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500強公司跟犯罪集團比能力,那叫弱爆了

    500強公司跟犯罪集團比能力,那叫弱爆了
    餐飲老板內
    標桿人物
    2015-04-20
    2.4萬

    雷曼兄弟、諾基亞、馬航之類的企業巨頭正歷劫難返。而惡名昭著的黑社會組織卻鮮有倒閉。犯罪組織取得的純利潤讓所有合法商業組織抬不起頭來,畢竟航空企業平均利潤率為1.8%, 石油業是8%,而可卡因販毒集團則高達93% —— 這還只是批發的數。


    單位全職員工的利潤也完全不具有可比性:谷歌是27萬美元,蘋果是46萬美元,而西納羅亞犯罪集團已然達到了2000萬美元。




    黑社會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就是兩個字:文化。在營造內部文化方面,《財富雜志》500強公司跟犯罪集團相比簡直弱爆了。所有黑社會組織的成功都在于努力打造了一種跨文化、地域文化品牌。雖然幫派各不相同,但這種文化品牌的性質有三個共通點:



    1、教義宣傳。


    日本黑幫自我定義為“俠義組織”,并遵守著能夠表現組織價值觀的嚴苛行為準則。西納羅亞犯罪集團與眾不同的是,它主動塑造自己的親民形象,強烈表示絕對不允許綁架和濫殺無辜的平民。這些都是決定了組織的行為教條,讓大家知道他們的人品和做事的原則。


    對比起掛滿企業咖啡廳里的“企業價值”,這些教條具有更強的可執行性和風格個性。黑社會成員根本不需要像企業員工一樣記筆記、喊口號,他們的行為教條通過特殊的儀式、標志和藝術品體現。



    2、隨機應變。


    當所有企業都過度看重“創新”的字面含義時,他們忽略了其實隨機應變也是一種創新。回想當年流媒體技術出現的時候,百視達公司有沒有隨機應變,快速改變運營方式適應這種變化?恐怕速度還是不夠快。


    它的失敗值得我們反思,企業還能把創新歸結為一個過程,而不是行動嗎?


    犯罪團伙則不同,創新對于他們而言是一種剛性的組織要求。毒販子往往在找到一條偷渡過境的新方法后,已經認識到這種方法很快會被海關識破,因此得不斷地另辟蹊徑。


    西納羅亞犯罪集團是首個能夠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開挖地下隧道的組織,他們還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在海關安檢隊伍里安插自己的幫派成團,并用射槍擺平亞利桑那州(Arizona)的高科技防護網。


    日本山口組的收入來源五花八門,利潤增長不僅通過從事傳統的賭博和拉皮條手段獲得,還侵入了現代建筑和交通行業。


    可見,在危險或機遇面前,黑社會總能夠隨機應變。。



    3、組織精悍,鏈條龐大。


    許多企業都勞心勞力地把員工安置在龐大組織架構里,甚至還發明了專門的管理軟件,而黑社會又在組織上個性了一把:棄大取小。


    西納羅亞犯罪集團統共150位成員,但他們創造的GDP等同于伯利茲(中美洲一個國家)。


    山口組是日本最大的黑幫組織,擁有超過兩萬名活躍成員,分布在2500種業務生意和500個次生幫派中。他們的團隊都短小精悍,但卻能從整體上獲取廣大的資源。


    同樣重要的是,精簡的組織結構能夠喚醒人們創業實干的精神。面對危險的業務,黑社會利用著個人的充分授權,灌輸著相同的組織價值和整齊劃一的目標,將一個個游擊隊整合成力量兵團。


    地下組織的成功模版歸結為:充分信仰,隨機應變,組織精悍,鏈條龐大。


    聽起來并不太像犯罪團隊會干的事吧?


    因為這個模版恰恰也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合法商業組織所采取的一貫做法,例如蘋果、耐克、維珍航空(Virgin)和電商Zappos。


    當然,黑社會還有一個非常熟悉的做法是:“像正規合法企業“一樣經營。那么可能大家會遺憾地想,一旦這些天才犯罪分子洗心革面,與人為善,豈不是世界大同了?


    好吧,這些想法都太傻太天真。正規企業覬覦的是黑幫組織的文化純粹度和高額回報率,這并不表示我們能夠輕視黑幫組織對社會造成的治安危害和道德敗壞。


    但他們能夠給正規企業上一堂組織戰略課:精簡組織架構,創造堅定文化,不斷應變創新。這都是久經考驗的金點子。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