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101 期
餐企老板內參 蔡大柒 | 文
連外賣都停了
餐飲人快撐不住了
上海餐飲的至暗時刻似乎快要過去了,好消息頻頻傳出。
3月25日,上海環球港發布了《關于實施“三送三減半”特別扶持政策》,不僅購贈了新冠肺炎專項保險,增送了線下線上媒體的廣告資源,還有特別實在的減免,對商戶減免半個月租金、物管費和能耗費(指水、電、燃氣費)。
舉措一出,就引發了餐飲人的點贊,稱其“開了個好頭,道義擔當之舉,也是理性明智之舉!”
但抱怨歸抱怨,餐飲人該有的韌勁還在,堂食不開,外賣不行,咱還有群接龍,還有社區團購。
在內參君早晨搶菜失敗后,眾多社區團購的鏈接發到了業主群中,有烘焙的、簡餐的、咖啡的,方式雖然“復古”,但著實有效。
內參君參與了左庭右院的群接龍,買到了餛飩、綠葉菜和牛肉,隨后又在七七八八的餐飲品牌那湊足了生活物資。
據左庭右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一開始的社區團購只是針對老顧客,后來反響不錯,社區團購就拓展開來,越做越大。從最開始的50~80單,慢慢增加到了200多單,最高峰時到了270多單,每單單價在200元左右。
能長期開團的原因還是背后有穩定的供應鏈,湖州自營的屠宰場提供牛肉、牛骨,還有江蘇如皋定點種植的蔬菜,這些原本要在門店消耗的食材,變成了團購的產品。
這種方式也是很多餐飲企業最有效的止損方法。在巡湘記的社區團購頁面,不僅有團餐可選,還有搭配好的多種食材,可以在家炒個小炒黃牛肉,再加個時蔬。
不光可以團購食材和菜品,餐飲品牌還借著這個機會,上新,試水,像左庭右院的餛飩、牛腩煲等,都是研發的新品,趕上疫情,順勢就把產品推出來了,效果都還不錯,餛飩上架10天就賣了1萬多份。
內參君也發現,疫情期間,半成品、預制品的需求大增,頗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歡。
在家隔離四五天后,所有的做飯技能已用完,內參君對著冰箱望了好久,不知道怎么湊出一頓飯來,此時的半成品、預制品成了救星。
像左庭右院推出的餛飩,做中原菜的掌柜餐廳推出了槐花芽菜大包,湘菜品牌巡湘記新上了薺菜黑豬肉水餃等,稍微一加工,就是一頓飯。
在疫情開始時,內參君的朋友們就囤了一批袁記云餃。如之前在社區商業的稿件中提到的,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的80、90后,因為烹飪技能的缺乏,往往需要半成品、預制菜來完成一餐。
除了這則搶咖啡的小故事外,還有上海決賽圈未被封管的人,在下雨天的太原路,OPS咖啡對面,放著黑膠唱片,悠閑地喝著咖啡。
OPS并非一家普通的咖啡館,是被稱為“魔都排名第一的特調咖啡館”,10個平方的小店,常常大排長隊。
在上海,咖啡似乎不是日常品,是必需品,上海人的血液或許都流淌著咖啡。
內參君的咖啡存貨只有三四罐咖啡鮮萃粉,在管控的早期消耗一些后,只剩了最后的一小罐,作為殘存的咖啡意志,一直沒舍得喝。
疫情發生后,上海大街小巷的咖啡館相繼關店,咖啡正以另外一種方式補充到上海人的生活中。
一方面新興的咖啡零售品牌借著社區團購的契機,頻頻露臉,算是找到了咖啡市場的一個小切口,另一方面,Tims、manner、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品牌,繼續通過外賣和社區團購來“輸送”咖啡。
近幾年門店數快速增長的Tims咖啡算是第一次經歷疫情大考。
在部分門店關閉的情況下,他們將所有能上班的員工集中在營業門店中,通過外賣和社區團購,繼續運營。
門店的吧臺上鋪滿了點單條,三四個咖啡師正極速出品。除了外賣,還有大量社區團購的訂單。原本只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也開始支援門店,成了送貨員,將十多袋咖啡套餐送到小區門口。
此外,Tims還推出了打了5.7折的貝果套餐卡和9.9元免三次配送費的外送卡,來推動顧客下單。最終,Tims每天送出的咖啡杯數達到了43000杯左右。
深圳的紓困“30條”,在今天刷爆了內參君的朋友圈,上海餐飲人紛紛轉發,“深圳這輪操作服氣的,就看上海作業怎么做了”。
內參君也希望像上海環球港發布減免政策的好消息越來越多,幫助餐飲人渡過這個小難關。內參君也堅信,作為中國餐飲最活躍的城市,再經歷短暫的休息后,上海餐飲會加速向前,迸發前所未有的活力。往日不可追,但明天依舊值得期待!
輪值主編|王菁 視覺|代丹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