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86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張鰻魚
別小看店里的暢銷菜
也許能獨立開個店呢
在生意場上,有一句祝福的話叫“財源廣進”,這個“廣”,是廣泛的意思,四面八方多種途徑“來財”。
放歸到餐飲經營中,不少老板都在尋找“第二曲線”。可能是積極拓展品類、開辟副牌,也可能是通過零售等途徑,突破實體門店的空間時間瓶頸,實現盈利增收。
還有部分餐廳,用一些爆款菜“單獨成店”,“獨立”出去的產品有了聚焦效應,不僅自己發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回過頭來,拉著主品牌一同走向巔峰。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三個有趣的品牌,一個是川菜起家、奶茶出圈的南京馬伍旺;另一個是最近被熱議為“中年男人庇護所”、同時開了不少“專門店”的隱形大佬金鼎軒;以及“小面館起家”,歷經260余年,又從酒樓做回面館的松鶴樓蘇式湯面。
這些品牌有一個共性:爆款成店。且成功了。
“不會做奶茶的網紅店,不是好川菜館”
被稱為“南京版茶顏悅色”的馬伍旺飲料廠,挺有意思。
在當地人的“傳言”中,如果你想喝茶顏悅色卻苦于排隊,那可以在繁華的街角來一杯馬伍旺。算是“替身”,也算是南京本土響當當的網紅奶茶。根據內參·餐里眼數據研究院的公開資料來看,馬伍旺僅在南京就有60家左右,淮安、無錫、揚州等地也有分店,全國已經開出了72家(還有若干家“即將開業”),而上海也在今年新開2家門店。算是從南京破圈而出,進軍滬上。
其實,馬伍旺飲料廠背后還有一個初始標簽,就是川菜。事實上,馬伍旺最早開出的是一家廠房風格的川菜館,由馬、伍、汪三個姓氏的創始人“聯手而做”,于2021年3月初開業。
◎馬伍旺安德里店
圖源:官方公眾號
在最初的宣發中,并沒有看到奶茶的蹤影。而奶茶的首次出現,是在2021年七夕節推文中,“當天到店情侶可以免費試喝新品力作——雪頂觀音奶茶。”
根據一篇名為《馬伍旺合伙人,我們來啦》的推文顯示,馬伍旺飲料廠是2021年9月中旬開業的,地址在南京新街口。按照時間軸大致可以推測,馬伍旺的奶茶并非平空而起,七夕節算是“店內免費測評”,前期造勢、受到認可后,正式開出了飲料廠,隨后一路“大躍進”。而回顧最初的“發家之作”川菜,目前還僅有5家店。
是川菜成就了奶茶,還是奶茶捧紅了川菜?我們不得而知。但現在,川菜館門口大排長龍的景象,這不禁讓人感慨——“不會做奶茶的網紅店,不是好川菜館。”
被全網捧為“中年男人庇護所”的金鼎軒
用“專門店”虜獲年輕客群
品牌邁入30歲的這個年頭,金鼎軒和“中年男人”徹底綁定,也與“好吃到想哭”徹底告別。
全網瘋傳的多篇文章中,幾乎所有主流觀點,都將金鼎軒定義為一個“什么都不太行,但什么都有”、“說不上來菜有多好,甚至很一般,可你就是會去”、“不評價味道,反正干凈”的大眾食堂。
但金鼎軒的魅力,或許就在那包羅萬象的宰相肚中。
當你在金鼎軒吃到腸粉、蝦餃,剛認定這是一家來自大灣區的粵菜酒樓時,就會被下一秒端上桌的文思豆腐、蟹粉獅子頭,將思緒拉到淮揚地區;而在你還流連于九轉大腸難以忘卻的山東味道時,又會被隔壁桌的山城毛血旺與辣子雞嗆到眼淚直流。
粵、魯、川、淮等多種南北菜系集聚,在北京照顧著來自四海八方的胃。不過,金鼎軒也不只想當個“宰相肚”。
2013年,10歲的金鼎軒也想挽一下少男少女的臂彎。這一年,金鼎軒摒棄掉宰相肚里的各類菜系,圍繞店里的銷售明星產品,如蝦餃等爆款,開出了第一家“金鼎軒南北點心專門店”。
“點心店”化繁為簡,產品不多、菜量不大、價格是酒樓店的6-7折,精致的裝盤和造型成功捕獲了少男少女與小朋友的心。在當年的采訪報道里,日翻臺16次、商場店97天回本、1年拓店30+是反復被提及的關鍵詞。
這之后,金鼎軒不斷將“爆款外放”嘗試新業態,接連開出“南北家鄉菜店”、“善在南北家常素店”、“小醬房南北醬菜店”、“南北餃子店”...2020年,金鼎軒北京亦莊店升級,以招牌爆款菜辣椒炒肉為主推,改名“金鼎軒辣椒炒肉店”。
去年8月18日,金鼎軒29歲,產品部總監在生日視頻中說道,“金鼎軒產品研發的核心標準就是健康,南北傳統菜在這里不用被改良,南方北方朋友來,都能安排。”
每個專門店都能在各自的領域中相對火熱,在網紅、爆款不斷進進出出的餐飲業,不迎合、不改變、只創新,這樣一家“穩定供應著一份中庸味道”的店,反而成了特立獨行的存在。
260歲高齡、靠小面館起家的松鶴樓
聚焦網紅面館后“逆勢起飛”
始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迄今260余年歷史,位列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蘇州味道,從松鶴樓開始。”敢在百家爭鳴,被譽為“人間美食天堂首位”的蘇城美食中,以這樣一句話作為品牌宣傳語,松鶴樓百年沉淀,底氣不可謂不大。
但260歲高齡的松鶴樓,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倒是沒那么大,年輕粉絲們最近更愛的店,是網紅面館“松鶴樓蘇式湯面”。
在社交媒體上,有五道口學生組團投票,將松鶴樓面館列為“海淀美食荒漠中的綠洲”之一;也有在外漂泊的年輕白領,每日的剛需午餐就是一道13元的蘇式白湯面。
隸屬于松鶴樓旗下的品牌,2019年才開出第一家模型店的松鶴樓蘇式湯面,據內參·餐里眼數據研究院顯示,目前已有171家門店,2022年逆勢破圈,成為年輕人美食榜上的“新興品牌”,當年就開出60+門店。相比之下,很難擴張的正餐大館松鶴樓目前僅有15家門店。
其實,在可查資料中記載,最初松鶴樓就是一家面館,靠燜肉面、鹵鴨面等蘇式面點聞名,直到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才擴大成為菜面館,之后逐漸成為現在的松鶴樓。
“小面館起家”,歷經260余年,又從酒樓做回面館,百年老字號的突破與創新,既是情懷也是生存,更肩負著讓更多消費群體對“蘇州一碗面”產生興趣的世代傳承責任。
爆品菜“獨立成店”背后
餐廳有哪些考量?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
比如北京排隊現象級網紅餐廳“胖妹面莊”,在面莊旁邊開了一個“胖妹拾糖”,專營各類甜品,把店內原本熱銷的一些糖水拎出來,可外帶可堂食;比如定位于“小龍蝦賽道”的重慶老甘家,通過上新甜品飲品“店中店”,單月營業額增加近8萬。
還有不少火鍋品牌,依托成熟的供應鏈,甜品做得既專業又實惠,“去火鍋店吃甜品”也一度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潮流。雖然沒有獨立開店,但很明顯,這屆餐廳正在積極向外求取。
“獨立成店”背后,餐廳有哪些考量?
1、咖啡、甜品等自帶零售屬性的產品,獨立成為小店模型,投資不大,可以作為增收的一種嘗試。
2、“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戰術策略,也許帶火品牌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爆品!
3、爆品聚焦效應。單獨拎出來做個店,用討巧的爆款增加品牌記憶點,同時也是品牌勢能的延伸。
4、輕量化轉型,從重模式到輕模式的下探。比如松鶴樓面館就是典型的代表。
小結
看起來很“小而美”,聽起來是“不經意的成功”,但這背后,獨立成店考核的不僅是品牌的創新力,還有供應鏈的完善、爆品的策劃打造,以及消費者真實的接納度。
馬伍旺川菜館并未將自己束縛,臨街開鋪、開“廠”做“茶”是一次突破性的大膽嘗試,在營銷上本就是一把好手;金鼎軒化整為零,明星爆款產品撐起獨立專門店,品質不變價格折半,背后是中央廚房、加工配送中心、供應鏈等各方面的“隱形家底”;松鶴樓底蘊十足,傳承260余年,用不時不食的江南飲食文化,打造時令澆頭,基本是一本蘇幫菜的“微縮菜譜”。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做菜是這樣,開店亦如此。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陳黎明
視覺、插圖|劉霞
編輯 |權紫君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