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一個新的拐點
2020年,“新基建”正式站上了風口。
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技術,正在影響著餐飲業。疫情期間,海底撈、外婆家等餐廳紛紛用上了機器人送餐。
對于餐廳來說,智能機器人不僅能夠提高自動化水平,改善安全衛生條件,還能解決餐飲行業的用工難、人力成本高的問題。關于餐飲新基建,你不能錯過這3篇(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2、《人民要吃螺獅粉,五菱:我來造!》
數字化,提前了2年的趨勢
疫情加速了餐企數字化的進程。對于餐飲企業,數字化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顧客體驗,另一個是效率問題。
國內的餐飲已經進入到一個新時代。連鎖企業的發展優勢已經從規模優勢,轉變成了技術優勢。各個企業都需要把數字化作為重要的發展方面。
未來的餐飲業,將面臨更明顯的數字化轉型、多元化服務創新趨勢。關于數字化,你不能錯過這4篇(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私域流量,當下流量紅利
在疫情發生后,大量餐飲品牌迅速利用微信生態,運用數字邏輯重組生意,為爭取日后的經營復蘇創造了許多先機。
作為典型的夫妻店老板,王淼在微信群經營2萬多個粉絲,疫情期間日銷售額也能維持在4000元左右。
通過小程序外賣,樂凱撒在整體營業額下降50%的情況下,實現了小程序外賣的營業額平均300%的增長。
這都是私域流量的潛力所在。當品牌累積了足夠的用戶量之后,就會發現自己本身就是巨大的廣告主,并且這些流量都是免費的。如今不少餐飲人開始大力發展會員、線上業務和客群系統。關于私域流量,你不能錯過這3篇(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人造肉大潮來襲
全球人造肉市場日益成熟。一大批人造肉企業在去年成立,相關的人造肉概念股也一路走高。
而今年人造肉市場的爆發或許還與疫情相關。疫情讓全球供應鏈陷入洗牌危機,固有供應鏈成本有可能面臨波動風險,及早尋求可替代的穩定供應鏈方案,成為眾多巨頭的提前布局行動。關于人造肉,你不能錯過這3篇(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1、《價高味寡,人造肉風口難追》
地攤經濟有什么機會?
今年地攤經濟獲得兩會代表熱議。中央文明辦更是明確表態:不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一夜之間,地攤經濟火遍全國。
涌入這場熱潮中的不僅有曾經的擺攤人,互聯網企業、新媒體人、傳統餐飲的正規軍都下場競爭。
以往地攤不過就是破桌子、破板凳,如今一些科技賦能的、裝備升級的、管理更規范的地攤經濟2.0也在各個街頭落腳。關于地攤經濟,你不能錯過這2篇(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直播帶貨涼了嗎?
羅永浩在3個小時的直播里賣出了10萬張奈雪購物卡,2億元信良記小龍蝦......直播帶貨讓不少餐飲人趨之若鶩。
但冷靜下來分析,直播帶貨門檻并不低。品牌的帶貨能力強一般離不開三點:有品牌知名度,有穩定的零售產品線,有大優惠。與此同時,降價折扣也可能是傷害品牌的行為。
在下半年,諸多知名人物直播帶貨相繼翻車,餐飲直播帶貨真的涼了嗎?關于直播帶貨,你不能錯過這3篇(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10月24—25日,北京,大魚餐飲學院聯合盧南老師繼續推出《超級門店實戰營》課程第8期,從精細化運營的底層邏輯出發,深度解析提高門店營業額,以及“人效”、“平效”的實戰方法。歡迎大家掃碼占座!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 (微信同號)
10月19—21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北京”,將帶領全國餐飲老板,與實力餐飲品牌眉州東坡、西少爺肉夾饃、冰城串吧、微海咨詢、湊湊火鍋的創始人/高管,直面交流分享及門店考察,深入了解當下優秀餐企最新的連鎖管理、供應鏈運營經驗和品牌發展模式。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