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在北上廣干餐飲,你需要美國方法!

    在北上廣干餐飲,你需要美國方法!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頭條
    2016-06-29
    2.4萬


    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許多中國人就做著“美國夢”,從一度火熱的國產電影《中國合伙人》中就可見一斑。


    而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駐守美國創業,在異國他鄉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今天就來看看幾個90后年輕創業者,是如何成功地將現代化的中國餐飲帶到紐約的。



    蘭州味兒在紐約
     
    嘉賓:劉亞鑫|南佛羅里達大學MBA金融專業
    創業項目:敦煌蘭州牛肉面


    做蘭州拉面純屬個人愛好,我是蘭州人,到國外之后根本找不到好吃的拉面,和叔叔商量后,決定干脆一起在美國開一家。


    在美國開一家餐館要辦幾個手續:首先,店員要辦食品健康安全證,這是我們操作員的基礎證件。然后要辦稅務證,這是所有商業模式里面的第一個證。還有餐廳許可證,這是需要衛生局來發放的,過程比較繁瑣,需要不斷檢查。


    其實我們最早想做的是代表“絲綢文化之路”的高端風,在曼哈頓找一個繁華的店面,中間設拉面臺,大家可以邊看表演邊吃,但是后來覺得起點太高。


    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現在年輕人創業的食品行業都有標準化的特征。像我們,雖然拉面工序可能有點多,但是只要做好管理,后廚不需要幾個人。當開了四五家店以上后,標準化管理,我們就非常輕松了。


    這一撥年輕人做餐飲借鑒了很多連鎖餐飲,企圖心比較大,都朝著像麥當勞這樣的大企業做的。


     迎合西方口味的麻辣鍋


     嘉賓:康寧|美國頂尖餐飲學校畢業
    艾萌|紐約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碩士
    創業項目:麻辣計劃


    我在CIAA學餐飲管理,算是學廚出身。畢業了開始打工,后來覺得老這樣也不是辦法,想要自己開一個店,剛好艾萌是學金融的,我們一人管錢一人管活。


    做麻辣香鍋純粹是因為形式比較簡單,而且紐約也沒有特別好吃的香鍋店。


    還沒開店之前,我們覺得顧客應該是80%中國人和20%美國人。美國人可能過來嘗個鮮,不一定會回來。結果我們開業的前一個月,客人都是美國人,我們還挺驚訝的。現在我們的客人華人和本地人一半一半。


    我們的客單價能做35美金,房租占固定成本的10%左右。每個月的業績都在往上漲,現金流一直都是正的。


     獨創紅燒肉煎餅
     
    嘉賓:李游|佩斯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創業項目:飛天豬煎餅


    之所以做這個是我爸給我的建議。我特別愛做飯,我爸就覺得如果干這個活,肯定能夠得到鍛煉,結果就這樣把我推進了火坑,到現在還在做。

    一開始特別艱辛,所有東西都要自己來。我覺得自己會所有步驟,才便于以后管人,所以開始一天炸兩三百個薄脆,練習手感。


    因為我們是移動餐車,我的合伙人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門開卡車占地。冬天空調還不好使,只能蒙條被子,真是太苦了。不過還好,只要付出了,辛苦還是有回報的。


    【 馮侖說 】


    到北上廣創業完全可用美國方法


    4位90后紐約創業者在接受訪問時都提到,未來可能會回到祖國懷抱里,但是國內的商業模式以及整個市場的人文環境,和美國又有點差異,所以比較擔心。


    我認為,中國將來的經濟地圖跟美國非常像,海拔高的地方就那么幾個。美國東西兩岸有芝加哥、西雅圖、波士頓,其他地方可以不用太關注。中國也是,最有活力的就是北上廣深,接下來是杭州、廈門、成都、蘇州。


    成功的互聯網公司60%在北京,30%在深圳,10%在杭州、上海。90%的電影都是由北京的5家公司創造的,特集中。


    在北京,你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美國常青藤畢業的學生,所以如果到大城市,用美國方法創業就行了,只要適當加點當地元素。但是如果是三四線小城市,你還是按本地方法做比較方便。


    處理跟合伙人關系有兩種選擇


    有創業者問我如何處理跟創業合伙人的關系,其實,以前我們也經歷過沖突,“大家掙了些錢后,想干的事情不同,就開始產生分歧。”


    比如那時候我們收購了好多金融機構,但是有的人覺得做房地產比較踏實,有的人覺得做工業比較踏實。其實只要好好干,都能做成,但是互相之間很難說服,就只能選擇分開。


    我們當時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洪秀全”式的內訌,血拼完就結束了。另一種,按商業規則處理,不談感情,這樣大家即使分開了,現在關系也還不錯。


    回過頭來,我們自己開玩笑說,我們就像留下了一個創業的童話。在創業的前15年,北京CBD三分之一的房子都是我們哥幾個折騰的。


    90后創業動機多為實現個人價值


    我現在在紐約世貿中心一號樓頂上的中國中心,明年5月份,這個歷經了15年的項目會最終完成。中國中心的建造是一個創業過程,而我們在這個創業過程中的經歷,實際上和現如今在紐約創業的90后非常不同。


    這些90后純粹是為了個人的價值實現和事業沖動而創業的,有非常明確的愿景和目標,絕不只是為了謀口飯吃。他們用現代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方法,追求健康飲食,使中餐在紐約更加現代化和國際化。


    站在現在北美最高的地方,眼前是毫無遮攔的紐約風景,我仿佛看見了這些紐約90后創業者的未來。他們的未來會像我眼前的景象一樣,遼闊而久遠,沒有什么能夠阻擋。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