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你無法接受的昆蟲美食,有人靠它月入三四萬

    你無法接受的昆蟲美食,有人靠它月入三四萬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7-27
    2.3萬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知了400塊錢一斤
    還供不應求?

    三伏天一到,每天不僅都熱得快要融化了,還要忍受知了叫得震天響,嘰嘰喳喳、此起彼伏,不少小伙伴都煩得不得了吧。

    但是誰能想到呢,今年夏天的知了居然火出了圈,成了最火爆、最搶手的食材之一。

    據說,抓知了現在是山東、浙江、河南等地人民晚上都在努力做的事兒。

    再來看看最近一些知了相關的新聞:抓知了賣260元一斤10天賺萬元、19歲小伙辭職抓知了月入三四萬、村莊靠養知了猴年入超過400萬元……


    前段時間還有人傳言,在浙江麗水,甚至賣到400元一斤,而豬肉價格也就12元一斤左右。

    看完這些,再問如何十天成為萬元戶?必須是“去抓知了吧”,夏日限定的生財之道。

    知了行情堪比黃金,與之相對應的,是在餐飲端的火熱。

    據了解,知了收購之后,主要流向餐飲和制藥市場。而前者是最首要的消化渠道,一位餐飲從業者估算,麗水每天批發知了1.2萬斤左右,從6月到9月初,可以賣掉上億只知了。



    一年吃掉兩個億

    知了如何成為美食?


    知了的烹飪方式其實很花樣,油炸、燒烤、爆炒、紅燒等等都可以。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油炸至金黃色,然后撒上椒鹽等調料,口感有人說像薯片,也有人說像小龍蝦。

    在杭州開面館的小陳把油炸后的知了輕輕攪拌進做好的拌川,這道名為“知了拌川”的自創菜品在今年夏天成為了一道網紅美食。88元一份,一天能賣出四五十碗。


    知了不僅風靡杭州美食市場,也征服過不少山東人。煎餅卷爆炒知了猴,是更適合山東寶寶體質的食補。所謂知了猴,就是知了的若蟲階段,常被比作“唐僧肉”,比牛肉和雞肉都要香嫩。

    此外,山東臨沂還出現了“知了蛋糕”、“知了面包”等堪稱炸裂的美食創新,后者還賣29.9元一個。


    底下網友辣評:

    “這視覺沖擊力——猴痘面包?”


    “喜歡知了猴的和喜歡面包的都沉默了。”


    “有種像在倫敦街頭看到農村信用社的感覺。”


    也有幫著說話的,“了解一下收這個蟬多少錢一只就知道29太良心了。”

    這么一圈下來,其實知了還是比較適合“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烹飪”。

    實際上,知了不僅好吃,營養價值還特別高,蛋白質含量在70%以上,維生素及各種有益的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類,氨基酸含量居所有動植物食品前列。

    但這不是知了貴的主要原因,知了貴主要還是因為一個是生長周期長,短則三年,長則八年,一個是需人工采集,需要面臨不少野外風險。



    小眾而價高

    昆蟲美食有可能成為餐飲風口嗎?


    不可否認的是,昆蟲食用市場確實在崛起。


    然而也讓人擔心的是,中國人那么能吃,會把知了吃光嗎,會影響生態環境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必擔心。曾擔任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所長的陳學新表示:“我們吃的知了,是已經從土里飛出來的成蟲。這時大部分都已完成交配產卵的使命,即使不被吃掉,過兩三周也會自然死亡。”


    同時,知了產卵會刺破樹皮,這就導致樹木因內部的水分和養分無法正常輸送而枯死。像去年,浙江杭州的綠化部門還發起過全民抓知了的活動。


    實際上,像知了、蠶蛹、竹蟲、蟋蟀之類的,都被認為是一種很好的綠色食物。



    據國外研究,從蛋白質轉化率來看,產出相同數量的蛋白質,雞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昆蟲的300倍,牛肉是2850倍,而且養殖昆蟲所需的土地和水都更少,且中間不使用抗生素。


    一些國外的餐飲企業,因為昆蟲的高營養和低碳排放,正試圖用昆蟲來解決糧食和氣候危機。


    比如,去年有日本航空公司推出的飛機餐,是用蟋蟀制作的意大利面和漢堡包,售價為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74元)。


    圖源:zipair.net


    注重環保的宜家,也推出過用面包蟲代替牛肉和雞肉來制作的肉丸和漢堡。


    圖源:網絡


    當然,商家們也知道由于昆蟲形態容易影響食欲,很少人能直接下嘴,所以會先把蟲制作成粉末再混合進食材。


    但,不可否認,昆蟲美食依然是小眾中的小眾,一些顧客表示“完全無法接受”,且這樣的顧客大有人在。就目前國內的情況,昆蟲美食,主要還是出現在夜市或者街頭美食街,作為“獵奇美食”或者“黑暗料理”存在,可能也偶有一些燒烤店也會做為邊緣菜品上架。


    對于這種小眾食材,不止市場需要教育,高昂的價格也是一道門檻,昆蟲想要成為主流美食,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插圖|張勁影
    編輯 |雪糕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2222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