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半年開店百余家,廣東人最愛的豬雜粥,能爆嗎?

    半年開店百余家,廣東人最愛的豬雜粥,能爆嗎?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2-06-12
    2.2萬


    凌晨還在排隊的豬雜粥,這個夏天要崛起?



    總第 3177 

    餐企老板內參  楊檸睿 | 文



    夜經濟新寵:翻紅的豬雜粥

    “悄然”開出百余新店


    最近,把整個“豬肉鋪”開到店中的豬雜粥突然火了起來。



    在熙熙攘攘的廣州夜市大排檔中“粥底免費,加工免費,豬雜任選33元半斤”、“滿滿一鍋肉,吃飽人均26 ”等大字標語在綠色的門頭下格外顯眼,鮮紅的豬雜被分部位一盤盤整齊地碼放著,給路過食客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深夜,食客先是在“豬雜臺”挑選豬雜,再自己端到“腌制臺”交給師傅進行切分腌制,等粥底上桌煮沸、豬雜入鍋,三分鐘后配上枸杞苗、油條,這碗參與感滿滿的豬雜粥就可以下肚了。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廣州現切豬雜粥就新增194家,在大眾點評上搜索豬雜粥,顯示3000多個結果,并且很多都是新店。可以說,豬雜粥在老品新作后,集齊了成為網紅的所有必備條件,躋身夜經濟的“新寵”行列。


    據愛企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注冊關鍵詞為“豬雜粥”的在業、存續企業共有近577家。從成立日期看,2019年之前企業注冊量僅有122家,到2021年這一數據變成359家,隨后持續上漲。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新增注冊超過200余家,增幅達到了78.2%,幾乎是2020年增速的兩倍。


    大眾點評上突然“爆火”的豬雜粥


    豬雜粥這么火,似乎要成為今年夏天的夜宵新寵兒。可事實上在此之前,這一單品被邊緣化到“連品類都稱不上”,用“小眾”來形容,并不過分。



    “豬雜粥+”模式

    找到了夜經濟的財富密碼


    對于北方城市的人來說,豬雜粥挺陌生。這個品類是暗藏在廣深一帶的“日常單品”,屬于生滾粥的細分產品。

     

    內參君了解到,豬雜粥之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像是番禺、柯記等品牌,在當地深耕已久,但大多是單店或者小范圍內連鎖,并沒有形成規模化。

    二是廣東粥鋪里十幾種SKU的其中一種,并沒有單獨以品類做品牌。類似于當年的酸菜魚,僅僅作為川菜館里的一道菜而存在。

    三是小夫妻店、街邊社區店,是做粉、面之余的“順帶產物”。

     

    直到2019年,強叔、伏林哥、旺叔、河叔等一眾品牌,紛紛“看好”豬雜,將其單獨作為一個品類開店,并由“豬雜”衍生出一系列相關美食。這也讓豬雜粥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邊緣產品做到了如今的獨立品牌,伏林哥、旺叔、河叔等已經開起了幾十家直營店,強叔現切豬雜粥甚至還放起了加盟。
     
    為什么豬雜粥可以發展如此迅猛,成為夜經濟新寵?

     

    • 產品線豐富,消費體驗好


    在豬雜粥的大排檔里,時間緊的話,可以選擇來一頓快餐炒米絲;和朋友小聚的話,可以選擇擼“豬雪花、肥腸”串,喝啤酒;當然,最愜意的選擇莫過于舒舒服服坐下來,慢悠悠的喝碗最新鮮的現切豬雜粥。

     


    從小吃到燒烤,再到火鍋,豬雜粥“老品新做”后,sku變得更加齊全。豐富的產品線抓住了夜經濟當中“火鍋+燒烤”這兩顆常青樹,自然也就抓住了客流量。

     

    內參君了解到,像強叔現切豬雜粥生意紅火的時候,一天能做410桌左右,平均翻臺率能到12,成為了深夜時段的“流量王”。


    • 毛利率高,供應鏈完善


    疫情之后,餐飲兩極化的趨勢愈加凸顯:一邊是追求高品質,一邊是追求極致的性價比。把成本做到最低,這件事已然是大部分餐飲商家考慮的首要問題。

     

    餐飲“三高”中,不斷攀升的房租、人力成本已經成了餐飲難以解決的痛點。食材成本若能壓低,便具備了一大優勢。

     

    目前來看,豬肉以完善的供應鏈、高度的性價比占據了預制菜界的半壁江山。而豬雜,這個依附于生豬市場的存在,因為近兩年豬肉價格的縮水,成本價仍然比較低。內參君通過調查了解到,新鮮豬雜的成本目前在每斤14-16元左右波動,沒有太大的起伏。


    • 網紅氣質,消費者參與感強

     

    在大眾點評上有不少人是沖著“感覺像是在菜市場買菜一樣”的評價去消費的。

     

    熱鬧、新鮮、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社交屬性,豬雜粥集齊了成為網紅的所有必備條件。復古的綠色門頭下就是碼放整齊的鮮紅豬雜,形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開放式的廚房和豬雜臺也能最大程度讓食客看到新鮮。

     

     

    同時,食客排隊親自挑選、選擇腌料以及煮制,極大地提高了參與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小品牌居多,尚未出現全國連鎖品牌


    原本散落在街頭巷尾的豬雜粥剛剛翻紅,這一品類標準化程度比較低,目前成規模和有影響力的品牌還是較少。而且多存在于廣東的正餐廳里,作為一道菜品存在。從市場機會來看,似乎還是一片藍海。

     

    但也正因如此,給了當下這波豬雜粥潮流機遇,或許能讓豬雜粥跑出廣州,誕生出全國性的品牌。




    風口上的豬雜粥
    會步入牛雜煲的“后塵”嗎?


    通過調查,內參君發現翻紅的豬雜粥并不如“看起來那么美”。

     

    首先是同質化嚴重,從視覺到產品。

     

    雖然幾個月時間開出上百家門店,但內參君梳理后發現:不論是擁有80多家加盟門店的“強叔”,還是采取標準化運營的“伏林哥”,此外還有“旺叔”、“河叔”、“華記”、“柯記”,如果把這些品牌的門頭放在一起,如果不仔細分辨一番,分不清楚誰家是誰家。


    幾乎雷同的門頭視覺

     

    而重合度過高的地方遠不止門頭,這些品牌們的口號也是一脈相承。幾乎每家都在墻上或是招牌上寫著“新鮮現切”、“粥底免費,加工免費”、“不新鮮不要錢”等口號。也幾乎都采用了“食客自選食材+開放式廚房”的創新模式。

     

    讓人不由得聯想起來,這和前一段時間在抖音上火的一塌糊涂、瘋狂開店的“脆皮五花肉”,還有一年新增4000家企業的“網紅牛雜煲”沒有本質區別。

     

    老品重做→網紅加持→加盟入局→遍地開花→收割流量→同質化競爭。

     

    這一套翻紅流程似乎成了慣性,結果也大相徑庭。當品類被市場驗證后,漸漸小了聲量。留下掘金的創業者面對“一地雞毛”。

     

     去年大火的脆皮五花肉,家家雷同


    其次,用餐時段的限制難以突破也是一大難題。

     

    豬雜粥被當地人歸為了宵夜檔,做的大多是“夜貓子們”們的生意,是下班后用來填補肚子、慰藉靈魂的存在,屬于特定場景下的餐飲品類,因此天然就篩掉了剛需型的消費者。

     

    豬心、豬腰、豬肝、粉腸、生腸、黃喉這些豬雜用做粥的話,對于食材本身的新鮮程度會有很大要求,老餮們一般會等待附近屠宰場開始進行大規模屠宰后,最新鮮的一批豬雜運送到店,開始進行挑選,而這個時間往往已經是半夜12點左右了。

     

    如果一旦啟動品牌化經營,開始租房子、裝修、招人,那么成本結構將會帶來巨大的變化,業態也將勢必會從深夜延伸至白天,產品和菜單也將要重新規劃。只做宵夜的豬雜粥是否能延伸到白天、走的是全時段經營的路子,供應鏈是否能跟得上,從深夜的“看天吃飯”,到白天直面“飽和競爭”,夜宵的抗風險能力如何,因人而異,尤未可知。



    最后,口味真的能否突破地域限制嗎?

     

    夜宵本身是一個“本地化”非常明顯的品類。十里不同水,百里不同山,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口味偏好也都獨具特色,而這一點在夜宵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打個比方,深夜最能慰藉靈魂的碳水,在不同城市的表現形式也都大相徑庭:炒飯、炒粉、炒餅、炒面,每個城市都在竭盡所能地把碳水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而豬雜作為下水類食材,本身受眾群體就過于小眾。要想跑出一個頭部品牌,除了要保證穩定的出品、新鮮的食材供給外,能否在不同的城市投其所好,形成能夠被本地接受的味道尤為重要。

     

    逆勢開店百余家的豬雜粥能否解決同質化嚴重、用餐時段限制、口味的地域限制這三大痛點,是跑出頭部品牌、跑向全國的關鍵。怎么做好品牌化、打造多重競爭力、在品質上做升級是豬雜粥目前要考慮的因素。




    小結


    在餐飲業,很多事情都是“看起來很美”,真的躬身入局,就會發現事情比預想的要復雜。半年開店百余家,勢頭正盛的豬雜粥從外面看“毛利高、流水高”,進入之后仍有不少痛點需要解決。


    豬雜粥能跟酸菜魚一樣,從品類中跑出品牌,并擁有長線發展的潛力,仍需細細觀察。


    希望豬雜粥不要走上“脆皮五花肉”和“牛雜煲”的老路,虛火之后,返回頭來割起餐飲人的韭菜。



    沒看過癮?

    點擊下方↓ 再來段內參精彩視頻

    掃碼關注“餐企老板內參”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輪值主編|張心笛  視覺|張勁影





    商務合作: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1.7萬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