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1元素菜、1元甜品流行,重慶火鍋還掙錢嗎?

    1元素菜、1元甜品流行,重慶火鍋還掙錢嗎?
    餐企老板內參
    行業動向
    2023-05-25
    2.5萬


    總第 3511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余從



    一元菜流行

    重慶火鍋的菜單變樣了?


    看到這行字,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平時吃火鍋時的點菜步驟。


    是不是按照“鍋底→肉菜→素菜→甜品/飲品”這樣的一個順序,這也是大多數火鍋店菜單上從上往下的區域劃分順序,亦或是在掃碼點餐的小程序中,會給顧客提供的順序。


    而現在的重慶火鍋走在了“潮流前線”,推出了N種“1元菜系列”,并把“1元菜”置頂在菜單最上端,讓人一眼就能看到。點單順序也從原始的鍋底、肉、菜,變成了“1元素菜→1元甜品→必點爆品→肉菜”




    在重慶有著“排隊王”稱號的趙美麗火鍋,就把一元涮品排在了菜單上最起眼的位置,像什么“井水豆芽”、“冬瓜坨坨”、“木耳”等菜品只賣1塊錢。其他的素菜要價也算不上高,如“海帶苗”、“干豆皮”、“平菇”等這樣的素菜售價為3塊錢,并在菜單上注明“素菜只賣菜市場價格”。


    無獨有偶,洪崖洞附近,抄姐老火鍋菜品1.1元起;紅地瓜老火鍋,在菜單上用大寫的黑體字標出“素菜1元 葷菜3元”;香六六火鍋1元、3元、6元素菜鋪滿了半頁菜單;古木楓老火鍋,推出“1元楊梅冰湯圓”、“1元重慶老酸奶”、“3元芋泥冰湯圓”……


    1元菜的例子數不勝數,而抖音、小紅書上博主的批量傳播,也為1元菜的走紅添了一把柴。


    從單品來看,小紅書博主的“半斤裝的夢幻配色芋泥桶”單條筆記,收獲用戶超38萬的收藏點贊量,抖音探店博主單條視頻有著突破5000萬曝光量。


    整體來看,“1元甜品”詞條,在小紅書上有著52萬+的筆記推薦。



    火鍋界的頭牌也紛紛跟上1元甜品的部隊,杉姐推出“一元一碗”甜品系列,小龍坎推出1元厚切雪冰、超級李毛肚火鍋的1元水果打奶,更別提早就走紅網絡的趙美麗1元冰豆花。


    超高的流量背后是無數的新客涌入,幾乎每一條抖音、小紅書的推文之下,都有網友激情留言,“真的假的?這么便宜”、“這家店叫什么名字,博主你倒是說啊”、“為了這碗1元甜品,也要沖了這家店”……


    當然,1元菜也存在著許多質疑的聲音,質疑這些博主是在博眼球,不進店消費根本買不到這些1元甜品;質疑1元菜就是一個噱頭,只有幾款能夠挑選;質疑菜品質量等等。


    探店的、跟風的、嘗鮮的、質疑的、批評的各種聲音鬧作一團,各種聲音將1元菜品的風潮再次拔高。


    但有質疑就有流量。毫無疑問,在各方推動下,1元菜品火了。



    從“閉眼優惠”到“隱形增收利器”


    1元菜的火,是火鍋內卷下的產物。


    2020年、2021年,火鍋品牌們的“比拼維度”從傳統火鍋內容像底料、涮菜,到新增其他品類的內容,比如甜品、炒飯、鹵味。將這些與火鍋業態結合,創新出更多火鍋形式。


    甜品、炒飯、鹵味剛進火鍋店時,在消費者那里扮演的是“漂亮又好吃”的角色。表現比較明顯的是甜品,很多火鍋店的甜品“賣相”都可以賽甜品店了。


    “漂亮又好吃”是面向消費者的角色,對于火鍋店來說,這些菜是“增收利器”。因為一方面這些菜制作步驟不算復雜,客單價不低,再加上甜品供應鏈近幾年發展迅猛,整體單品的利潤空間十分可觀。另一方面,單品的銷量也很厲害,成為門店特色的甜品、炒飯、鹵味,幾乎是桌桌必點。


    現在,火鍋店主動將當年的“增收利器”、包括素菜品壓到1元,一個看起來感覺完全“不賺錢”的價格。看似放棄用這些菜品“增收”,實際上培養“隱形增收利器”,讓這些菜品在消費者那里扮演“怎么這么劃算”的角色。


    角色變了,菜品特點也變了。


    >體量變小


    1元甜品不會出現從前超高、超大的巨無霸甜品,變成正常一小碗的分量。1元素菜的分量也不會是一般火鍋店10元一盤素菜的分量。


    左:火鍋店風靡一時的“巨無霸”型甜品
    右:1元甜品的常見“碗裝”大小


    體量減小,可以幫助火鍋店控制成本。


    >食材變大眾


    1元甜品的甜品大多是冰粉、湯圓,都是常見、且價格不會很高的食品。雖然有一些裝飾水果,但不會像從前一樣放上一根10塊錢的夢龍冰棍。


    素菜的出現也很好地體現出宣傳食材大眾化的特點,因為它本身就是吃火鍋的“剛需產品”。



    >從后廚變明檔 


    之前,無論是甜品、鹵味還是炒飯,都是餐廳后廚做好,服務員端上來的。現在的1元菜品,從后廚走到前臺,變成明檔。消費者直接排隊圍觀,1元的菜是怎么撈出來放到碗里的過程。


    火鍋店中,承擔“表演角色”的東西,從之前的一大個成品,變成現在“明檔生產”的過程。少了一絲驚艷,多了一分體驗。


    值得一說的是,在表演“明檔生產”的過程中,火鍋店還創造了排隊,給門店引流。店外人往里一望,看不到菜什么樣,只會覺得烏泱烏泱的熱鬧。


    隱形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


    如果深究這些1元菜品,會發現其中一部分菜品的獲取,需要完成一系列的“隱藏”任務后才能用低價買到。


    比如,進行大眾點評門店打卡收藏,再比如,關注公眾號進行會員注冊……這些“隱藏”任務大多不會設置過高的門檻,給消費者帶來“這個任務很麻煩,算了吧”這樣的想法。


    而讓消費者“動動手指”的行為卻能為門店帶來不少好處。


    在抖音、小紅書種草、拔草翻車現象嚴重的時代,大眾點評、美團評分便成為了還能夠進行參考的衡量指標,像是“收藏”、“打卡”在店員的引導下,在手機上戳戳點點就能完成的動作,卻能讓門店的熱度提升,更有利于進行大眾點評、美團的熱榜沖榜。


    榜單熱度帶來的自然流量,也能大幅降低拉新成本。



    1元錢是拿捏消費者最好的價格


    1元,也許是這場營銷活動最好的定價。


    雖然賣“1元錢”,表示這場活動已經和“賺錢”沒什么關系,產品基本等于“白送”。但它比“白送”的水平高出很多。



    首先,1元能提供價值感。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1元”的產品是“優惠產品”,它有超過1元的價值,但現在這個品牌有活動,我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物超所值的東西,買到就是賺到。


    有這個心理在前,消費者會很自然地接受1元背后的“保收條例”——限購1份。


    但免費就不一樣了。有人可能會想,“這個東西是免費的,本來就是品牌規定讓消費者吃的,這是我應得的。”


    其次,1元是流量密碼。小紅書上超過52萬條帶“1元甜品”詞條的筆記就是證明。“1元”有多便宜?購買力是怎么樣的?這個答案放在不同的語句里會有差異。


    但放到火鍋店的菜單上,消費者首先會有一個對菜品的初步價格判斷,大概是多少錢。這時候,“1元”有了場景,更有物美價廉的實感,它就有能力成為“流量密碼”。


    最后,1元菜品的出現也能拉低整體的客單價。


    在這個消費降級被說爛掉的時代,消費者對于“客單價”的變化也尤為敏感,較低的客單價更有利于品牌全方位的傳播。


    最后的最后,對門店來說,“1元”也是入賬。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


    對于1元菜的走紅,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陳黎明

    視覺、插圖|代丹

    編輯 |雪糕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直接領票參會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2346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