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2350 期
餐飲老板內參 小客 | 文
進入中國 30 年的西餐“燈塔”
必勝客“后疫情時代”的新方向
2020 年,堪稱餐飲業的“直播元年”。與以往的主播帶貨、網紅合作等不同,越來越多的餐企創始人、CEO 開始出現在直播間里“為自己代言”。
4 月 26 日,必勝客品牌總經理蒯俊親自上陣天貓直播間,以這種更接地氣的互動方式,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這次直播也刷新了必勝客天貓直播間單日銷售額記錄。
? 圖自必勝客天貓直播間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30 周歲的必勝客,依靠其不斷的嘗試、創新,仍走在行業的最前端。
必勝客所屬的西式休閑餐飲,主打“休閑場景”,強調社交屬性,主做到店消費,疫情襲來時不免受到影響。
面對“黑天鵝”,必勝客反應速度極快。一面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推出公益愛心送餐,參與全國發起的“無人值守愛心站”活動;一面快速迭代門店運營,落地無接觸配送、企業送、尊享會員卡延期等舉措。
除了這些“應急”動作,必勝客從 2 月開始,逐步試水一些“有長期推廣潛力”的新業務。
梳理其近期的動作,我們總結出了必勝客正在嘗試的“后疫情時代”三大轉型方向:
1、聚焦“一人食”,推出“尖三”、外帶飯卡
熟悉必勝客的消費者,都知道“尖三”——2018 年 12 月,必勝客推出了“尖叫星期三”(簡稱“尖三”)這一長期優惠活動,即每周三都給予特定產品以極優惠的價格,吸引更多消費者到店,品類包括牛排、比薩、甜品等。
據內參君了解,必勝客將其定位為一檔能體現“招牌價值”的平臺活動,優惠產品每月更換,主要以獨家新品、潛力產品為主,如榴蓮桃桃比薩、牛排、小龍蝦等。活動范圍覆蓋全國,頻次基本保持每周一次。
當下,聚餐信心還未完全恢復,一人食消費需求突出。堂食部分,“尖三”近期力推更適合單人消費的意面、飯類等產品,廣受好評。
到家消費部分,必勝客新推出了“外帶飯卡”,搶占“外帶一人食”市場。飯卡形式與京東 PLUS 會員類似,購買后每天均可享受 19、29、49 三種價位的外帶套餐。
? 外帶飯卡,圖自必勝客
據了解,這款外帶飯卡的上線時間為 3 月底,有效期設定為 30 天,鎖定了消費者的日常外帶消費。
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人食將是我們外帶板塊會長期聚焦、深耕的一塊業務”。
2、抓好“供應鏈”,鋪開“外送生鮮”
疫情期,不少品牌都推出了半成品、生鮮配送。疫情前期,主要以解決消費者生鮮購買困難為主,如眉州東坡菜籃子、蜀海等;疫情后期,則主要聚焦于“在家吃好”,如必勝客推出的“生鮮外送”。
2 月底,服務于“在家吃大餐”這一場景,必勝客上線生鮮外送外帶,首批試點 4 個城市,以“牛排”等高價值感產品為主,共上線 11 個 SKU。
? 整切牛排上線外送,圖自必勝客
由于反響良好,這個產品線正在鋪向全國。截至目前,必勝客已經在全國超過 50 個城市上線了此類產品,預計將在年底之前覆蓋全國。
“生鮮外送的 SKU 還會進一步增加,以完善產品線、覆蓋更多價格段為目標。這個業務也將作為必勝客嘗試新零售業務模式的一部分,長期深耕”,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作為餐飲產業鏈末端的餐企,有能力去“截胡”做“生鮮”、“半成品”的品牌,大都已經在供應鏈上游建立起了自己的優勢——必勝客依靠的,便是擁有龐大的供應鏈、嚴謹專業的食品安全體系的百勝中國。
本次疫情,提醒了許多餐企“零售化”的重要性。無論是“生鮮”,還是“半成品”,甚至“速食品”,都會在未來幾年,成為大餐企的兵家必爭之地——決勝的關鍵,就在供應鏈。
3、豐富“就餐模式”,試水自助餐
4 月 18 日,必勝客上線自助餐,消費者最低只需要花費 100 多元,就能一次點單必勝客六十余款經典產品和新品,包括多款主力產品。活動推出后,門店人流有明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