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入駐商場美食街,是個鋪子都能紅?

    入駐商場美食街,是個鋪子都能紅?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2-11
    3.8萬


    為什么越來越多商場要給餐飲“畫個圈”?餐飲老板“進圈”能賺更多錢嗎?




    總第 3408 

    餐企老板內參 余從 | 文



    東方新天地-美食集結號

    都集結了啥?


    上周五,內參君去王府井掃街,目標本是apm,結果意外地被東方新天地新開出的美食街區-集結號吸引了注意。



    “集結號”里面集結了各種餐飲大佬,進門左手瀘溪河、右手滬上阿姨,現烤出的烘焙香夾雜著檸檬水果的香味,站在門外就被食物香勾引著往里走。里面主題色調各不相同的夸父炸串、桃娘小火鍋、文立新秤盤麻辣燙,也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再往里會發現平價有快餐自選,客單價再高一些有楠火鍋,再往上還有蠔英雄。


    品類也從正餐到快餐到自助,再到火鍋燒烤、點心茶飲。從頭逛到尾再出去時,手上拿著的是沒吃完的甜點,胃里也被各種美食填滿,吃貨們對這種一條龍服務簡直不要太開心。


    內參君到的時候正值飯點,街區里各路品牌生意紅火到幾乎每一家都需要排隊等位。



    本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原則,內參君也加入了排隊大軍。等位時實在餓得慌,便放棄排隊灰溜溜地回到了同層的大食代,在那里吃上了一頓簡餐。


    大食代也是同樣的人擠人,但里面大多充斥著神色匆忙的打工人,連帶著吃飯的氛圍也緊張了起來,沒有了集結號里逛吃的悠然自得。這里甚至沒有一家叫得上名字的茶飲店,吃飽口渴的內參君又回到了集結號,老老實實排起了一家茶飲店的隊伍。


    等某工作日晚上再探集結號時,發現客流雖不比中午,但熱鬧依舊。而大食代夫妻店中,中午動作麻利、一刻也不得閑的小夫妻,此時正在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而這個美食街區在去年年末剛開出來時,生意可謂是冷冷清清,沒有幾家店處于營業狀態,只有楠火鍋和夸父炸串還在年關堅守崗位。和現如今大變樣。


    左:昔日冷清的桃娘小火鍋

    右:現在忙不過來需招工



    盤點!

    集結餐飲店內的美食街區都長啥樣?


    “集結號”不是第一個干“集結”這件事的。


    2019年前后,一批商場開始“畫圈”——在商場的某一層里開一個美食街區,招餐飲品牌進來。


    其中,北京的商場中做得比較出彩的有朝陽合生匯的“21街區”。有網友統計,這個占地“超大型雙層美食街區”里邊有將近200家餐飲店。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在里面逛得暈頭轉向。


    但這完全不會阻擋消費者們沖向“美食海洋”的熱情。區區一個“路”,善于總結的消費者自會畫地圖“攻克”!


    小紅書網友畫的21街區品牌平面圖

    網友:你就是“合生匯俠”!


    朝陽合生匯的21街區是美食街區中少數的“重量級”選手。大多數商場的美食街區不會有上百個品牌,通常也是“單層”。


    內參君走訪了北京9個商場的美食街區,整理了它們的信息。



    內參君選取的這9個商場散布在北京的各個區域,大體能代表北京的商場餐飲業態。一天2萬步,接連一個星期這么轉下來,我們總結出了商場美食街區的幾大特點:


    首先是強造景,營造整體主題氛圍感。


    夜晚,是合生匯21街區、華熙五棵松深夜食堂、華貿中心17街最熱鬧的時候。霓虹燈的照射把夜晚的喧囂映襯的更加吵鬧。鍋說家的造景讓人夢回重慶洪崖洞;肉問屋大量采用燈牌和炫酷裝飾,仿佛置身日本地鐵吃烤肉;肥貓綠+紫的撞色,一秒進入賽博朋克風。



    其次是多元化,大魚小蝦都擠在一個池子中。


    美食街區里面,小吃快餐品牌最多,奶茶、烘焙、粉面、米飯快餐等都有豐富的選擇。出人意料的是,最近新開出的這些美食街區里,占地面積在幾百平的大店也開出了不少,烤肉、火鍋、自助品牌也有。



    大魚也并不會把小蝦吃掉,反而帶動了小蝦的生意,實現了共贏。


    還有商場刻意營造的逛吃屬性。


    北京商場的美食街區大多遵循這樣的命名規律:在商場B1層的某一片區,和商場其他部分只有少數幾個連接口。美食街區入口處會有塊“牌匾”,“花式”寫著美食街區的大名,基本帶“食”字或者“街”字。


    最后目標客群廣闊,背后也有“大佬”撐腰。


    美食街區雖然是商場里比較偏的一塊,但也是人最密集的地方。來往的顧客有“餓了”的;還有不少就是“逛逛,看到想吃的買點”;也有目標精準,進商場就直奔美食街區的。因此,非剛需類的小吃店、網紅小吃店,門口常有隊伍。


    商場都很“挺”自己的美食街區。一些商場大門進去,就可以看到美食街區的指引,包括美食街區的位置、里面的品牌墻,近期推出的優惠活動等。



    在種種特點的加持下,商場美食街區火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食街區是商場餐飲的未來?


    商場餐飲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形態。


    一種是嚴格的樓層分布,即一層全是美妝奢侈品,二層女裝,三層男裝,餐飲按品類分布在商場的頂和底,火鍋正餐樓上走,小吃快餐樓下放。


    另一種則在這種布局上做調整,在傳統女裝、男裝、兒童、運動樓層的中庭處開出檔口,留給餐飲店,不分彼此。


    而現在則隱隱有在傳統的餐飲樓層劃出一塊,做“美食街區”的趨勢,做二度聚集。



    商場其實一直在做“聚集”餐飲店這回事,“聚集”煙火氣,從而積攢客流。


    • 餐飲店集合的1.0版本——大食代


    大食代是商場借助外部力量完成餐飲店的聚集。商場把整片地租給大食代運營,大食代招商,邀請餐飲品牌入駐到他們規劃好的檔口里。檔口按“點餐功能需求”統一極簡裝修,面積狹小。門店一般只需要兩個人,一個人接單,輔助打包食物,一個人加工。


    大食代是以高效、憑借解決吃飯問題為目的設計的餐飲聚集地。在這里吃飯,美學、環境的附加值可以忽略不計,米飯、面接地氣的定價背后,是餐飲人實實在在的賬目表。



    所以,即便餐飲店在大食代中有展示名稱的區域,但這些名稱符號很難成為品牌。即便檔口時常排隊無數,但在“忠實粉絲”心里,餐飲店依舊是“大食代里那家很好吃的重慶小面”。


    美食的聲名與餐飲店和商場關系不大,記憶點都給了大食代。


    • 餐飲店集合2.0版本——覓食森林


    承前啟后的覓食森林像是“商場自己做的大食代”。


    2019年,西單開出“覓食森林”,這個6層高的大型美食綜合體以超前的“首店經濟”迅速走紅。


    但僅僅不足一年的光景,覓食森林“破產”了。


    覓食森林為了獲取餐飲市場百態風貌的多樣性、趣味性,舍棄了大食代樸實直白的精簡路線。但覓食森林并不能滿足了消費者“吃”需求以外其他的需求,還是在走果腹的剛需路線。因此,長期來看,客流量沒有明顯的增長,但利潤空間受到了挑戰。


    • 餐飲店集合3.0版本——美食街區


    美食街區完成了覓食森林沒完成的內容——給消費者“逛”的空間。引入連鎖餐飲品牌,在餐飲街區內做造景,定期推出相關主題活動吸引客流,給每個店豐富的展示空間的同時,也在這個區域的中間空地,提供讓消費者“走走坐坐”、排隊等位、檔口店買來東西吃的座椅。



    現在,1.0的大食代“風華”已過,不再是商場里最火的崽,2.0的覓食森林杳無音訊,倒在“前身”。


    而現在,3.0的美食街區正是商場熱捧的內容。關于商場美食街區,你感興趣嗎?他的紅利能持續多久?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區域復蘇:

    顧客陽康,餐飲炸街?我們奔走五座城,揭秘真實的“回血狀態”…

    復蘇的北京,領跑全國!我們找了3家“標桿”深度聊聊!

    日本餐飲疫后復蘇啟示錄:誰率先反彈?誰一蹶不振?

    香港餐飲的“消亡”與絕地求生


    門店復蘇:

    等號4000桌,排隊到凌晨!苦熬3年,餐飲人終迎“肥年”!

    第一批“陽康”坐滿餐廳,北京餐飲回血復活!

    元旦假期餐飲“冰火兩重天”,有人等位3小時,有人上座不足3成

    疫情全劇終!恍然若夢,餐飲人,該奪回“丟失”的三年了!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誰賺了“陽康”消費者的錢?

    苦等報復性消費,年夜飯能讓餐飲過個“肥年”嗎?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北京放大招!允許外擺!





    輪值主編|張鐸  視覺|張勁影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商務合作: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4509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