低于美國,在未來,連鎖化發展的高度和速度都具有很大想象空間。
他指出,中國前一百強的餐飲企業里面,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前三十名的連鎖品牌的營收,占到前百強連鎖品牌總營收的70%以上,而后50名企業營收總比重持續收窄至13.4% 。
“這就是中國餐飲行業的連鎖率和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證據。這兩年,曾經堅定不做加盟的一些品牌,突然大力推出了合伙人制度,比如我們熟知的喜家德。因為速度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小鎮青年”是未來重要的增量市場。根據海底撈的發展規劃,未來五年門店數將達1300家,有將近一千家的增量,向低線城市和海外拓展幾乎是必然的,這也將是相當多餐飲品牌的必經之路。
秦朝指出,在互聯網時代,研究“小鎮青年”或者其他目標客群的方式變得簡單了很多,在社交平臺盛行的時代,觀察分析他們常常出沒的“打卡地”,就已經能夠洞察許多。
五大深耕方向——
深耕運營:“三把篩子”驗證商業模式有沒有問題
在秦朝看來,所謂的運營,通俗地講就是做生意,再通俗講就是掙錢。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餐飲老板,尤其是新興的餐飲創業者必須去注意三個指標——盈利能力、經營效率、營收增速
這三個關鍵指標,決定了一個餐飲品牌的商業模式是否成立,也能夠有效鑒別出那些在品類或者細分領域風口“裸泳”的品牌。
《中國餐飲報告》中這三把“篩子”,篩選出了兩個優質賽道,一個是火鍋,一個是快餐,“這兩個賽道的人效、坪效、利用率都是最出色的。”
深耕產品:為產品模型找到翻臺率的“黃金分割點”
“產品是入行餐飲的前提條件,你必須提供好吃的產品。”秦朝認為,特色不是唯一的標準。選品決定了產品標準化的程度,也決定了品牌的最大公約數。
同時,他提醒餐飲人不要單純追求翻臺率,“翻臺率高,就餐時間變短,點的產品數量也會變少,影響客單價,從而造成你的人效下降。”
找到翻臺率跟用戶就餐時間的一個最佳平衡點,這才是做產品、做效率、做運營的“黃金分割點”。
深耕品牌:產品只是品牌的出發點,而不是品牌本身
在跟許多餐飲人交流的過程中,秦朝發現,聚焦產品者眾,有很多人忽略了品牌,“因為很多人認為產品就是本質。”
在他看來,產品只是出發點,深耕產品到最后就是為了成就一個品牌,“可口可樂有一個段子,即便一把火把公司全燒了,只要可口可樂這個品牌還在,第二天就能重建。”
“有品類無品牌”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餐飲人深耕品牌的絕好機會。
深耕系統:在環境復雜的行業,需要系統地思考問題
憑一道菜可以開火一家店,但是當飯店走向了公司化進程,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餐飲企業,老板們必須面臨除了產品之外的戰略、經營、品牌、產業整合、供應鏈等等一系列復雜的問題。
秦朝展示了樂凱撒的部門架構圖,“第一眼看上去根本不是餐飲公司,更像一個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深耕組織:《大魚餐飲商學院》浮出水面
經過了一天的思想激蕩,與會的上千位餐飲人,從系統、組織、運營、設備、技術等方面,分享了深耕的秘訣。
而這樣的一天,則是《大魚商學院》的大課首秀。
今年下半年開始,餐飲老板內參和吳曉波頻道將聯合開發《大魚商學院》,把餐飲企業家教育,向餐飲企業的全員學習教育做一個延伸。
秦朝表示,餐飲老板內參這次跟吳老師合作,是希望餐飲的教育培訓,能夠真正深入到整個餐飲行業的組織里面去。
“從老板到基層員工,真正陪伴整個行業的餐飲企業、餐飲老板,大家打造一個真正的學習型組織,打造一個支撐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型組織。”
· end · 輪值主編|王菁 編輯|于聰聰 視覺|王晶雪 王菁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商務合作:楊松1333102296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