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餐飲回暖!多個品牌外賣已爆單!

    餐飲回暖!多個品牌外賣已爆單!
    小包子
    疫情指南
    2020-02-11
    3.1萬
    餐飲老板內參 ? 總第 2277 期

    從今天起,返程復工潮來了。中午吃什么?對消費者來說是問題,對餐飲人來說是機會。


    很多人留言給我們,問現在做外賣還來得及嗎?就在你提問的時候,有些店已經爆單了。


     餐飲老板內參 小包子 | 文


    有人外賣爆單了


    疫情也好,雨天也好,都擋不住成都人對火鍋的熱情—— 2 月 8 日元宵節,大龍燚創始人柳鷙在朋友圈為外賣延遲致歉:今天單量太大了,上午就爆單了。

    ? 大龍燚爆單的致歉

    “那天我們一睜眼,就已經 200 多單了,加上成都當天下雨,閃送之類的不接單,單子積壓很嚴重。整個公司管理層,從董事會到一線員工,有車的都自己開車去送外賣了”,大龍燚品牌負責人有點哭笑不得。

    ? 每個人都在路上

    這聽著就很提氣。在一片慘淡的疫情期中,也有人外賣能做到爆單。

    據悉,大龍燚的火鍋外送從年三十開始就沒停過,每天僅“大火鍋”的訂單數就在 1000 單上下。

    目前,成都地區的外賣主要以 9 家直營店為主,對于加盟商,“我們提供了 外賣SOP操作手冊、視頻,如果加盟商要做外賣的話,可以按照模板操作,但沒有強制要求。”

    一樣是做火鍋,一樣是自己配送,馬路邊邊也在 2 月 4 日上線了外賣,創始人郭一凡也在客串外賣小哥

    ? 創始人郭一凡也客串外賣了

    他告訴內參君,目前馬路邊邊有 5 家店開放外賣,難度主要在食安消毒、配送這兩塊。到 2 月底,馬路邊邊所有門店都會上線外賣,目前單店單日能有 100 單左右,峰值的時候 400 單。

    這個單量,“比我們想象中要好點”。 


    外賣爆單潮開啟?


    除了這兩家,火鍋這個品類里還有大把的餐企上線了外賣。其中有兩家比較值得注意:巴奴和湊湊

    餐企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賣“房子里的東西”,一種是賣“盤子里的東西”。這兩家顯然屬于第一種。

    這兩家客單價都在 150 左右,“服務、產品、環境”三個線下體驗環節做的極好,且之前都沒有做過外賣。

    ? 湊湊 CEO 張振緯曬單

    ? 圖自:巴奴官方微信

    這是否意味著,這種整桌外送的“大訂單外賣”,將是疫情期的一個風口?

    除了火鍋這類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品類之外,中餐、燒烤等多品類都在發力外賣。

    賈國龍上周四寫給員工的公開信里,也寫到:“……我們逐漸開放外賣業務,現在已經有近 200 家門店外賣正在穩步運營……”。

    ? 圖自:西貝莜面村官微


    而在不久前的刷屏文章里,這個數字才是 100 家(準確說是 110 家,占總店數的 30%),短短幾天,上線外賣的門店數就翻了一番。品種也更多了,米面糧油、10 斤裝的蔬菜包等等,尤其方便在家加熱的羊蝎子火鍋很受歡迎。

    全聚德、便宜坊、眉州東坡、木屋燒烤等等,都相繼推出了送餐服務。

    木屋燒烤春節期間外賣營收逆勢上漲,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100%。品牌推廣總監黃波表示:“外賣是目前唯一的輸血通道,未來一段時間外賣占比會繼續增加,返工潮期間預計能占到70%以上。

    眉州東坡總裁梁棣也告訴我們,目前眉州的外賣占比最高時候能達到 76%,把時間軸拉長一些來看,疫情期內外賣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也在提升。

    以上,是大餐企們的動作。從大盤來看,外賣平臺里近期的商家營業率正在提升。像熊貓星廚等共享廚房商家,大都以外賣為主,已經開始大面積復工。

    這背后的原因,是大量消費需求的出現,此處一圖勝千言。那么,外賣的“爆單潮”是否即將開啟?

    ? 上海虹橋,復工當日。圖自微博。


    后疫情時代外賣?無接觸


    一邊是需求崛起,一邊是消費者信任度跟不上,這兩者的沖突,讓“無接觸”成為了疫情期外賣的關鍵詞。

    這個“無接觸”,狹義只涉及拿外賣這個環節,其實應該涉及更多環節。

    生產端,餐企停止/僅開放少量堂食業務,減少人員流動,做好消毒防控,保證后廚安全,監控員工健康,保證餐品與病毒“無接觸”。

    平臺側,要保證騎車健康,保證運送工具的消毒,通過備注、電話等模式,把外賣放在門口、指定位置等等,讓消費者與騎手“無接觸”。

    消費者側,做好防護,做好消毒,飯前洗手。保證自己與病毒“無接觸”

    ? 部分餐企自配送,更要萬分小心

    對于外賣,我們也收到很多餐飲老板反饋,自己想做,但當地出于疫情控制的考慮,不讓做。

    目前看來,協會、政府等對于外賣的態度將會逐步從中性變為鼓勵,隨著由于疫情逐步被控制,恢復生產將成為新的前進方向。

    比如,北京疾控中心已經明確表示,收快遞、外賣是可以的,雙方做好防護即可。

    ? 北京疾控中心發布會,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比如,上海餐飲協會聯合美團,聲明將在疫情期間提供餐飲外賣供餐服務,主要針對的是團單。

    比如,今天多地商務局和市監局發布了《首批參與供配餐企業名錄》,配送方式以集中自提、配送為主,不提供到店用餐。

    實際上,通過外賣感染的幾率是非常低的。考慮到“無接觸配送”逐漸落地,比起大家都聚集在小區門口取快遞、拿外賣,讓外賣員進入小區無接觸送餐,也許更有利于防疫。

    總的來看,外賣市場需求是大的,政策是逐漸會松口的,返程高峰之后,相對于之前的家庭型、生鮮大禮包外賣,一人食、獨立包裝的團餐外賣,將會逐漸崛起。

    我們總說,困難往往以機會的形式出現。2003 年非典,把我們推入了電商時代,這次新冠肺炎,是不是也隱藏著一個類似電商的“結構性機會”呢?

    換句話說:外賣,到底應該看作是被迫營業的權宜之計,還是戰略轉型的一次良機?

    郭一凡的看法,代表著一種觀點:這段時間里,我們要忘記自己是一個以堂食為主的品牌。另外,就算疫情過去,消費者的一些消費習慣也會有些變化。

    *文中部分資料整合自《添金販》、《新京報》


    為幫助大家戰勝疫情,餐飲老板內參·大魚餐飲學院策劃了《餐企戰“疫”公開課》系列課程。

    今晚 20:00-21:30,我們邀請了資深品牌咨詢顧問徐露老師。為大家帶來《疫情期,品牌如何加強與用戶之間的鏈接?》,掃描圖片二維碼進群學習。



    輪值主編|小鴨子    視覺|王晶雪



    326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