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43 期
餐企老板內參 余從 | 文
日翻臺25輪!
在蜜雪冰城的老家河南鄭州,最近又跑出了一個“泰餐屆蜜雪冰城”,把人均打到30元!
這家名叫小泰造的店,開在了國貿360——鄭州最熱鬧的商場之一。
憑借極致客單價和豐富的營銷活動,小泰造開業即突出重圍,一炮而紅。站在遠處望去,60平大小的門店里里外外都是黑壓壓的人頭。
猶豫了一下,內參君還是加入了排隊的隊伍。另一個等位的顧客告訴內參君,這家店排隊是常事,她最久的一次排了一個多小時,一般需要半個小時,再等等就排到了。
店里不止一個隊。除了內參君排的“吃飯隊”,還有一個更加活潑的“打拳隊”。
店外最惹眼的位置擺放了一個人多高的重型拳擊沙袋,里面內置了電子設備,能夠計算出拳擊力道大小。
為了展現女性的力量之美,小泰造專門為小姐姐設計出“拳王爭霸賽”活動(僅限女生參加),每天、每周、每月都會產生一個冠軍,獎勵也從一碗粉、升級到充值儲蓄卡、再到一臺最新款的iphone14。單單靠這一項營銷活動,這家店已經積累了2w+的粉絲量。
而吸引人大排長隊的不只是“打拳”,超高性價比讓這家店在小紅書上也被網友反復推薦:
“便宜到哭的平價泰餐……”
“30元能吃到一頓豐盛的泰餐,你敢信?”
“之前跟朋友吐槽鄭州有越南粉,但沒有泰國粉,小泰造把這個空缺填補了。”
……
最終,大家都有著一致的結論,那就是“便宜好吃還好玩”的小泰造即使開在國貿360這種餐飲扎堆的商場里,也是極能打的 。
小泰造一開業,就引爆社交網絡
這種“能打”不僅僅體現在排隊人數、社交評價上,一些具體的數字更能說明這個品牌的“強悍”之處。
60平米的小店中,做到月營業額30-35萬,日最高2萬營業額,達到了25輪翻臺這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很難想象這是一間60平米店鋪能產生的效應,更讓人驚嘆的是,這個數字在疫情管控時期,也并未下跌多少。
去年8月份在疫情重壓下開出的小泰造,在九月份就登頂大眾點評美食榜-東南亞菜系榜首。
小泰造能跑起來
離不開三把火
可以說,小泰造開辟了一個泰餐賽道里全新細分品類。小泰造創始人趙衛光向內參君講述了在這個細分品類中,小泰造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是模型優勢。
這家誕生于疫情中的泰餐店,在一開始被構想出來時,打造一家抗風險能力強的“小店模型”便已經被確定。
有了這個結果導向后,一切問題便圍繞著這個核心展開:精簡菜單至十幾個SKU,以壓縮出餐人工成本;門店面積確定在60-100平米之間,不做常規泰餐店動輒幾百平的大店;現在更是破窗做了檔口,售賣一些即食像是“咖喱雞肉包”、“咖喱牛肉包”、“冬陰功雞肉包”等單品和泰式飲品,在增加流水的同時,也能擴大知名度,為門店引流。
如今,小泰造已經成為了“小店模型”的標桿,如果想要落地一家小泰造,除去房租成本外,20萬的預算就已足夠。
其次是性價比優勢。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評價小泰造時,總離不開“性價比”這三個字。
正如他們家的slogan“泰國的味道,這一碗就足夠”一樣,22元的一碗粉中,有著蝦油煸出的濃郁海鮮味道,加上新鮮香茅草和南姜拼配的特殊香味,光是湯底的香味就足以讓人置身泰國街頭。這碗招牌粉中的內容物同樣很豐富,“大蝦、蟹肉棒、魷魚、花蛤,配以爽滑米粉”讓顧客能在一碗粉中感受到多樣食材。
小食的價格同樣能打,均價在十幾元的舂雞爪、芒果糯米飯,對于路過的顧客來講,也是一個不錯的下午茶選擇。
最后是運營優勢。
現在想要在社交平臺上對一家餐廳曬出一篇評價,絕非一件易事。
從用餐環境、到服務質量、再到菜品體驗,需要從多個維度去評分考究,而這些綜合起來,也是一個顧客是否再去消費的理由。
而小泰造從店內造景、到互動打拳、再到菜品口味,都給顧客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點。大字泰文店招內,是被大面積鋪開的亮眼橘色,墻上遍布戴著拳擊手套的老虎IP,構成輕快明艷的熱帶畫風,店內熙熙攘攘的人聲混著異域配樂,一秒穿越到泰國街頭。互動感更是不必多提,10個爆滿的私域群便能說明。
“互動記憶”+“環境記憶”=“強社交傳播”,小泰造借此一舉將復購做到了52%。
讓趙衛光(小泰造創始人)有些意外的是,因為小泰造幾乎集齊了所有能擊中年輕人的點,多維度擊中Z世代的用餐需求,所以一開始的定位主要集中在了年輕女性群體上。
但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小泰造的客群逐步打開,現在店里面已經有純男性群體用餐。
在剛開業的小泰造店中,往往會出現有趣的一幕:經常會有拿著隔壁米飯快餐店打包的食物,來小泰造落座的情侶。
女生吃粉、男生吃打包來的飯。而現在店里也及時的更替,加入了更有飽腹感的米飯類食物,像是“咖喱雞肉飯”、“咖喱牛肉飯”、“菠蘿飯”等以滿足不同的客群需求。
泰餐賽道
未來可期
隨著國內的放開,有越來越多的人瞄準了泰餐這片藍海。
開一家泰餐廳,可以美美享受“異域菜”的光環,加上泰餐在味型上有著突出的記憶點,和我國美食文化相近、不需要很多市場教育,成為現在泰餐高增長率的原因。
在一次閑聊中,曼谷的泰餐供應鏈商Rainbow也對內參君說道:“我自己的一個感受是:2015、2016年開始,陸陸續續就有人來我這里咨詢開泰餐店。疫情剛開始的幾個月,咨詢的人變少;2021年國內相對安穩,咨詢的人明顯變多;再到2022年國內封封停停,做餐飲壓力很大,人也少;直到春節過后,現在咨詢的人又多起來了。”
現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已經有比較豐富的泰餐廳可供選擇,在北京幾乎可以吃到所有地方的菜,泰餐并非小眾。
而三四五線城市可能之前沒有泰餐廳,開一家泰餐廳,走小而美的路線,憑借著“造景優勢+口味優勢”吸引顧客嘗新,對于本土品牌來講,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像是小泰造這樣的新品牌想進駐一線城市,也可以從附近的城市開起來,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比如說他們現在在鄭州,可以把口碑做好了再去向外延伸,這樣一來,小泰造就會變成“我在鄭州那家又便宜又好吃的泰餐終于來我這里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泰餐這條賽道正在急速狂飆,彼時隨著競爭的激烈,大眾的評判標準會越來越嚴苛。
面對這樣的挑戰,創始人趙衛光表示:“挑戰一定是存在的,等到幾年后,泰餐這條賽道完全跑起來,競爭對手多了后,藍海勢必會變成紅海,廝殺也會更加慘烈。但'小泰造'不怕,因為這是我們不論在哪條賽道都會走的必經之路,而到這時,小泰造早已站穩腳跟。”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代丹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