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七夕大爆,這家排隊到后半夜的火鍋店,正向“甜蜜”升級!

    七夕大爆,這家排隊到后半夜的火鍋店,正向“甜蜜”升級!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8-25
    2.8萬


    總第 3603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浪漫經濟催熱

    七夕節的“愛心鍋底”賣到斷貨


    剛過完的七夕,又沸騰了。

    大盤數據上,過去一周,“七夕”主題餐飲堂食套餐環比增長118%,提前預訂七夕當天餐廳的訂座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5%。

    從消費端來看,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七夕美食攻略”、“七夕哪家餐廳最浪漫”等相關話題也熱度高漲。對于七夕餐飲的選擇,有網友直言:七夕會更傾向于“愛”相關的產品,或有濃厚浪漫氛圍的店。

    更有不少消費者表示,“不只是特定節日的浪漫,只要是有情緒共鳴的產品,什么時候我都愿意消費。”

    而這樣的消費態度映照在市場端:海底撈七夕推出的組合套餐,首場直播結束,僅在單一平臺就實現了3200萬的累計交易額;呷哺呷哺七夕推出的“HEY鳳梨”雙人套餐,也同樣火爆。

    另外,在重慶這個遍地火鍋的城市中,后火鍋在七夕當天,憑借“爆款愛心產品+門店浪漫氛圍”形成差異化,節日當天門店大排長龍。


    其中,被很多顧客青睞、打卡的“愛心”產品,實際是后火鍋在七夕活動推出的創意限定單品——“綿綿心動”鍋底。粉粉嫩嫩又飽滿的心形棉花糖,融化進牛油紅鍋,甜蜜和火辣的碰撞,剛好是七夕的標配。


    但一個“愛心棉花糖鍋底”,配合上“浪漫氛圍”,為什么就能引發消費者這么大的關注?



    將“浪漫”進行到底!
    年輕人開始為了情緒消費


    其實這樣的產品能夠大爆,并不讓人意外,具體來說:


    其一,自帶盲盒屬性。目前市面上,棉花糖與重慶紅油火鍋的創意碰撞并不算多,甚至對于不少消費者而言,“棉花糖鍋底”是創意初體驗,因為新奇心理大大激發了消費。此外,超出“好奇”的品質體驗,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復購幾率。


    其二,精準戳中了當下市場的情緒消費需求。在“手機先吃”的用餐習慣中,“棉花糖鍋底”明顯滿足了消費者追求顏值高、好出片的打卡需求。


    其三,產品+環境雙重打法,1+1>2。產品是基礎,營銷是推手,而門店的整體環境和氛圍,則能夠在顧客入店的第一時間傳達品牌調性和品牌文化。



    事實上,今年開始,餐飲市場的消費需求,就在不斷出現轉向:


    越來越多的年輕顧客重視起消費體驗。對于節日當天的選擇,大多消費者表示對于某個餐廳并沒有絕對的忠誠度,甚至吃什么、在哪吃也同樣沒有絕對選擇。他們更在乎的是,吃到“情緒價值”、吃到“浪漫氛圍”。


    但年輕消費者鐘愛的“浪漫氛圍”,當然不能只有一個產品。


    在后火鍋門店里,除了吸睛的七夕限定“綿綿心動”鍋底外,門店的整體氛圍,和以往有了微妙的不同。


    從環境上來看,火鍋代表顏色“紅”,與浪漫的刻板顏色“粉”,在后火鍋門店中交織得宜。街景煙火氣的裝修風格,帶來了濃厚的市井氛圍感。同時,門店中隨處可見的“心形”、“心跳”,用超級符號的模式處處強調著山城的浪漫氛圍。



    另外,與“七夕鍋底營銷”匹配的是,后火鍋決定將“浪漫營銷”進行到底。


    其實在七夕之前,后火鍋就已經針對“8·14綠色情人節”、“7·14銀色情人節”,推出了相應的浪漫“特別企劃”——12次告白,即在每月的14日,以當月情人節的限定主題,制造一系列“浪漫營銷”。



    一場持續12月的浪漫與愛,但也不止情人節,在中國傳統24節氣中,后火鍋還開啟了“24封節氣情書”創意活動。以火鍋的就餐場景,給到用戶不一樣的浪漫用餐體驗。


    可以看到,后火鍋在“浪漫”這個事情上,并不止步于七夕或某一節日的單一營銷,而是持續不斷的保持品牌戰略層面的一致性輸出。



    不過浪漫營銷只是一方面,對于同質化嚴重的火鍋品類,餐飲顧客關注的始終在于產品。“棉花糖鍋底能好吃嗎?”“玩浪漫會不會就不管產品了?”


    從產品上來說,七夕限定愛心鍋底自然是重中之重,但干豇豆紅燒肉等主推新品的出現,以及頭牌燒菜、甜蜜冰品的存在,同樣為七夕大餐增加了一份“口感重量”。


    在“燒菜是頭牌”的solgan出世以來,后火鍋的產品一直相對強勢,對于鍋底、菜品、研發新品等不同維度從未松懈。



    環境上全方位緊貼“浪漫”,營銷動作上也緊跟“浪漫”元素,甚至產品上也不斷推出“心動單品”。


    這些浪漫話題的持續熱度背后,結合其在品牌VI、視覺符號、門店形象、創新產品層面上的種種動作,不難猜測:后火鍋正在全面升級。對于挺進第一梯隊,沖刺火鍋界浪漫第一標,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而這升級的“第一戰”,就是搶先拿捏住年輕人的浪漫情緒消費心理。



    從網紅到長紅

    靠“情緒”真能行嗎?


    從一些餐飲品牌今年的新動作來看,玩“情緒”這事兒,已經有不少苗頭了。


    在這之前,也有不少品牌曾推出過“心形產品”。比如火鍋品牌譚鴨血、樂渝火鍋等品牌的愛心牛油鍋底,海底撈的心形牛肉滑,以及不少火鍋品牌都有的雙心形涮鍋等。



    另外,提起“情緒營銷”的代名詞,逃不過的是年中大爆網絡熱梗“多巴胺”,這也讓不少餐飲品牌第一時間捕捉住了,各茶飲、咖啡、快餐、正餐品牌紛紛下場,或推出多巴胺套餐或上新多巴胺色彩新品,也有火鍋品牌將鍋底的紅油、毛肚的黑、腰片的粉、黃喉的白,湊成了一桌多巴胺色彩火鍋...


    全方位的“情緒營銷”,正在席卷整個餐飲圈。


    回歸到后火鍋,此次“愛心棉花糖鍋底”身上,從一個大爆單品,到整個門店、品牌的爆,背后其實就是拿捏住了消費者對“產品+環境”的雙重需求。


    具體拆解后火鍋的品牌升級路徑來看:


    首先,確定品牌調性,在遍地是火鍋的主流市場中,主打“山城浪漫”制造差異化。這樣的做法能夠直接帶來兩點好處,第一,讓本地顧客有代入感,同時強化在本地品牌中的“品牌屬性”,讓消費者有記憶點;第二,將品牌文化植入環境,通過“山城浪漫”,將重慶氛圍、重慶感動,傳遞給異地顧客,進而輻射全國各地。


    其次,圍繞“品牌調性”,做全方面的情緒營銷。每一個空間場景,都是品牌給消費者營造的浪漫氛圍,這種處處體現的“山城浪漫”所形成的獨特記憶點,能夠讓消費者在想到浪漫時,成為第一個對標的品牌。加之,持續不斷的“浪漫營銷”,不放過每一個“浪漫節日”,疊加上特定日的氛圍,自然能夠一把抓住顧客的“浪漫消費心理”。



    最后,維持穩定、優質的產品。產品雖在最后,但卻是重中之重,是把消費者從“浪漫概念”,落到“浪漫實質”的關鍵,也是承載餐飲品牌文化的根基。每一道菜是大廚給到消費者的用心,從味道的浪漫,讓更多消費者“嘗到”重慶火鍋的匠心。


    “好吃、性價比高、氛圍感濃烈、有情緒體驗”,一個都不能少,才是當下消費者的終極選擇目標。


    后疫情時代,除了食品安全、產品品質的要求外,消費者更需要情緒價值的共鳴,釋放“消失的三年”。在這種大眾消費市場的需求轉變檔口,后火鍋恰逢其時的形象升級,以一鍋火熱傳遞出來自山城的浪漫,通過各類“情緒營銷”,剛好切中了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升級。


    “感覺能夠安撫焦慮的心情,而且環境好看,還有很多場景能拍照打卡。在這吃飯是愉快的、輕松的。”一位消費者對后火鍋用餐體驗如此總結。


    從勾人好奇心的“無固定菜單”盲盒餐飲、緊追潮流熱梗的多巴胺飲食,到強調國潮當道的新中式餐飲,再到如今后火鍋的浪漫山城玩法...細細揣摩,靠情緒價值的細分差異化打法,“網紅變長紅”的確存在一定可能性。


    而對品質的理性追求,以及對“消費者體驗”的感性理解,形成了雙重護城河,這也正是后火鍋能持續爆火的邏輯所在。


    對于后火鍋此次的“浪漫升級”,切中情緒價值背后,或許是在下一盤更大的品牌戰略棋局。


    “夜經濟”、“微醺經濟”、“女性經濟”后,如今的“浪漫經濟”,能否再創下一個新領域的崛起,還尚未可知。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已經達成共識的是:情緒,是下一個值得關注的賽道。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插圖|張勁影
    編輯 |雪糕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185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