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新中式茶館”開搶星巴克的空間生意,能賺到錢嗎?

    “新中式茶館”開搶星巴克的空間生意,能賺到錢嗎?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2-23
    2.9萬


    “中式星巴克”,就開在星巴克隔壁。




    總第 3420 

    餐企老板內參 余從 | 文



    新中式茶館下戰書

    挑戰星巴克的“江湖地位”?


    茶館開搶第三空間的生意。


    周一下午,朝陽大悅城6層,和星巴克僅有一店之隔的新中式茶館“tea statement”,熙熙攘攘,里面坐滿了“茶客”。



    同樣是售賣第三方空間,相差無幾的客單價,新中式茶館和星巴克的客群特征有著高度重疊,江湖人稱“中式星巴克”


    而這家“中式星巴克”和“星巴克”僅有一店之隔的選址,意味著新中式茶館對星巴克下了一封“戰書”。就目前戰況來看,兩者并未決出明顯勝負,新中式茶館勢頭正勁,星巴克第三空間大哥地位不保。


    環境精致又典雅是新中式茶館的記憶點。


    四方燈座上是圓潤的茶壺,壺柄用編制藤蔓纏繞,一疊點心、兩杯茶,從產品名稱到空間設計,從沖泡方式到飲用器皿,方方面面體現著“東方美學”。



    新中式茶館的產品設計更是豐富而講究。


    煮葉點單小程序顯示,品牌有近60款飲品,涉及原葉茶、風味茶、冷泡茶、冰萃茶、調味飲品幾個品類。此外,品牌還提供6款輕食,8款小蛋糕。tea'stone的產品也很豐富,有108個飲品SKU,和煮葉一樣,tea'stone也有自己的特色融合作品,啤啤tea。


    這類新中式茶館的客單往往和星巴克看齊,單品價格往往在20-40之間。


    但“更有格調”、“環境更舒適”、“價格和星巴克一樣,這里更適合談事”……等諸多評價是消費者選擇新中式茶館、“背棄”星巴克的原因。


    內參君蹲點了煮葉國貿店,周二下午的3-4點,300平米的大店中座無虛席,甚至出現了等位的情況。從下單到取餐,整個過程并沒有想象中的迅速,幾平米的前臺擠著6個點單、出品員工,顯得有些忙亂,甚至需要顧客去自助服務。



    而像這樣的茶館,北京現在不止“tea statement”一家。


    就在前不久,奈雪也注冊開了一家茶館,名為“奈雪茶院”。試營業期間登頂“深圳熱門茶館TOP1”。



    中式茶館剛剛興起

    小城市便開出加盟


    新中式茶館火了。


    內參君觀察到,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品牌已開出連鎖,有的還拿下融資。小城市也沒落下這陣風,接連開出自己的新中式茶館。



    多數新中式茶飲品牌,都是近兩年起家的。煮葉可以說是最早一批做新中式茶館的,2014年開始籌備,2016年在北京開出首店,現在共有10家門店。


    做連鎖的“前輩”尚在優化門店模型,小城市的個體戶便迫不及待放加盟,還開始賣課程《如何開一家新中式茶館》。


    殊不知,這些開在大城市的新中式茶館,美麗而龐大。


    有消息稱,tea'stone的門店需求面積是200-400平。煮葉開的也是大店,北京悠唐店、國貿店、頤堤港店都有300平。重慶的坐茶,門店也有250平。


    可以說,新中式茶館的面積已經超過咖啡店,向火鍋店看齊了。


    茶館少有普通的裝修,基本都是朝著美精雕細琢出來的。內行人品燈光建材設計的門道,外行人內心默默“哇偶”,也說不出來好到了哪里,講不清楚123,只想雙手緩緩舉起手機,拍個照。


    tea'stone武漢萬象前海店

    該店獲得2023柏林設計大獎


    煮葉北京國貿店

    日本設計教父原研哉全案設計作品


    顯而易見,大城市的新中式茶館極其重視消費者體驗,花大手筆、從多個維度打造豐富的喝茶體驗,為的是讓這次消費經歷足夠好,推動復購。


    從外觀看,小城市的獨立茶館和大城市的連鎖茶館沒什么不同:


    門店一樣大甚至更大。因為地租成本壓力小,小城市的茶館門店還能做雙層獨棟。


    造景也很重,儀式感也很好地傳過來了,不僅有別致的茶具、泡茶方法,連茶藝體驗課也一并拿過來了。


    但實際上,兩者的內核大不相同:


    發源于一線新一線城市的連鎖茶館品牌還戰戰兢兢做直營,嚼勁腦汁想模式,小城里只開出一家店的茶館已經開始在網絡平臺上大張旗鼓放加盟,振振有詞搞教學了。


    “教你如何開一家成功的中式茶館”似乎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


    小紅書、抖音上有好些人教開新中式茶館,這些的賬號下面常有一長串的留言,內容簡潔,“求聯系”,“怎么加盟”。比較火的“作者”不會每個都回,在長長的評論里挑幾個,回復“私[心]”,“小窗聊”。



    在新中式茶館的生意還沒有完全大火的情況下,但已經被很多人盯住,其中不乏想割韭菜的人。


    內參君聯系到一位青島“教你開一家新中式茶館”的培訓機構,對方表示:“設備投入很低,年輕人現在都很愛喝茶,我們每個月都會幫你更新菜單……”


    當內參君問及整店投入成本、尤其是房租裝修方面,以及大概的回本周期時,對方停頓了,后續給了個模糊的回答,“看情況”



    新中式茶館生意

    能做嗎?


    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新中式茶館這門生意也許能做。


    大城市年輕人多、可支配收入高,有愿意、有能力嘗試新的東西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能和老牌“第三空間”星巴克搶生意,重點還是在于環境支持。換句話來講,星巴克客群有多大,新中式茶館的客群就能有多大。在高度重疊的目標客群中,新中式茶館的景,在我們文化崛起的今天,更具“味道”、更有“格調”。


    再有就是sku、價格帶更加豐富。現在的新中式茶館基本上會給顧客更加多元化的選擇,除去每家都有的“原葉茶”,也新增水果的“風味茶”、蛋糕烘焙品等,口味更加普適、接地氣。



    環境、口味都滿足后,再加上30-40元的客單價,高復購便有了保證。


    雖然有上述種種優勢,但即使是在一線城市,新中式茶館依舊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煮葉產品總監李海波介紹到,目前新中式茶館的挑戰主要有兩方面。


    1、最大的難點在于,大眾品類認知度不高。


    “在前幾年,根本沒有這種類型的店開出來,沒有人認識我們,第一波顧客圈內的設計師居多(笑)。”


    新中式茶館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品類的認知度慢慢有所提升,但李海波認為客群拓展尚未充分,還是很看復購,需要更強有力的傳播。




    2、其次是標準化問題尚未優化完全。


    新中式茶館勢頭初起,供應鏈仍在建設中。


    品牌研發出新品,但市面上缺少成熟、成套的制茶工具供新式茶館選擇,這限制了新式茶館的效率提升。


    為了加速標準化,優化SOP流程,一些品牌已經開始自主研發制茶工具。但不是每個品牌都有這樣的財力,成熟的制茶工具價格下來之前,新式茶館的門店效率還是會有一定的阻力。


    按照現在的門店模型來看,在一線城市開新中式茶館有一定的機會,但如果放在三、四線城市,就要打個比較大的問號。


    因為當下主流的新中式茶館模型,完全是對著一線城市消費者搭建而成,甚至對不同的商圈也有細分。


    這些美麗而龐大、極具氛圍、儀式感的門店正好對應一線城市消費者嘗鮮打卡、周內商務會談、周末閑逛休憩、下午茶歇的需求。


    低線城市,有這樣需求的消費者總量更少、且分布更分散。新中式茶館的門店模型的優勢被削弱,但挑戰缺卻更加棘手。


    在小城市,大眾對新式茶館品類認知度很有可能更低,標準化難題也不能被解決。


    消費者不足,門店難以承擔偌大的面積帶來的營運成本,更難說回本周期。畢竟,開一家偌大的茶館,投入可比開一家小而美的奶茶店或咖啡店高太多了。



    頭部品牌先后入局

    中式茶館會風靡嗎?


    越來越多品牌注意到“新中式茶館”的機會,并試圖做出嘗試。


    前有茶顏悅色開出副牌“小神閑茶館”,強調堂食體驗,不僅砍掉外賣,還配上桌游小零食;后有無印良品也在新開的農場旗艦店中引入了茶館,造型接近中藥鋪;而這幾天,奈雪的茶也按捺不住,開出副牌“奈雪茶院”。模式更接近老茶館,沒有掃碼點單,直接按位收費。


    ……


    這些入局的“重量級選手”開創了不同的“新中式茶館”模型,給新中式茶館品類帶來競爭,也幫助品類的傳播。


    隨著“新中式茶館”內涵的豐富,未來可能會出現多樣的門店模型,新中式茶館就可以適配更廣闊的市場。


    煮葉運營總監李海波說,蛋糕很大,我們現在是努力把蛋糕做大,等大了之后,我們只要分走其中的一塊,就足夠了。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張勁影


    2月28日-3月2日,大魚游學·走進北京,拜訪胡大飯館、犟骨頭排骨飯、利思客燒烤供應鏈、夸父炸串、紫光園……一站看齊中餐、快餐、小吃、燒烤品類代表品牌!




    區域復蘇:

    復蘇的北京,領跑全國!我們找了3家“標桿”深度聊聊!

    日本餐飲疫后復蘇啟示錄:誰率先反彈?誰一蹶不振?

    香港餐飲的“消亡”與絕地求生


    門店復蘇:

    疫情全劇終!恍然若夢,餐飲人,該奪回“丟失”的三年了!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商務合作: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4254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