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魏家涼皮突爆"內斗"風波:創始人和高管互拋"黑料"!

    魏家涼皮突爆"內斗"風波:創始人和高管互拋"黑料"!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7-30
    2.8萬




    總第 3577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高管內斗,“兄弟”反目

    魏家涼皮高管之間的“內斗”,堪稱離奇,算得上2023年餐飲界一場“大戲”。

    “內斗”的主角,一個是魏家涼皮的創始人魏文軍,一個是魏家涼皮原運營負責人李春林。雙方利用微信聊天相互指控、指責,你來我往多個回合,并把這些爭斗公之于眾。

    根據相關公開報道顯示:首先,魏家涼皮創始人魏文軍在7月21日凌晨給運營負責人李春發千字長消息,稱由于李春林個人過失,給公司造成1700萬的經濟損失,即便這樣,魏文軍依舊視李春林為兄弟。誰知李春林拿著薪酬、利用同事,謀私利,干違背他和魏家的事。

    但隨即,李春林則爆料稱魏文軍“答應投資自己500萬卻未兌現,逼自己走進死胡同。”

    已經有其他媒體聯系到魏文軍,他對“內斗”不置可否,表態稱“李春林因精神問題已住院檢查并正在接受封閉治療”。

    目前魏家涼皮還沒有辭退李春林,李春林還是商貿公司法人,“只是公司業務開展有點困難,現在正在協調。”魏文軍稱。

    但李春林本人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未再對此事進行回應。

    魏家涼皮的運營主體——西安華榮魏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西安夏春商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春林,因個人原因,不再與魏家有任何關系,近期及以后動態均屬其個人行為,與魏家涼皮無關。”



    自此,魏家涼皮“內斗”基本公開化,同時,也以李春林“出局”而收場。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魏家涼皮創始人魏文軍依然“在場”,領導企業,公然將李春林“掃出門外”。

    而李春林,除了在聊天記錄中聲聲控訴外,似乎已經在這場內斗中不見所蹤,目前對外也沒有發出其他消息。

    一場“內斗”結束,但火藥味依然彌漫,互聯網上,已留下了魏文軍和李春林互拋黑料、各揭老底的聊天記錄。(注:完整版聊天記錄篇幅過長,放于文末,感興趣者可自行閱讀)



    (以上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公開信息,真實性請讀者自行判斷)



    “內斗”背后的積怨


    這是一場積怨已久的“內斗”,可以追溯到企業的發展歷史,以及涉及高額的融資過程。


    兩位主角,本是一起創業打拼的“兄弟”。


    故事的主角魏文軍,魏家涼皮創始人。陜西漢中人,把魏家涼皮從夫妻店做到“陜西本土KFC”的實業家。


    1999年,魏文軍和妻子魏永萍從漢中來到省會西安,在西北工業大學東門外開設了第一家魏家涼皮,并帶領魏家涼皮持續發展。


    如今,魏家涼皮已經成為為一個走出陜西、在全國開出300多家門店的知名連鎖品牌。除了魏家涼皮,公司還發展出魏家便利、魏家咖啡等其他業態,成為知名連鎖品牌。



    另一位主角李春林,原運營負責人,魏家涼皮“掌柜”,曾在華為就職。離職后,李春林和另外3個人每人花了18萬,開出魏家涼皮第一家加盟店。李春林作為加盟商運營負責人前,主要從事供應鏈等相關工作。


    據公開報道,魏文軍李春林兩人交好,李春林稱魏文軍為“親哥”。聊天消息也可以看出兩人常以兄弟相稱。


    但從曝光的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出,魏文軍賞識李春林的原因,是他覺得在華為待過的李春林聰明、腦子靈活,且勤勤懇懇、積極主動為公司辦事。他認為李春林的前瞻性能給公司帶來機會。


    但魏文軍發現,在魏家涼皮的發展過程中,李春林給他介紹很多“高人”、“項目”,讓他和魏家涼皮投資,但這些投資都讓他和公司的錢“打水漂”。


    并且他懷疑李春林“有二心”。此前魏家涼皮曾經有過聯營商準備來公司集體鬧事的事件,魏文軍特意比平時早2小時到公司,“知道是你(李春林)在背后弄我。我必須去面對你和所有聯營商,看你們鬧出多大的風浪”。隨后,魏文軍開始不太相信李春林。


    因此,雙方雖然“兄弟相稱”,但兩人對彼此早有不滿,這為本次沖突埋下伏筆。



    爆發:是否要做供應鏈金融?


    雙方沖突的的導火索是:原采購供應商賬期不公道,是否要做供應鏈金融?

    根據兩人的聊天記錄顯示,李春林稱夏春商貿(魏家涼旗下皮子公司)原有的采購賬期為三個月,期間的資金成本約為5%,折算下來一年在20%,采購成本偏高。

    對此,在7月16日下午,李春林建議用其妻子的名義注冊一家新公司,不用魏家涼皮資金,用自己在華為時積攢下的人脈,加上借款來籌集“幾千萬”的資金注入到新公司中,且公司不用魏家涼皮做擔保,與魏家涼皮做名義上的切割。

    然后再通過廠家返利的模式,將節省下來的資金利潤由新公司資方和魏家涼皮1:1分配,即“建立魏家體系的供應鏈,控制成本,同時可以對外服務,孵化出新的品類餐飲”。

    ◎圖片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聊天記錄顯示,在李春林提出這個想法后,魏文軍當時并未做出明確的表態,沒有進行相關回復、也沒有約李春林面談,選擇用沉默來回復。

    7月19日晚,李春林再次對就“注冊新公司”一事,提出想和魏文軍約個時間面談。

    但在魏文軍看來,這樣的想法“太過天馬行空”、“野心十足”。

    7月20日下午,魏文軍否決了這個提議。同時也決定“放李春林自由”,計劃將夏春商貿公司全部過渡到李春林名下。魏做魏家涼皮門店,李去做供應鏈,“你是我的供應商,我是你的用戶”。如果雙方都認同,自此,李春林和魏家涼皮再沒有半分關系。

    7月21日凌晨,兩人積怨已久的矛盾終于爆發,開始了長達千字的互揭老底。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經歷了互揭老底、鬧掰、威脅之后,“掌柜的”李春林,將這份長達千字包含許多“猛料”的聊天記錄轉發到了一個400多人的大群里。

    然后,這場“內斗”就昭然天下了。


    團隊內斗,沒有贏家


    隨著公告和聊天記錄爆出這一記猛料,快餐界大品牌“魏家涼皮”的聲音被高管團隊紛爭喧嘩蓋過去。魏文軍和李春林這兩個本應在幕后的“大人物”被推到了臺前。

    看似這出鬧劇最終以一則“公告”結尾,但伴隨著“千字聊天記錄”的爆出,內容的真假雖有待考究,但“魏家涼皮欠外債2億元,魏文軍只剩魏家涼皮一個寄托”、“起家不光彩”、“魏家涼皮需要拯救”等種種離奇說法,開始進入到大眾視野中。

    這個全國有著300家左右門店,被譽為“陜西KFC”的老網紅,這么多年風雨走來,誰也沒成想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而這場“內斗”風波,也終究不利于品牌發展。

    魏家涼皮風波再次說明餐飲企業建設、穩固核心團隊至關重要。

    高管團隊紛爭對企業的影響,真功夫是前車之鑒。

    2000年伊始,真功夫叱咤風云,穩坐中式快餐的頭把交椅。

    那會的真功夫,有很多領先于行業的舉動。比如,實現菜品標準化生產。早在1999年,真功夫制定出中國餐飲業內第一套界定操作規程標準化的《營運手冊》。再比如花大價錢請著名廣告策劃人,做視覺設計、logo設計。

    彼時的真功夫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但創始人1號蔡達標鬧出婚外情,妻子潘敏峰與其離婚。蔡達標分走前妻部分股權后,占比達50%。次年,蔡達標開始引入一些職業經理人,并且想辦法架空創始人2號潘宇峰,也就是他曾經的小舅子。

    兩個人開始比拼在公司引入“自己的人”,在關于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上針鋒相對,導致公司陷入內斗,無法發展。為了奪取控制權,潘宇峰要求徹查公司賬目。最后,蔡達標東窗事發,因挪用公司資金,被捕入獄。

    站在品牌發展角度來看,2007年,真功夫的估值就已經達到50億元,準備上市,無盡輝煌。但現在,3位創始人夫妻成仇、兄弟反目,真功夫輝煌成為過去式。錯失上市良機,真功夫至今沒能上市。

    餐飲的鏈條長,管理體系很復雜,尤其是涉及到“人”,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真功夫的種種就足以讓人警醒。

    要知道,內斗之下,沒有贏家。


    以下為聊天記錄: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插圖|張勁影
    編輯 |權紫君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91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