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老板內參 張鐸 | 文
靠開店穩住大盤
3月21日晚間,九毛九集團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公告。
2022年,九毛九集團收入約為40.06億元,去年同期為41.80億元,同比減少4.16%。公司權益股東應占年度溢利為4928萬元,同比減少85.50%;經調整純利為6934.3萬元,同比減少81.77%。
疫情的影響自然不能忽視,九毛九集團旗下的餐廳暫停堂食服務平均達38天,因為餐廳營運或堂食服務暫停而產生的收入損失估計約為13.67億。同時,客流量也會因為疫情反彈而下跌。
不過九毛九集團靠著拓展門店網絡,部分抵消了這一不利影響,穩住了收入大盤。
期內,九毛九集團新開120間餐廳,包括102家太二和18家慫火鍋,總門店數來到了556間。疫情下保持門店持續擴張是非常大的挑戰,但太二已落實招股章程中制定的餐廳網絡擴張計劃。
從餐廳表現看,2022年疫情下,九毛九和太二的翻座(臺)率、顧客人均消費均不理想。九毛九的翻座率從1.9下降到1.6,太二的翻臺率從4.4下降到3.5。九毛九的顧客人均消費從59下降到55,太二的人均消費從80下降到77。
量價齊跌的結果是同店銷售下降。九毛九同店銷售下降11%。太二同店銷售下降22.3%。太二的門店經營利潤率從21.8%下降到14.3%,不過九毛九靠降本增效維持住了12.9%的門店層面利潤率。
太二不二了
吃飯前先立規矩,太二酸菜魚的“奇葩”店規一直“橫行”多年。
在疫情中“堅持不做外賣”這件事被暫時的擱置,如今,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反饋稱,部分門店的“用餐規章”被撤下。原先超過4人就餐不接待,如今改造店鋪,上線“6人桌”。
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到,太二的門店經營利潤率已經下降到14.3%,僅高出九毛九的7pct。疫情后是否能反彈,以及能反彈多少都是未知數。
太二似乎面臨著一些結構性困境。快餐和預制菜持續分食酸菜魚市場,自身也被單品化所限。
尤其是經過疫情的洗禮,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工作餐和日常生活可以吃酸菜魚快餐和預制菜滿足需求,人均77元錢吃酸菜魚正餐,看起來就是高消費。
同時,太二開放拼桌似乎是想要抓住“輕商務”的消費者。但太二的過于單品化,效果或許并不明顯,而如果加上更多菜品,又會影響自身的效率。
目前,太二仍是九毛九集團餐廳數量和收入的大頭,擁有450家門店并占據77.6%的收入。太二酸菜魚的后續發展內參君將持續關注。
慫火鍋準備起跑
九毛九集團的財報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火鍋是條好賽道。慫火鍋的表現是此次財報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2022年疫情中,慫火鍋的翻臺率從3.5提升到3.6,同店銷售增長為6.4%。顧客人均消費只下降了1元,從129下降到128。
慫火鍋的數量也從9家擴張到27家,雖然基數很小,對集團的貢獻不大,但如果體量可以進一步上升,將不容小覷。
他們正為此做準備,在中國西南部開展建設一個火鍋底料及復合調味料的生產廠房及一間中央廚房。
九毛九集團認為,慫火鍋和賴美麗烤魚具有重大增長潛力,但實際上,賴美麗烤魚的門店數并沒有發生變化,仍然只有兩家。
從店鋪層面經營利潤率來看,包含慫火鍋、賴美麗烤魚在內的其他品牌,店鋪層面經營利潤率從-5.7%提升到-2.2%。
在進一步擴張之前,這兩個品牌的盈利能力仍然需要爬坡。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九毛九集團的發展,還是得仰賴太二酸菜魚在疫情后的同店修復情況。
輪值主編|張鐸 視覺|代丹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