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七飯
近日,#奶茶店遭遇120杯奶茶訂單詐騙#登上了熱搜榜。
在重慶,一家奶茶店的店主小劉遭遇了一種新類型的“訂單詐騙”,損失了三萬元。
有男子走進店里,自稱附近武警部隊的,要預訂礦泉水、自熱米飯和120杯奶茶,一看大單子來了,小劉滿心歡喜,加上附近剛好有個部隊靶場,平常也有相關人員來店里,小劉也沒多想,欣然接下了這個大單子。
但店里沒有自熱米飯,對方便“好心”紹了一個中間人,可以從他那拿貨,隨后催促采購訂單要急要快,催促下,小劉沒多想,“廠家銷售人員”簡單聊了一下,就墊付了三萬元的貨款。
等到晚上再聯系這個廠家銷售人員時,發現已經被拉黑,那個來訂貨的“武警”也把他拉黑了,這時,小劉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目前,涉案賬戶已經被民警成功止付、凍結。
熱搜一出,有網友說,大單來了,不覺得蹊蹺嗎?也有網友評價,現在的餐飲人過得太難了,難得來點“生意”,又被騙了。
也有網友提到,在短視頻上刷到太多這樣的案例。
例如餐廳老板老張,接到一個訂團餐的電話,對方稱是某學校的采購,需要訂購7天的團餐,面對這樣的大單子,阿榮想都沒想到就答應了下來。
加了微信聊了各種細節之后,對方稱還想訂購紅酒,并推薦了一家酒水批發商,委托老張訂購,發來預付定金的截圖,說公司到賬要2小時之后。于是,老張就支付了20000左右的貨款。
明眼人一看就懂,團餐和紅酒之間沒啥必然聯系,但在“巨大利潤”面前,老張又幫對方訂購了一批紅酒,事后才發現被騙了。
兩個事件,同一個詐騙思路,“訂餐詐騙”高頻多發,通過大額大量訂單騙取信任,借機提出采購需求,誘騙墊資。
多方核實,不要被高額利潤誘惑
浙江省公安廳官方賬號—浙警說在視頻中提到,要提高警惕,謹防訂單類詐騙!
“近期,有詐騙分子冒充軍隊、醫院、學校等采購人員,騙取其信任,假意訂購大量訂單,發送偽造的轉賬回執單,聲稱對公賬戶轉賬會有延遲等借口拖延時間,再提出幫他代購指定購物商,代購某款商品的請求,用各種理由請求你幫忙代購,從而騙取錢財。”
國家機關、政府部分正常采購物資,都有規范的流程,不會要求墊付貨款,如果是陌生電話要墊付貨款的,基本可以斷定騙局了。
此外,切勿給陌生人轉賬,也不要相信優惠、返利等誘惑,如果有可疑情況,可以撥打96110國家反詐熱線來求助。
不少餐飲人在面對團餐訂單時,也給出了最切實簡單的原則,先交錢!哪怕是定金,也要付!
餐飲人遇到的騙局層出不窮
餐飲人不光面臨大額訂單的誘惑騙局,從加盟到運營,騙局五花八門。
例如,餐飲人在合作外賣服務期間,認識了當地外賣配送站的站長,雙方相熟后,該站長便以職務之便,邀請三人加盟外賣公司的配送業務,再先后繳納了16萬余元的加盟費后。“站長”就玩起了消失術,三人這才發現被騙。
再例如,騙局的重災區加盟環節,李逵變李鬼的事情常常發生。
有加盟商提到,合肥輕卡鹿在招商時以“瑞幸咖啡”的子公司品牌名義吸引投資商,但實際上該公司與瑞幸咖啡毫無關聯。
眾多咖啡店主“加盟”后,曾經承諾的運營推廣服務都無法兌現,生意慘淡,入不敷出,最終投資的錢白白打水漂。
全國中套的人不下百人,當初聽到的招商信息就是瑞幸咖啡已經飽和,旗下子品牌開放加盟,并計劃在18個月內將其打造為瑞幸咖啡后第二個上市項目。
各種騙局的大致套路是巨大的利益誘惑,再“巧妙”利用信息差誘人上當。面對層出不窮的騙局,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信息多方比對是關鍵。
輪值主編|楊檸睿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