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喜家德蝦仁水餃突破500家門店,坐穩水餃品類中的領軍品牌。
我們記住的,往往是一個品牌的光鮮,都快忘了2002年成立的喜家德,次年從黑龍江鶴崗進軍哈爾濱后,連著賠了5年。
在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冬季峰會)上,喜家德蝦仁水餃副總經理高建峰說,如果不是一直守著要把水餃賣到世界各地去的初心,早就不干了。
從打造產品力到打造組織力,喜家德各用了3個階段。在大會上,高建峰的幽默與干貨受到現場觀眾一致好評。我們把精彩部分記錄整理了下來,分享給餐飲人。
◎ 餐飲老板內參 孟北 整理
如果說,做餐飲下午能睡個午覺,這個行業你就不應該干了。
喜家德能活下來究竟靠什么?我們的初心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把放心美味的水餃帶到全世界。
不管我們走得快慢,我們不停下來,才能讓伙伴發展。
1
怎么把水餃賣到世界各地去?
喜家德探索了三個階段
- ? -
第一個階段,立足東北
先解決東北人在外邊不敢吃帶餡東西的問題
我們那個年代一般想在外邊吃餃子,爹媽就一句話,“別在外邊吃帶餡的”。
為什么?不安全、不衛生、不干凈、不放心。
我們第一次品牌的傳播在哪里?是好多賣肉的商販經常來我們家吃。他們說,市場賣了這么多肉,就你家不摻雜碎肉。
那個時候才知道品質重要。這種口碑宣傳比你做廣告要快10倍,因為做廣告是自吹自擂,顧客說才是真正的傳播。
我們堅信放心的好食材最關鍵,2002年又大膽地把廚房放在了外邊(明廚亮灶),目的只有一個,只有看得見的才放心。
讓你看得著,現包、現煮、現調,你還有什么懷疑的?
我們還只賣5種餡,只做小而精,不做大而全,這就是在16年前我們做的抉擇。
- ? -
第二個階段,走向全國
從當地選、當地采到全國采、全國選
光做那幾件事是不行的,我們開始在選食材上下功夫。原來是當地選、當地采,后期是全國采、全國選,現在是全球哪有好的咱就奔哪去,就是為了解決放心水餃的問題。
小麥:我們用的是“三國小麥”,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三國小麥加在一起研發。
豬肉:一頭豬兩百多斤,我們就選16斤前腿肉,這就是用食材來爭得顧客的信任和進店。
雞蛋:選60克~65克的,蛋黃大、蛋清小,這樣蛋白質質量高,炒出來味道濃,而且用技術低溫炒蛋。
醬骨:大家都說我們家的骨頭賣得價位不低。好食材價格準不低,一頭豬只能選4塊,你告訴我值不值錢?
土豆:我們選土豆也很嚴苛,把廠家氣得,說你家這不叫選土豆,簡直是叫“選老婆”。
你對這個產品熱不熱愛?對顧客負不負責任?
如果你負責,就應該研究每一道菜怎么上,研究每一個產品怎么對得起顧客,這才能做出放心的美味。
- ? -
第三個階段,賣到全世界
一家獨大沒意義,品類好了大家受益
我們都是做餐飲的,餐飲好了大家才好,品類好了我們才繁榮,如果就是一家獨大沒意義。
所以,我們現在倡導做餐飲的人都要用好的食材,做水餃的人都要對得起良心,不要讓顧客吃到不好的東西。
我們堅決抵制低價格。不要用價格來爭取市場,沒有前景。因為你用低價格,食材指定不是最好的,這樣對不起顧客。
品類繁榮,大家受益;品類受損失,大家都受傷害。
現在最擔心的是什么?你們把顧客都傷害了,沒人來吃了,不是我沒了,大家都沒了。
所以,我們為了品類也好,為了整個行業也好,希望所有的伙伴們,無論是效仿、抄襲,要對得起良心。
2
打造組織力
能走多遠,取決于身邊有多少牛人
這些事,再牛沒人給你干也是零,所以人才和組織,才是決定你最終能不能做大的基礎。
我們永遠不停地往前走,這是來源于創始人的初心。
我們在組織架構上也是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簡單、聽話、照做
就是我們這代人,喜一代,簡單、聽話、照做就行,認可企業、認可領導就行。領導一說話就往前干,對錯都跟著他,那時候就是簡單、相信、聽話。
第二階段,找學習能力強的人
當品牌往外走的時候,這一代人的“簡單聽話”就不夠用了。
于是我們培養了喜二代,要找一群能夠獨立思考、愿意解決、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走進來。
我們以前選的不管是啥,只要有草就進來,進來以后就長,長了一堆草,所以力量就不足。
現在我們就要琢磨,培養人要從選苗就開始,別選草苗,直接選樹苗,進來一個變成大樹,未來就能成為森林。
第三階段,找有洞察力、有前瞻性的伙伴
第三個階段,基于未來。
我們現在就是打造平臺,叫每個人成為合伙人,都成為精英,“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標”,每個人都是老板,大家都不偷懶了。
其實成功不是你自己多么好,是取決于你能夠有多少合作伙伴愿意跟著你。你能幫助他們成長、幫助他們發展,這才決定能夠取得收獲的程度。
喜一代走不動的時候,喜二代往上沖,喜二代干得穩的時候,喜三代上,未來喜四代、喜五代……一定能把我們這個品牌傳承下去。
“不停腳”地走,慢慢走,早晚能走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3
說給餐飲人的話
解決壓力大最好的辦法,是攻克它
2003年我們走進哈爾濱,在哈爾濱一賠就是5年,一賠就是500萬,賠錢那一陣難熬的日子太多了,如果不是初心鼓動著,準堅持不下來,一年兩年早就不干了。
走出哈爾濱、走出大連、走進北京,未來走向上海、走出國門。雖然我們很難,但是也要不停走下去。
我們董事長經常說我們,老說壓力大,壓力大就是能力差,能解決問題的人就沒有壓力,有壓力的人就是能力差。
所以我們誰也不說有壓力。哪個老板的壓力比我們小?如果你今天把事都做成了,壓力不就沒了?
現在餐飲業正是好時候,剛剛起步,猶豫什么?但是別瞎干、別亂干。
行業是大家的,損害大家的利益就是敗類。別做餐飲的敗類,一定要做推動餐飲發展的人,幫助餐飲業興旺,讓中國的餐飲走向世界,你也多一份光榮。
既然選擇了路,就不怕它艱難,不怕它遙遠。只要你堅持,堅信你自己的初心,就永遠無悔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