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品牌總經理上陣直播!必勝客入華 30 年又有幾大新動作

    品牌總經理上陣直播!必勝客入華 30 年又有幾大新動作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頭條
    2020-05-01
    7.1萬



    國內疫情臨近尾聲,餐飲業內的蝴蝶效應卻在持續。“零售化”、“線上化”、“數字化”,市場對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快速變化、創新,適應“后疫情時代”?不少餐飲人將目光投向了“燈塔型一線品牌”。

     

    直播、一人食、生鮮外送……正在積極創新、轉型的必勝客,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對象”。


    總第  2350  

    餐飲老板內參 小客 | 文



    進入中國 30 年的西餐“燈塔”

    必勝客“后疫情時代”的新方向

     

    2020 年,堪稱餐飲業的“直播元年”。與以往的主播帶貨、網紅合作等不同,越來越多的餐企創始人、CEO 開始出現在直播間里“為自己代言”。

     

    4 月 26 日,必勝客品牌總經理蒯俊親自上陣天貓直播間,以這種更接地氣的互動方式,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這次直播也刷新了必勝客天貓直播間單日銷售額記錄。

     

    ? 圖自必勝客天貓直播間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30 周歲的必勝客,依靠其不斷的嘗試、創新,仍走在行業的最前端。

     

    必勝客所屬的西式休閑餐飲,主打“休閑場景”,強調社交屬性,主做到店消費,疫情襲來時不免受到影響。

     

    面對“黑天鵝”,必勝客反應速度極快。一面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推出公益愛心送餐,參與全國發起的“無人值守愛心站”活動;一面快速迭代門店運營,落地無接觸配送、企業送、尊享會員卡延期等舉措。


    除了這些“應急”動作,必勝客從 2 月開始,逐步試水一些“有長期推廣潛力”的新業務。

     

    梳理其近期的動作,我們總結出了必勝客正在嘗試的“后疫情時代”三大轉型方向:

     

    1、聚焦“一人食”,推出“尖三”、外帶飯卡

     

    熟悉必勝客的消費者,都知道“尖三”——2018 年 12 月,必勝客推出了“尖叫星期三”(簡稱“尖三”)這一長期優惠活動,即每周三都給予特定產品以極優惠的價格,吸引更多消費者到店,品類包括牛排、比薩、甜品等。

     

    據內參君了解,必勝客將其定位為一檔能體現“招牌價值”的平臺活動,優惠產品每月更換,主要以獨家新品、潛力產品為主,如榴蓮桃桃比薩、牛排、小龍蝦等。活動范圍覆蓋全國,頻次基本保持每周一次。


    當下,聚餐信心還未完全恢復,一人食消費需求突出。堂食部分,“尖三”近期力推更適合單人消費的意面、飯類等產品,廣受好評。


    到家消費部分,必勝客新推出了“外帶飯卡”,搶占“外帶一人食”市場。飯卡形式與京東 PLUS 會員類似,購買后每天均可享受 19、29、49 三種價位的外帶套餐。


    ? 外帶飯卡,圖自必勝客


    據了解,這款外帶飯卡的上線時間為 3 月底,有效期設定為 30 天,鎖定了消費者的日常外帶消費。


    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人食將是我們外帶板塊會長期聚焦、深耕的一塊業務”。


    2、抓好“供應鏈”,鋪開“外送生鮮”


    疫情期,不少品牌都推出了半成品、生鮮配送。疫情前期,主要以解決消費者生鮮購買困難為主,如眉州東坡菜籃子、蜀海等;疫情后期,則主要聚焦于“在家吃好”,如必勝客推出的“生鮮外送”。


    2 月底,服務于“在家吃大餐”這一場景,必勝客上線生鮮外送外帶,首批試點 4 個城市,以“牛排”等高價值感產品為主,共上線 11 個 SKU。


    ? 整切牛排上線外送,圖自必勝客


    由于反響良好,這個產品線正在鋪向全國。截至目前,必勝客已經在全國超過 50 個城市上線了此類產品,預計將在年底之前覆蓋全國。


    “生鮮外送的 SKU 還會進一步增加,以完善產品線、覆蓋更多價格段為目標。這個業務也將作為必勝客嘗試新零售業務模式的一部分,長期深耕”,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作為餐飲產業鏈末端的餐企,有能力去“截胡”做“生鮮”、“半成品”的品牌,大都已經在供應鏈上游建立起了自己的優勢——必勝客依靠的,便是擁有龐大的供應鏈、嚴謹專業的食品安全體系的百勝中國。


    本次疫情,提醒了許多餐企“零售化”的重要性。無論是“生鮮”,還是“半成品”,甚至“速食品”,都會在未來幾年,成為大餐企的兵家必爭之地——決勝的關鍵,就在供應鏈。


    3、豐富“就餐模式”,試水自助餐


    4 月 18 日,必勝客上線自助餐,消費者最低只需要花費 100 多元,就能一次點單必勝客六十余款經典產品和新品,包括多款主力產品。活動推出后,門店人流有明顯回升。


    ? 必勝客自助餐,門店排起長隊

    據悉,首波自助餐活動僅限于上海四家門店,售賣期為一周。

    一方面,這次活動是必勝客 30 周年回饋消費者的一個舉措,為消費者帶去實惠的同時,也希望能刺激到店消費,讓門店重新“流動起來”;

    另一方面,這也是必勝客對于新就餐模式的一次探索。近期,自助餐還將在不同城市持續展開,為全國鋪開做好準備。

    ? 必勝客自助餐


    入華 30 年
    必勝客的“必勝”秘訣

    當下,全國復工如火如荼。上海必勝客也積極響應復工號召,參與政府主導的“五五”購物節,發放多種代金券、優惠券,全力促進消費;品牌本身,則于 4 月 26 日啟動了慶生季活動。

    第一波以“經典產品 9 元起”的大比例優惠,感恩消費者的陪伴;此后,還有巨大的比薩、牛排小龍蝦拼盤半價過五一;5、6月將推出與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合作的莫奈下午茶,和歷經萬名餐廳員工精心打磨、由百人專業團隊打造、匯集各國美食的紀念版鉑金菜單等。

    ? 必勝客 30 周年慶典

    站穩頭部,卻仍然不斷嘗試、轉型,我們相信每個能在業界常青的餐飲品牌,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 在我們看來,必勝客入華 30 年的“必勝”秘訣,內因在于其強調“創新”的品牌基因,外因則是這 30 年里,它順應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從而乘上了時代的快車。

    1990 年,第一家必勝客餐廳進入北京,為國內帶入了“西方的美食”和“西方就餐文化”,好奇的消費者排起長隊,一個可以接觸外部世界的窗口向他們打開。

    ? 必勝客中國第一家門店(北京東直門店)開業盛況


    同時,這也是國內餐飲業首次接觸國際大連鎖,寬敞亮堂的門店,熱情的服務以及新奇的西餐產品 —— “洋品牌”的落地,讓國內餐飲業的“品牌意識“迅速萌芽,“開一家中國版必勝客”是許多老餐飲人的愿望。

    2006 年,中國 GDP 從 1990 年的 1.85 萬億,增長到 20 萬億,翻了十幾倍。消費者兜里有了閑錢,新的消費需求也隨之出現了—— 那一年,必勝客明確定位“西式休閑餐飲”,以滿足國內逐步崛起的“中產消費”。

    與此同時,牛排、比薩等經典產品,口味上已經逐步本地化,消費者接受度逐步提高。

    這兩年,國內物質消費退位,精神消費崛起,90 后、95 后成為餐飲主力消費人群。對于他們來說,需求不僅是“食物”,更是“文化自豪感”、“個人認同感”。
     
    品牌側,必勝客的品牌主張迭代為“新必勝客,總有新發現”;產品側則通過融入中國文化,逐步消解了西式餐飲的距離感。

    ? 西餐也可以很“故宮”

    ? 元宵兔子燈活動

    ? 必勝客西安曲江博物館餐廳

    必勝客在 2020 年進入三十而立之年。今年 3 月,百勝中國入選《快公司Fast Company》“2020 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年度榜單,并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的公司”。

    30 年,說起來很短,過起來很長。對于80、90 后一代,必勝客已經不止是一家餐廳,而是一種情感鏈接,收藏著個人對自己、對時代的回憶。

    30 年里,必勝客也一次次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方向選對一次很簡單,選對 30 年卻很艱難。

    促使他們持續做出正確決策的,是 30 年來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根據,不斷改革、創新的文化基因,也是他們作為西餐頭牌,堅定擁抱中國政策、發展方向以及中國文化的根本策略——相信必勝客的未來,還會有無數個 30 年。



    統籌|周漁    視覺|張勁影





    堂食企業做團餐并不容易?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傭金”
    點評第一人氣餐廳老板憾別餐飲業
    海底撈的“新面館”,還只是個“半成品” | 探店
    立法禁食狗肉!全國4萬家狗肉餐企何去何從?
    西貝重啟快餐!品牌名與太太姓氏相同
    都是疫情所逼?海底撈猛漲價,麥當勞狂打折!
    喜茶奈雪“纏斗”史
    老羅首秀,餐飲第一!(揭秘合作)





    商務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27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