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茶飲店新一輪洗牌來臨:這些店可能會最先死掉!

    茶飲店新一輪洗牌來臨:這些店可能會最先死掉!
    咖門kame
    中國餐飲報告
    2018-01-05
    6.1萬

    這幾天,北方很多地區迎來暴雪,茶飲行業的火爆圖景下,也在經受著寒潮的考驗。

    無論是市場的表現,還是大數據的分析,都顯現出這樣一個畫面——入冬以后,不少飲品店面臨生意慘淡、甚至倒閉的境況。

    那些先倒下的可能是哪些店呢?今天就來分析分析。

    1

    茶飲行業的火爆圖景下,洗牌在加劇

    先來看組數字:咖門和美團點評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奶茶果汁店全年開店數達到9.6萬家,關店7.8萬家。

    茶飲生意的火爆,這一年以來,都是能感知得到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客群結構的改變,80、90后甚至00后成為消費新主力,他們愿意嘗試新品,需求更加多樣化,同時更具有品牌意識,追求產品品質。

    另外,隨著新中產的崛起,大家都有錢了,有統計數據,上層中產每月可支配的收入將會達到1萬2千元——2萬2千元的規模,服務消費的支出、對高價值產品的支出都在增加。

    ▲消費者的購買力,也推動了行業的火熱

    這時候,開茶飲店成了很多人眼中門檻不那么高的好生意——產品非常容易模仿,毛利率能達到60%左右,何況,它正在浪潮之上。

    但洗牌幾乎是同時進行的。一些過往或新近的從業者,如果只為機會而雀躍,忽視了商業基本功和行業變化,很容易就成了市場洪流中被最先洗掉的那一張。

    2

    新一輪關店潮來臨,這些店可能會先死掉

    如今去商圈逛逛,很容易看到的現象是:一條街上飲品店能開到七八家,生意火爆的卻只有那一兩家。

    有人說跟風就是“跟瘋”,茶飲店一下開太多,高于市場容量,關店潮是一個必然結果。

    比如,一家開在購物中心的新茶飲店,開業后立刻引爆了市場,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但是,火的只那一家,旁邊店的員工依舊閑得無聊,苦苦堅持了一個多月后關門大吉。

    這樣的事不是個例,咖門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大家普遍表示新一輪的洗牌已經來臨。那么,哪些店可能最先在競爭中死去呢?

    1

    “歷史的遺老”終究會被淘汰

    最早的奶茶店,奶精、糖水、低端的茶粉就可以勾兌一杯奶茶,毫無營養可言,甚至對人體有害。

    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當以喜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品牌,深入供應鏈端,原材料上與茶園、果園深度合作并把控,被新式茶飲教育過的消費者,還會為奶精茶粉買賬嗎?

    ▲好品質的產品出現,粉末勾兌的奶茶遲早會被淘汰

    喜茶創始人聶云宸表示,接下來,“品質之戰”會繼續升級,原材料和產品的品質會繼續升級,以前茶飲的茶味可能是粉末勾兌,現在越來越注重茶的品質。很多新品牌跟風入行,會逐漸淘汰一批品牌和店鋪。

    而仍然在賣低端產品的奶茶店會是最快死掉的一批。

    2

    價值模型缺失,最終會使價值缺失

    裝修風格抄襲A品牌,產品借鑒B品牌……

    在茶飲行業,這種“集大成”的店并不在少數。

    好吃嗎?服務到位嗎?有自己的特色嗎?被餐飲行業稱為靈魂三問,第一問就是指產品。

    產品是基礎,缺乏這一基本功的店,無論如何包裝、炒作,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先做好價值模型是重要基礎

    資深茶品牌顧問、國茶實驗室創始人羅軍說,創立前期,投入的著重點在建立價值模型,從能為用戶提供哪些產品出發,這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初期最先要確定目標客戶群,包括選址和產品是什么樣的,如果產品不是太差,檢討目標客戶群是不是錯的,但是如果產品不行,就很容易死掉。

    雖然目前茶飲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但是選擇好的茶葉、水果,保證出品的穩定性,保證供應鏈的穩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下一番“笨功夫”。

    3

    跟風開加盟、盲目擴張者

    上個月,一個新品牌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加盟活動,還進行了在線直播。名字抄襲,聲稱明星入股……靠一套完整的套路,吸引了不少加盟商。

    目前,有不少專門做加盟賺快錢的品牌,無論是產品還是商業模式,并沒有經過市場的驗證和檢驗。這種品牌,往往通過明星的噱頭吸人眼球,再運用社交網絡的炒作和發酵,把品牌炒得喧囂塵上。

    喧囂過后卻是一地雞毛,他們賺的盆滿缽滿,加盟方卻只能關店。

    ▲最可憐的是,還坑了加盟者

    當然,一些品牌的初衷并不是要做加盟的,幾家店開的也不錯,但是看到了市場的風口和機遇,耐不住寂寞,就開始不顧自身實力,盲目擴張。

    煮葉創始人劉芳分析,如果跑得太快,內部人員發展和培訓跟不上,或者自我膨脹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都是非常危險的,也會是死得最快的那個。

    4

    面目模糊、沒有特色的門店

    目前的茶飲行業,無論是原物料還是制作方法、配方,品牌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區隔。比如目前最為流行的奶蓋茶,幾乎每個品牌都有。

    跟流行趨勢沒錯,但是一味的跟風,沒有自己的特色很難占領消費者的心智,難以給他們留下印象。

    ▲缺乏特色就容易缺乏競爭力

    在奶蓋茶風靡一時的時候,奈雪の茶憑借茶+軟歐包模式形成了“奈雪現象”;Teasoon專做白領的生意,在選址上做區隔;煮葉請來原研哉做設計,在空間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味模仿別人只會被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做出一定的差異化才會被消費者接受。無論是產品、服務、環境或是任何一個關乎消費體驗的環節,做出差異化和特色才能夠吸引消費者。

    當然,商業的事情從來都沒有規律可循,即使你成功避開了這些缺陷依舊不夠,還需要不斷的創新和持續的發展,保持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和上進心。

    對于這一輪關店潮,你有什么看法嗎?

    END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