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3437 期
餐企老板內參 張心笛 | 文
全世界都在喝竹筒奶茶
天空一聲巨響,新頂流閃亮登場。
從蘇州杭州揚州,到北京南京,再到寧波廈門哈爾濱,全國各地的潮流人士,最近都捧起了“竹筒”。
茶水基底,幾大圈奶油頂撒著水果凍干和抹茶粉,統一盛放在清洗干凈的竹筒里,再貼上城市字樣標簽,要價30元一杯,多地品牌皆登榜飲品熱門榜第一名。
火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鋪天蓋地的——
“總要為了這杯竹筒奶茶來趟蘇州吧!”
“總要為了這杯竹筒奶茶來趟杭州吧!”
“總要為了這杯竹筒奶茶來趟揚州吧!”
打飛的走一趟蘇州,不為了別的,就為了喝上一杯貼著蘇州標簽的竹筒奶茶。在蘇州平江路、山塘街等景區,有店家表示,單日出單量就能達到4000杯。
如果這樣都還不足以使你相信竹筒奶茶爆火,那就再看看網紅潮流風向標“垃圾桶”。
網友調侃:
“不用買,來垃圾桶免費打卡”
“好喝?不重要。好看才是王道!端在手里回頭率老高了,發社交平臺流量也很猛!”北京網紅一條街南鑼鼓巷的游客對此評價。
線下都如此,線上只會更火爆。
打開小紅書、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入眼皆是手捧竹筒奶茶的打卡照,甚至大眾點評直接更新了全國熱點新詞條,#全世界都在喝竹筒奶茶#,熱度瞬間飆升200萬,且仍在持續上漲。
一時間,各地的熱門“旅游街”,多種方言“聚集”在竹筒奶茶店前,不論是游客還是當地居民,只要是想跟潮流沾邊兒,通通逃不過排隊打卡、拍照發圈。
一條街上10家店,
一個品牌6個“同胞”
剛火起來,就開始卷了。
作為形式早已出現,但2023開年才爆火的網紅打卡單品,竹筒奶茶年紀雖小,但兄弟姐妹屬實不少了。
破店小酒館今年春季上新限定新品櫻花竹筒奶茶,在“抹茶版”的基礎上增加粉色小餅干點綴,突出春天味道;成都火鍋排隊王吼堂老火鍋,去年中下旬上新了升級版“竹筒奶茶”,在基礎版上再添加成都頂流“熊貓”,疊加雙重流量Buff。
茶飲品牌七分甜上新了青山白柚烏龍竹筒奶茶,CoCo都可推出竹影綿綿芋泥竹筒奶茶。
跨品類同行卷,竹筒奶茶自己也“不留活口”的卷。
粗略計算,竹筒奶茶項目相關的大小品牌已經超過20家。尚在襁褓中的竹筒奶茶項目,從剛出生就注定了會陷入一場“正牌與平替”的決斗。
以北京的情況來看,在網紅聚集地三里屯開出北京首家竹筒奶茶店后,爆火的竹筒奶茶又侵蝕到南鑼鼓巷,短短幾天,一條街上就接連出現5家以上店鋪。
再看蘇州平江路的情況,走上街頭,每隔三五十米,就會出現一家售賣竹筒奶茶的店鋪,算下來,一條街上就要有十多家。
大眾點評上被網友們稱作“正牌”、“首家”的蘇州茶色煙雨竹筒奶茶店,就在這條街上。起始于2022年中的茶色煙雨,在蘇州已有7家直營門店,同時擴展到杭州、揚州、寧波、廈門等多個城市。
不過,流量只認竹筒,不認品牌。
更退一步講,就算消費者有心想認,也只會陷入“茶色煙雨、茶雨江南、煙雨江南、山茶煙雨...”傻傻分不清的怪圈。
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了對品牌價值的損傷,消費者在種草打卡后,對產品品質的評價褒貶不一。茶色煙雨品牌在入駐小紅書后,第一件事就是驗明真身,不斷發布圖文“盜版莫挨勞資!!!”,懇請消費者認準品牌,避免誤傷。
但電商平臺的竹筒供應商對內參君表示,“竹筒奶茶這個形式,其實早幾年就有了,而且各地都有,很多人在做,不是什么新鮮發明。不過年后這波爆火,的確是從蘇州搞起來的。”
從爆款單品到品類締造,
竹筒奶茶的頂流位能坐多久?
竹筒奶茶爆火的原因,很難單線認定。
一方面,從大環境來看,疫情結束,旅游經濟復蘇,外出需求達到新的頂峰,消費者也急需一種儀式感來為三年的苦悶劃上句點,而帶有濃重打卡色彩的“城市貼紙”剛好切中了消費痛點與網紅流量。
另一方面,回歸行業視角再看,竹筒形式會出現小范圍打卡式流行是必然方向。
在竹筒形式出現之前,茶飲賽道在包裝形式上卷過很多輪。各類意想不到的杯子,行李箱奶茶、袋裝奶茶、暴力熊奶茶都算是基礎款,內卷大王們甚至把目光盯住了“異業融合”,茅臺瓶奶茶、洗衣液奶茶、老干媽奶茶、香水瓶奶茶等等超乎想象。
各類不同的形式都曾在小范圍內短暫流行過,只不過疊加上網紅城市的屬性和疫情復蘇的流行,讓竹筒奶茶這一次的小范圍流行,發展成了全國性爆火。
貼著城市標簽的竹筒奶茶從蘇州平江路火起來,風吹不久,市面上已經接連出現越來越多的竹筒冰激凌、竹筒咖啡、竹筒刨冰、竹筒奶凍、竹筒小面...
網紅爆款單品快速被復制,短時間內侵蝕進餐飲各領域中,成為獨立性的“品類”。
而這種快速復制侵蝕的“傳統”在餐飲領域十分常見:一種形式爆火——同行快速復制——品牌上新、門店暴增——品類變形再融合,出現獨立新品類。
同質化明顯,流量效應顯著,背后是餐飲領域嚴重內卷的現狀。
回溯竹筒奶茶上一個大前輩的路線:去年底出現,春節前后爆火,全網相關話題度超過50億流量;爆火一個月時間內,僅北京地區新增商家就高達1000家;餐飲領域內出現多種變形,侵蝕進不同品類,餐飲領域外形成完整產業鏈。
它的名字叫圍爐煮茶。
走著類似的餐飲路線開創了獨立新品類,甚至玩得更新、更潮、更好,直接開創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不過圍爐煮茶接連出現的安全問題、割韭菜加盟等現象,以及季節變化所帶來流量減弱,已經讓其在頂流位上岌岌可危。從爆火到遭到質疑甚至聲勢消無,圍爐煮茶的頂流路只走了半年多。
如果從這個層面來看,竹筒奶茶想要維持“新頂流身份”還需要超乎想象的努力。
小結
前腳剛花300元烤上圍爐煮茶,后腳又花30元打卡竹筒奶茶,甭管是新興的消費風口,還是曇花一現的智商稅,潮流人士們忙得很,只要好看、有流量就是王道。
今日討論話題:你覺得竹筒奶茶,會成為下一個圍爐煮茶嗎?
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優質評論”,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餐飲經營研報》,歡迎大家踴躍評論,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
輪值主編|張心笛 視覺|張勁影
區域復蘇:
門店復蘇: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