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看似大門店,實則小作坊,外賣照騙門讓消費者破防

    看似大門店,實則小作坊,外賣照騙門讓消費者破防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7-05
    2.5萬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涵冬




    消失在地平面的“外賣店”


    近日,B站網友@太陽當空照_陽光發現,外賣平臺上顯示月銷7000+甚至9999+的店鋪根據平臺注冊地址根本找不到實體店,更不用說與平臺上展示的商家圖片相符合。


    月銷近萬單的門店,商家照片店面佇立地面恢弘大氣、寬敞明亮,在實地探訪時,卻發現店鋪消失了。


    該網友拍攝的畫面中,“大先生小碗菜”(建國北路店)按照顯示本該擁有明亮寬敞的地上店面,在現實中,店鋪卻消失在地平面,擠進了地下室的小“作坊”。醒目亮眼的門頭也變成了一個小牌匾,掛在這個小“作坊”門口。


    左為外賣平臺供圖,右為視頻實拍圖


    無獨有偶,“三米粥鋪”(西湖文化廣場店)在平臺上的照片是干凈、敞亮的后廚和前廳,但實際上,美食城的檔口。


    左為外賣平臺供圖,右為視頻實拍圖


    外賣門店的虛假照片隱藏了他們的真實情況——擠在混亂的地下一層,在堆滿紙箱狹小的操作間里出餐。


    經過該網友曝光后,“外賣照騙門”在網絡發酵,中新財經近日對外賣店鋪進行了探訪,也發現了多個門店在外賣平臺上的照片存在造假行為。


    大眾媒體對此事件的梳理整合將 #原來外賣店鋪照片可以造假# 推上微博熱搜話題,引爆了網友討論:


    “給大家提個醒 月銷9999+的不要點。”


    “以為的美食城看里面都是外賣小作坊,煙熏火燎,臟亂差,東西到處堆放,點外賣避開美食城地址。”


    其實,在去年《20元客單價,月銷萬單,全時段早餐是門好生意嗎?》時,內參君也揭示過這一問題:一些做全時段早餐的品牌,會選擇在美食城和暗廚中開店,并存在照片不符的情況。


    比如北京萬家早安(萬達店),并非在通州萬達和萬達金街上,而是在馬路對面的“優食廚遇”美食城。


    左為外賣店鋪圖片,右為實拍


    北京李陳張豆漿油條集市(國貿店),其實位于朝外MEN御食坊美食城內。雖然現在店名已經更新成 第12檔口朝外美食城,但仍不準確,這家店其實是美食城里的暗廚,而不是可做堂食的檔口。



    外賣店鋪的店面照片可能是不可靠的。



    外賣門店照騙門中隱身的角色

    在外賣門店照騙中,有一個角色,在網民的討論中“隱身”了,那就是這些餐飲加盟項目的品牌方。


    一位品牌方曾告訴內參君,他們是專門做外賣的店鋪,要選擇“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一流商圈有消費者有流量,商圈名也可以拿來給品牌做“背書”。


    一些商圈周邊的美食城,就非常符合“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的要求。


    而且,部分美食城允許所有簽訂合約的商戶,使用美食城的營業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這兩個證是從事餐飲經營、提供入網餐飲服務的必須證件。


    根據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第13條第7款第2項, 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在網上公示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名稱、地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信息、食品經營許可證。


    進駐美食城,不僅有優質的點位,還可以快速獲得經營資質。這成了一些加盟商的首選。


    原則上說,美食城對于簽訂合約的商戶應承擔管理責任,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成為了餐飲外賣的灰色地帶。不誠信的商家也開始選擇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具有獨立門頭和大堂的照片,上傳在外賣平臺。


    但,從始至終,品牌方是知情的。


    幾乎任何一個品牌方在授權加盟時,都要提供意向商圈和門店進行門店選址定位。品牌方也承諾進行跟蹤式的服務,定期巡查溝通、組織培訓。


    對于一些大KA商家,總部還會代運營加盟商的店鋪,其實與照騙門直接相關。但這不僅對消費者不負責任,還是對其他誠信的加盟商不負責任。



    如何彌補信任裂痕

    點外賣前先看商家照片,是不少消費者篩選外賣的參考依據。雖然店面照片和食品安全沒有直接的關系,但照騙事件,無疑讓信任出現裂痕。


    一位外賣平臺的內部人員表示,我們平臺上的店鋪都會進行嚴格審核,除了區域經理,還會調動騎手力量,參與到平臺審核當中去。對于門店照片造假的現象,平臺會定期進行檢查,消費者發現后也可以及時進行舉報。在供給端,優質商家也會重點推薦。


    但面對海量的商家,平臺的管控治理肯定存在難度。通過高科技手段加強商戶資質審核并進行大范圍自查,也難免會有漏網之魚。徹底解決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治理。


    比如,美食城美食檔口共用食品許可證這件事,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美食城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也需要法律法規進行理清。加盟品牌的品牌方,應該對加盟方的行為是知情的,也應該拿出更進一步的動作。


    持續治理,不僅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助改善餐飲的營商環境持續變好。而對于各位老板,誠信為本,永遠是餐飲經營應該堅守的原則。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楊檸睿
    視覺、插圖|代丹
    編輯 |雪糕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nctougao@watcn.cn

    2343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