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重慶板凳面變網紅,10元2兩搖身漲成人均50!

    重慶板凳面變網紅,10元2兩搖身漲成人均50!
    餐企老板內參
    品類洞察
    2023-05-26
    2.2萬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王盼



    板凳面走出重慶

    升級成為網紅店!


    在餐飲的“品類論”中有一個說法:任何品類都值得重做。


    重慶觸手可得的“板凳面”就是一個新型代表。最近,北京、上海開始陸續有“板凳面”的網紅店冒頭。這些店延續了重慶街頭“坐在板凳上吃面”的風格,甚至直接把板凳搬到屋子里當桌子用。



    不過,和重慶“非常隨意”的板凳面不同,一線城市的網紅面店,在裝修上一改簡陋風,而是用極具網紅沖擊感的風格來做包裝。比如北京的“神癲大坨牛肉面”,將窗戶的位置挖進一尺,改成了可以坐在門口吃飯的外擺,再鋪上“請坐”的紅色坐墊,頭頂懸掛“邊吃面,邊打望”的標識,簡簡單單,自成一派。店內,墻上則掛著“重慶人有點神,弄根板凳就開整”的標語。



    上海的“方鏟鏟·成都板凳面”,則走田園市井風路線,竹籃、泥巴墻,小黑板,再加上一排紅字“澆頭必須現炒”,傳達出一種初心不改的經營態度。店內也是隨處可見的川渝方言,比如“真材實料,不敢日白”(日白,是方言欺騙的意思)。



    這些面走出重慶,不再是“10塊錢2兩”的價格了,最便宜的原湯小面18元,大坨牛肉面42元,回鍋肉拌面38元,小炒黃牛肉拌面40元……



    為什么板凳面能火?


    在重慶,板凳面對于當地人來說再熟悉不過。“樸素”是它的代言詞,“實惠”是它的標簽。在大眾點評重慶站,搜索“板凳面”關鍵詞,共有接近35000個結果。“鄧板凳面”、“李記板凳面”、“王五板凳面”,從叫法上就能看出足夠接地氣。



    板凳面并不是一個專屬品類,而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用餐方式。在重慶這座山城,不少小店因為座位有限,直接把塑料凳子放在門口,忙碌的時候,顧客坐一排,男女老少各自嗦面。稍加關注就會發現,搬運工和開寶馬的人坐在同一家面館的塑料凳上,吃得津津有味。


    內參君在重慶吃到的板凳面
    內含4塊大肥腸,二兩15元


    而價格自然也是親民的,內參君在上個月剛去了一趟重慶,單純的重慶小面,或者是肉沫面,大概是11/12元左右(2兩面),而帶澆頭的(肥腸、牛肚、雞雜之類的)基本上是15左右。


    板凳面走出重慶,進軍一線城市,價格大漲、網紅感十足。這背后的推動力量是什么?


    1、明星引流效應。在真人秀《奇妙之旅》中,“重慶崽兒”肖戰就專門起早,打卡了當地的一家板凳面。節目播出后,肖戰吃板凳面的地方越來越火,許多外地粉絲慕名而來,都想要到這里吃上一碗跟肖戰同款的重慶小面,感受一下重慶地地道道的味道。



    2、破爛風延續,板凳面提供了更加輕松自在的用餐環境。無論是塑料凳子,還是搪瓷碗,板凳面傳遞的都是一種輕松自在的用餐氛圍。這和去年流行起來的“敘利亞風”、“破爛風”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評論區,不少網紅將“坐在路邊吃面”作為打卡的標志,大口吃面、大口喝湯也成了“干飯人”的就餐標配。


    3、面品類的“無限可能”,網紅不只有蘭州牛肉面。這幾年,面品類大熱,特別是蘭州牛肉面。然而,伴隨著面品類的整體升級,各個地區的面都在“暗中觀望”、“伺機而動”。同時,越來越多的創業者看到了面品類的無限可能,畢竟,不是只有蘭州牛肉面可以成為網紅。以北京來說,定位重慶小面的“胖妹面莊”也是一座難求。



    板凳面會創造新的流行神話嗎?


    傳統小吃的升級再造,實現品類突圍,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尤其是川渝地區,這些年跑出了炸串、翹腳牛肉、稱盤麻辣燙等多個網紅神話。


    但板凳面想要創造新風口,挑戰并不小。至少從目前的一些店來看,走進北上廣,還是那碗小面,換了一個更有故事的環境,價格也實現了飆漲。動輒一份面價格在40+,如果點套餐則更貴。


    這里固然有成本的因素,但,可能是受到了拉面品類的“啟發”,升級=漲價似乎也是一種普遍的“默契”。


    從底層邏輯來看,小面和拉面一樣,從民間走來,“好吃實惠”是最基本的消費訴求。這兩年,面館新貴們經歷了如同過山車一般的流行周期,雖然有新店面、新環境、新資本,但當消費者回歸理性,對于品牌溢價越來越“不買單”了。2022年下半年,不少15元左右的蘭州拉面館開始回歸,正是印證了“流行的輪回”。


    餐飲最終要回歸產品本質。拉面品類如此,小面品類也一樣。乘風而起的板凳面,會不會走上蘭州拉面的“老路”,我們不得而知。


    此外,板凳面畢竟不是一個專屬品類,而只是一種就餐形式,對于顧客來說,“記憶點”相對分散。比如北京的“陳記壩壩面”,主做宜賓燃面;“神顛大坨牛肉面”是重慶面;上海的“方鏟鏟”是成都小面……不管是哪里的面,畢竟是快餐,顧客撅著腰坐在馬路牙子邊,吃完后還能留下多少“美好體驗”,仍然是未知數。



    從這一點來看,板凳面想要蛻變為真正的網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你看好板凳面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留言~


    輪值主編|陳黎明

    視覺、插圖|代丹

    編輯 |雪糕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直接領票參會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啊啊啊啊啊

    3422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