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54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蔡大柒
餐飲萬店時代正加速,
超級體量就是超級品牌
3年蟄伏所蘊藏的豐沛力量,正在這個春天加速釋放。餐飲行業的萬店爭奪戰已經打響,連鎖化加快,萬店品牌增多,眾多品牌宣布開放加盟,沖擊更大的規模……
據美團《2022新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到2021年,中國餐飲連鎖化率持續提升,從12%提升至18%。標準化、易操作的飲品和剛需高頻的小吃快餐,是推動連鎖化趨勢的重要品類。
小吃快餐賽道誕生了華萊士、正新雞排等萬店品牌,此外還有蜜雪冰城、絕味鴨脖、鍋圈食匯等品牌,門店數都是萬店級別。
《2022年中國餐飲大數據白皮書》顯示,近五年萬店以上規模的連鎖門店數占比明顯增多。隨著連鎖品牌在前所未有的速度下沉,萬店俱樂部將在近年迅速擴容。
規模優勢帶來的強大影響力已成為餐飲人的共識,加速拓店,“夯實”規模,已經成為不少餐飲品牌的當下重點策略。
從2022年年底至今,已經有10多個知名餐飲品牌首次開放或重啟加盟,包括喜茶、虎頭局、瑞幸咖啡、老鄉雞……
超級體量正成就一個個超級品牌,品牌影響力正通過線下門店、線上外賣平臺持續積累。
像火鍋頭部品牌海底撈,正專注多元化餐飲服務創新,借助美團的數據報告,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推陳出新。
抓住消費者的健康、養生需求,推出輕食組合、頓頓一顆梨等新產品,贏得了養生愛好者的喜愛,再比如世界杯期間,推出夜宵新品,打造新的消費場景,看球嗨吃兩不誤……
這些新嘗試也帶來了業績上的提升,2022年,海底撈外送業務逆勢增長,營收同比增長105%,其中美團外賣同比提升138.1%。
餐飲的萬店時代正加速到來,餐飲人將面臨“雙主場”的挑戰,特別是外賣平臺,高速發展下,需求變化多,品類變化新,工具正迭代……
如何以需求為導向,結合數據與工具,產品組合上不斷創新,客群運營上不斷深入,將是餐飲人必然要思考的命題。
外賣消費需求正轉變:
消費客群擴充、品類更豐富
外賣賽道仍然保持著蓬勃的發展態勢,體量擴大時,必然帶來細分,人群細分,品類細分等,這種“細分趨勢”必然對消費需求的挖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精準、更深刻、更匹配,才更能打動消費者。
3月27日,主題為“餐飲向新 共啟繁盛”的第六屆外賣產業大會在上海舉辦,在餐飲復蘇新風下,解讀“萬店時代”中外賣經營的新機遇、新窗口。
疫情催生了新的線上需求,在線外賣收入在全國餐飲業收入中的占比提升4個百分點,餐飲社會化趨勢仍將持續。
人群變廣,品類變寬,正是當下外賣消費的重要特征。
在人群變廣這一維度,消費客群擴充,“新角色”誕生。外賣人群正突破固有認知,不再是去掉“一老一小”、“掐頭去尾”的6億人。
在年齡的兩端,我們看到2022年美團外賣的老年用戶日均訂單量、交易額年同比增速達到30%以上,有年輕的00后,狂吃減脂餐的健身達人,還有不少“寶媽”,他們習慣購買西貝等品牌的兒童餐,同時觸發了家庭聚餐的需求。2022年,美團外賣上兒童餐訂單量同比增長300%。
外賣也不再是“吃個飽飯”那么簡單,“品質美食家”正悄然誕生。
在北上廣,有不少消費者在外賣平臺釋放出強大的消費力,精致餐飲商戶提供的招牌菜正擴充著他們的美食體驗。他們往往喜歡組合點單,挑選多家品牌的招牌美食,組成個性、豐富的一餐。
此外,企業的就餐需求也在不斷增長。2022年,國內企業級餐飲消費市場為7200億,到2023年將突破1萬億元。
已經有上萬家企業接入美團商企通,由美團外賣完成公司的工作餐、加班餐,為中國企業提供更便捷的企業消費管理服務。
品類變寬這一維度,外賣平臺正展現強大的開放性,與整個社會的餐飲同頻!
熱播電視劇《狂飆》帶火豬腳面時,劇集播放的1.30-2.3這五天,外賣平臺的同款美食也出現增長,其中茂名、廣州、珠海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7倍。
這幾年,外賣平臺涌現了花膠雞火鍋、日料、噸噸桶奶茶、中式輕食、減脂餐、兒童餐、炸串、梨湯、鴨屎香手打檸檬、中式漢堡等,餐飲圈的熱門品類,在外賣平臺同樣具有熱度,2022年的同比增速明顯。
在配送方式上,消費者的需求也在變深,既需要全城送、跑腿,又需要優享送。像優享送這種配送方式,就是典型滿足消費者需求深度的案例,商家距離再遠,也能吃到有溫度、有品質的外賣。
從年輕客群到全人群的生活方式,從最初的飽腹套餐到熱點品類的“外賣化”,這些轉變正展現著外賣賽道的活力與潛力。
這些逐漸展現的需求,正是一個個商機,是餐飲品牌深耕外賣平臺的絕佳切入點。在餐飲“雙主場”時代,外賣與堂食相互促進,外賣平臺收益的提升,必然會加速品牌的規模拓展之路。
如何滿足消費新需求?
抓牢“新店型、新產品、新營銷”
動蕩時代醞釀著新的商業邏輯,變化中的消費需求關聯著品牌的運營邏輯,線上、線下緊密的聯動,對餐飲人提出了更新的運營難題,破解之道就在“店型、產品與營銷”的新梳理。
新店型:體驗店+小店
在規模擴張的路徑選擇上,當下的眾多餐飲品牌正拋棄了單一門店模式,打起了組合拳——線下體驗店+N個可快速復制的小店,大型門店是品牌形象完善的背書,小店則可以利用外賣服務去覆蓋城市的更多區域,線上的品牌占位同樣重要。
像老字號東來順就推出了名叫東來順街坊鋪的社區小店,30多平方,開在居民聚集的社區,更貼近消費者。
進入中國4年多,開出600多家店的Tims天好咖啡,同樣依靠多樣的門店組合跑出規模,旗艦店、標準店外,還有很多即買即走的小型門店,甚至還在超市、加油站開出了店中店。
依托廣泛分布的線下門店,Tims天好咖啡的線上密度直線提升,便捷性成了獲取消費者好感度的重要途徑。
目前,美團外賣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縣市,從漠河、阿爾山到三亞,全國近3000個縣市分成更細的網格,按照140萬個地標進行聚類,最終形成全國1.5萬個“服務區”。
當品牌開始規模化拓展時,全國化的外賣服務網格必不可少。美團升級運營和選址服務,一方面針對不同店型,支持差異化定價和營銷活動,營銷更靈活,另一方面借助蜂窩以及新的建模工具,為商戶進行精確的開店選址服務,供給密度、目標客群分析、潛客熱力探索、開店收益測算等不同維度的數據,開店更有據可依。
新產品:產品新組合,適配線上需求
外賣平臺的產品組合絕非只是線下門店的照搬,創新同樣重要,特別是消費需求的變化,單人套餐、季節套餐、聚會套餐,只有求新求變的產品組合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像主打海南椰子雞的火鍋品牌四季椰林,原本線下門店場景聚焦在休閑聚餐,商家將椰子雞份量縮減,煮熟后并搭配蘸料、米飯,就變成了消費頻率更高的一人食套餐。
這一產品打造思路的轉變,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與頻頻“光顧”,至2022年,四季椰林評分4.7分及以上的外賣門店數量占比高達97%,老客下單轉化率高達55%。
這一成功運營案例的啟發下,美團將持續提供產品策略上的強力支持。
基于用戶評價反饋,針對分時段菜單和新品開發,給到專業建議,為商務提供促銷分時段分類置頂,支持某一時段的專屬門店裝修,提供周維度SKU銷售轉化數據及分析,打造線上的專屬產品。
像海底撈推出的一人食火鍋“青年單人套餐”、Tims天好咖啡午餐時段推出“咖啡+暖食”組合,都是這種思路的延續,都有著不俗的銷量。
新營銷:從交易規模到客群資產
當線上的獲客成本不斷增加時,如何積累好老用戶,提升復購率,又如何集中流量,集中爆破,顯得尤為重要。
在本屆外賣產業大會上,我們看到了新的思路。
一是“品質的力量”。
2022年6月,美團在上海發布了全國首份“全城必點榜”,精選80元以上的品質外賣,歷經消費者初選后,再由名廚、美食研究者等權威專家測評、推薦,選出當地最具品質的餐飲品牌。
榜單發布后,外賣渠道的訂單量大幅增長,漢堡品牌Shake Shack 訂單量自發榜以來逐月上漲,月均復合增長率超出了大盤。
今年,“全城必點榜“將繼續發榜,15個城市,每城1000余家,共15000余家商戶將有機會入選,并獲得榮譽認證、超10億流量支持的營銷資源扶持。
這一份必點榜無疑是對“品質美食家”這一客群新角色的積極回應,也將極大減少消費者的決策時間。
二是“解決消費者的選擇恐懼癥”。
在不少消費者的認知中,點外賣約等于無限的糾結,劃動著外賣頁面一家家店鋪,遲遲找不到心中“所愛”。
區別于傳統頁面“貨架展示模式”,美團外賣推出新模式“神搶手”,來解決消費者的選擇恐懼癥,將城市或商圈中最受歡迎、最有推廣價值的產品或套餐,以視頻等更有表現力的方式集中展示,一目了然。
這是一個高效且聚焦的新模式,消費者的決策效率進一步提升,體驗更完善,商家也能集中資源推爆品,將流量集中轉化,運營效率大提升。
三是“BETTER”經營模型。
作為新的生活方式,餐飲外賣人群廣、品類寬、頻次高,為商戶提供了尋找潛客、轉化新客、促進復購、獲得增量的關鍵場景。本屆外賣產業大會上,美團外賣推出全新的以人群洞察為核心的“BETTER”外賣經營模型,讓商戶有方法、有工具,來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從而實現可持續增長和客群資產沉淀,享受平臺運營的“復利”。
方法論背后所傳遞的,是外賣平臺的重大轉變:從訂單交易到客群資產的升級,以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運營客群資產,才是獲得增量的關鍵所在。
繁盛計劃2.0,
中國星辰大海般的未來已然開啟!
在分享末尾,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提到:
“春歸萬物新,策馬踏新程,過去三年,餐飲人以智慧、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熬過寒冬,今天終于迎來春歸,非常期望和大家一起策馬狂奔,奔向新的星辰大海!”
在2022年,美團開啟了“繁盛計劃”,幫助餐飲品牌度過難關。在第六屆外賣產業大會上,美團宣布升級“繁盛計劃”,進一步從店、品、客三個維度,助力新店成長、老店煥新,推動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
寒冬逾越,暖春已至,蓄勢已久的種子終將長成繁盛森林。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張心笛
視覺、插圖|代丹
編輯 |陳黎明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