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還在保下屬的我,
卻先被公司優化掉了
我在餐飲企業從事公關工作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因為很喜歡餐飲這一行,一畢業就進了前公司,和公司一起打拼成長,因為業績突出很快就受到了公司的重用,我一直以為我會和公司一起走過更長的路。
在帶團隊這件事上,我一直是下屬們公認的好leader,業務能力過關,出了問題第一時間自檢,擔起責任。年前,疫情還沒那么嚴重的時候,我就收到了上級關于我們組的“縮編”通知——現有團隊要減掉一半的人。
幾天后,初步的裁員名單出來了,我的一位得力干將位列其中。他是跟我工作最久的員工,所以我算是一路見證了他的成長,業務能力過關,人也相當上進。再想到今年這個特殊情況,工作肯定不好找,所以覺得我這個做領導的有義務拉他一把。
之后的小半個月,我都在為他的去留而爭取,就在我覺得迎來希望的時候,事情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反轉,我的郵箱突然收到一封宣判我“死刑”的郵件。
在我的反復確認下,事情的真相就是:郵件沒發錯,我真的被裁了。因為我是我們部門最貴的人,所以被辭退,而我之前努力去保的下屬,被留下了。現實就是如此魔幻,魔幻到你還沒反應過來罵臟話呢,就被上了一課。
一夜之間,
我就上了裁員名單
又或許你還有這樣的想法:我對餐飲這個行業沒有愛得深沉,餐飲行業前景不好,但也有很多行業受疫情的影響就很小。
比如互聯網行業,現在人人一部手機,誰離得開網絡,做個高薪的程序員靠技術吃飯應該很不錯吧。而且現在網上有很多互聯網教育的速成培訓班,聽很多人都說老師教的又快又好,學成后都很容易就找到了穩定又高薪的工作。這樣看來轉行是個相當靠譜的選擇。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嘿嘿,可能有些你聽說的,真的只是你聽說的。先不說每年各大互聯網公司裁員的報道頻頻刷上熱搜,單程序員熬夜禿頭這個事情應該是大家公認的梗了吧,各種各樣的程序代碼真的不像課程宣傳里說的那么輕松就掌握了。
我認識個關系很不錯的大哥,畢業后就選擇了留在大城市,由于學的計算機,所以順理成章進入了互聯網行業。工作十年,折騰過,狂野過,創業過,也失敗過,在體驗了行業急轉直下的絕望后,來到了一家初創但有前景的公司,做回了項目經理的老本行。
公司成立時間雖不長,但商業盈利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已經逐漸成熟。按照計劃,年后正是“一展宏圖”的大好時機,沒曾想疫情爆發,打亂了公司的計劃。
在家辦公一周后,他接到了通知:由于受疫情影響,公司業績嚴重下滑,只能優化組織架構。他所帶領的團隊由于不是公司的創收部門,特殊時期,就成了被裁員的對象。
就這樣,一夜之間,他失業了。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他天天大半宿失眠了給我打電話訴說內心的凄苦:“回想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公司的實習生每天都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業界寒冬”快要到了,擔心無法轉正。可誰又能想到,因為疫情添的一把火,連我這種已經做到公司中層的人,也陷入了被裁員的境地。”
“中年”不一定都是危機
疫情與經濟寒冬相碰撞,確實讓很多中小企業舉步維艱。裁員或是縮減薪資,成為公司減少成本的慣用手段。無論裁員還是減薪,35歲以上的職場人難免都會心驚膽戰。因為不可否認,一過這個歲數,就等于邁入了中年行列。
說到中年人,總能讓人聯想到中年油膩,中年危機。歲月靜好,哪有那么多危機和焦慮?常常掛在嘴邊的,擔心隨時被辭退的不安全感、拖家帶口的疲憊不堪,其實都不過是一種表象,中年危機反而是來自于你的“確定感”。
確定感是什么?說白了是你已經知道你多少斤兩,哪些事你能干,哪些你一輩子干不了?你的事業,還敢不敢改變?還能不能學新手藝?……
中年職場人,在體力和創造力上的確可能會遜于職場新人;而職場新人肯聽話,成本低,更好被管理,更容易被公司接納。
但職場上新老交替的問題,其實各個行業都固然存在,只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以及大環境的下行階段里,被放大化了。
處于中高層的職場中年人,或許本身并不是那么懼怕裁員,畢竟在職場混了這么多年,業務能力、領導力,人脈資源都是ok的,用來應急的客觀條件還是有的。這樣的“確定感”足以應對“危機”,在危機中發現機會。
可是,可是……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單打獨斗,可再雷厲風行的人都有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脆弱一面。就好比我想吃飯了,又真的沒時間自己做,外賣行業的出現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關于如何解決“中年危機”這個問題,很多公司也給大家想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比如今年中國平安人壽推出的頭雁計劃。這個計劃面向那些渴望職業有上升空間,希望獲取更開放的視野,get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擁有更自由的工作生活,更豐厚的收入待遇,以及工作受疫情影響的廣大人群,進行保險代理人招募。
加入后會提供“筑巢特訓營”專屬訓練課程,可以獲取更開放的視野,更專業的業務技能,通過相關扶持政策,協助你迅速成長為業務能力更高效、責任心更強,帶領團隊打勝仗的團隊leader。
與此同時,頭雁計劃提供的相關激勵政策,能讓你更有方向和動力,在實現自己價值的同時,也能拓展人脈,拓寬視角,擁有更高階的職涯規劃,成就更優秀的自己。
對中年人來說,改變不了自己的客觀年齡,也決定不了經濟大環境的走向。但是,危機就是機遇,年齡也是優勢,我們有更高的資歷,更專業的技能,更豐富的人脈……抓住機會,向前看,就能讓我們與時代變化同頻共振。
本次招募計劃一直持續到今年12月,只要你的年齡在30-45周歲,都可以積極響應、加入進來。(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加入平安,職等你來↑
《消費疲軟、資金鏈斷裂……小店哀鴻遍野,頭部殺入“千店時代”》
《“辛苦不怕,就怕疫情反復”:老板親自炒菜,懷孕老板娘頂一個半服務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