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到千萬融資、成功出海開店、開創外賣極速店,你敢相信這是一個炒飯品牌一年內折騰出的動靜嗎?2019 年末,他們收獲了一點“小成績”:年營收破億元。
這到底是什么騷操作?我們找到“猛男的炒飯”創始人劉飛,從“炒飯出海”開始,聊了聊“猛男這一年”。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文

在加拿大賣炒飯
猛男算國內品牌第一家
2019 年 10 月,猛男的炒飯首家海外店在加拿大多倫多落戶。“讓炒飯文化走出國門,是我們的長期目標,沒想今年下半年就提前實現了炒飯出海的夢想。”劉飛感嘆。
今年,正值“新出海潮”。從前出海,是做生意,以傳統形象、傳統產品,一解華人相思之苦;現在出海,是做事業,正規軍,企業化,是要帶著中國文化走出去。
對于猛男來說,出海是一次搶灘,也是一次對品牌管理的全方位自檢。“把店開到國外,是個系統工程。品牌力要強,組織核心要穩,運營要標準、規范,供應鏈也要穩定有序。”
成立 4 年,猛男的炒飯從1 家門店,逐步發展為了一個擁有 330 家門店,全年銷售額數億元,拿到千萬級融資的黑馬級品牌。

今年,“行業寒冬”的說法不絕于耳。據 《2019 年中國餐飲經營藍皮書》 數據,倒下的餐廳平均存活時間僅剩 456 天——在門店數最多、競爭最激烈的小吃快餐領域,更是如此。
可是,餐飲大盤仍在增長,產值直逼 4.6 萬億。用西貝副總裁鄧德海的話說,“餐飲蛋糕沒有變小,只是競爭激烈以后,你‘吃’到的少了。本質上講,是你的產品沒有滿足消費者的更高要求。”
能在“寒冬之中”逆風快跑,也許正是因為猛男的炒飯跟上了“消費者”的步伐,甚至走到了他們前面。

如何“黏住”消費者?
猛男 3.0:沉淀“有愛”,聚焦“猛”
中國是個美食大國,餐飲品類眾多,“炒飯”這個小品類先天優勢不強,持續“黏住”消費者不簡單,為此,品牌需要不斷升級變化,刺激消費者—— 為此,猛男的炒飯今年升級出了“3.0 版”。
一直強調“有愛”的猛男,在這次迭代中,變得越來越“猛”—— 門店處處可見籃球框、杠鈴、吊環燈、跑道劃線等場景化設計,均突出了“猛”的力量元素。
劉飛告訴我們,這是猛男在門店形象上的一次重大升級。“過去,我們強調愛,提倡暖男文化,但這與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有沖突。大部分人短時間內很難將‘猛男’與‘愛’聯系到一起,甚至有點別扭。”
3.0 升級視覺上強調陽剛、力量、猛,讓品牌與視覺更加貼合,降低了消費者的認知門檻,更風格化的設計也容易帶來自傳播。產品層面,3.0升級更聚焦產品,強調“現炒”概念。Slogan 也從以往的“每粒飯飽滿愛”變為了“真正炒出來的好炒飯”。
4 年前品牌剛創立時,劉飛就拒絕使用“炒菜機”,堅持門店人工現炒現做、不復熱,以保證出品質量,在他看來,這是“猛男的炒飯”與其他機器炒飯、復熱型炒飯品牌的核心差異。
“好的炒飯應該散發著猛火熗炒的鍋氣,這樣才有食魂,炒菜機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在內參君看來,3.0版本是一次從模糊到清晰的全面升級,難以詮釋的“有愛”,在視覺上,被升級為更貼合的“猛”;在產品上,被升級為更聚焦的“現炒”。
策略對了,增長只是結果:推出后,猛男的炒飯營業額明顯提高,目前單店的日營業額最高突破15000元,復購率保持在30%以上。
在門店進行 3.0 升級后,猛男將重心放在堂食體驗的打造上,當團隊還在為新店型的成功歡呼雀躍時,劉飛又乘勝追擊,推出完全區別于旗艦店的新店型——“猛男外賣極速店”,定位純品質外賣。
“外賣”與“品質”,在許多消費者意識中,仍然是一對反義詞。為什么會選擇開外賣極速店?劉飛給了我們四個理由:2019年餐飲數據報告顯示,外賣市場交易額持續擴大,截止2019年有望突破六千億,外賣用戶持續增長,現已達到3.58億,“外賣”仍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外賣的競爭慘烈程度,外賣商家們也都是深有體會。 雖然很難,但劉飛堅信,難只是部分品牌難,仍然有大量的優質品牌享受著外賣帶來的流量紅利。做好品牌,堅持品質,依然可以溢價勝出。外賣做的是飽腹,是剛需,是效率,堂食做的是體驗,是社交,滿足的需求不同,單店模型也就不同。
二者想要同時做好,必須獨立運作,否則巨大的外賣訂單量和高峰期的堂食,會出現相互打架的局面,影響出品的效率,降低服務體驗。什么是外賣基因?易標準化、出餐快、易打包、不易撒漏、沒有季節限制——這些都是炒飯品類天然具備的優勢。
與此同時,炒飯品類的消費者接受度也很高——近三個月來,猛男在兩大外賣平臺上總單量 600 萬單。相對于“堂食+外賣”的旗艦店模式,外賣極速店的運營難度更低,房租、人力等固定投入可以減少一大半,營收卻能達到標準店的70%-80%,對于餐飲創業者來說,門檻更低,更容易上手。
任何模式,都是有利有弊。沒有堂食,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真實“觸點”被切斷,鏈接只有外賣小哥手里的炒飯。外賣店如何保持消費粘性?劉飛想了兩招。針對外賣,猛男的炒飯研發團隊全新推出了16款炒飯產品。在解決炒飯客單價較低的核心痛點上,猛男采用了“高價值感食材”+“另類呈現”的方式,提高性價比,制造品質感和驚喜感。
食材上,猛男選用“自帶勢能”的食材,如牛蛙、三文魚、黑牛毛肚等,與相對實惠的炒飯一結合,品質感和價值感大大提升,比如讓牛蛙“趴”在炒飯上。炒飯還是那個炒飯,不同的是更能凸顯“真材猛料”。
除了原有的85g配料外,外賣極速店多了一個“加料”的功能。顧客為了犒勞自己,可以選擇一些“加料”讓自己吃得好點,一整只牛蛙,幾大塊三文魚,或是厚實的牛肉片等等,一開蓋就能看到滿滿的食材。
“達到一定的視覺震撼,這是初級訴求,更多的是希望消費者覺得這一份炒飯吃得值,性價比高,體驗好”,劉飛說。 對于 90 后消費者來說,好吃的品牌有無數個,好吃又好玩的品牌卻少之甚少。劉飛覺得,得想辦法讓消費者與品牌一起“瘋玩”才行。
他決定用 logo 做文章。“猛男”的logo是一個只有上半身的型男,下半身會是什么樣子?這個腦洞,誕生了連續四年的“猛男下半身涂鴉大賽”。
參賽形式很簡單,就是鼓勵消費者以餐墊為畫板,畫出心目中的猛男下半身。通過視頻、公眾號推文、外賣等方式,組織他們參與活動。
玩之外,也能真正做些實事。正在舉辦的第四屆“猛男極速護胃英雄涂鴉大賽”中,主角“猛男”以外賣小哥為原型,通過勵志型微電影,記錄了外賣員的工作日常。真人的參與增強了情感共鳴,目前,參與到活動中來的人數達到了上萬人,活動瀏覽量也高達10萬+。
“其實,除了涂鴉大賽,今年猛男還舉辦了第二屆猛男杯中國炒飯節、西湖毅行馬拉松大賽、猛男健身大作戰……好的營銷,應該是真正讓消費者參與到品牌的“造作”中來,好不好玩,值不值得認同還是消費者說了算”,劉飛總結說,“如果玩中還能做些有意義的事,那就更好了”。
2019 年,猛男的炒飯完成了千萬級融資,品牌 3.0 升級,推出了外賣新店型,還落地了海外首店。可在劉飛看來,依然“折騰”得不夠厲害。
“餐飲是個需要堅持關注消費者的行業,不是每一年關注,而是每一天都在關注。理解不同的消費者,在不同時間、空間中,輕重緩急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才能準確溝通,及時迭代,正向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