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換檔、檢討、求穩……餐飲老板們的“新年全員信”暗藏哪些玄機?

    換檔、檢討、求穩……餐飲老板們的“新年全員信”暗藏哪些玄機?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3-02-04
    2.4萬


    西貝展望千億營收、麥當勞大批量撤崗回歸重心、喜茶下沉、和府出海...




    總第 3401 

    餐企老板內參 張心笛 | 文



    2023年全員信來襲:

    有人慷慨激昂,有人理智求穩


    新年新期望,餐飲作為拉動經濟恢復與重拾城市煙火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復蘇進展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每每歲末年初,頭部品牌大佬們總會通過內部信、公開信等形式,回溯過往展望未來,穩定團隊向心力的同時發出新一年的戰略信號。


    而今年,面對疫情后復蘇的狀態,在這個特殊節點,全員信的到來比以往更多了一份期待。徹底放開管控的第一年,餐飲企業究竟該重點關注什么?又該如何調整戰略重心?在這些對內的全員信中,我們得以一窺頭部品牌對于未來形勢與方向的精準預判。


    最近,餐飲大佬們如麥當勞、西貝、和府撈面等陸續發布了新年全員信,從這些信中,內參君梳理了頭部品牌在2023年的戰略重心以及暗藏的關鍵詞。




    2023年,餐飲企業的關鍵詞是什么?


    關鍵詞一:維穩


    • 西貝:

      “穩字當頭,步步為營”

      全力進軍新業務,聚焦、強化重點營收項目


    回溯過往,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公開信中提到,過去三年,在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中,升級了西貝藍圖及“我的西貝”核心價值觀;明確上市目標,優化公司股權結構,重點建設六大研發中心和五大央廚,研發儲備上百道功夫菜等。


    縱觀疫情給西貝帶來的增長機會,2019-2022年,西貝外賣業務顯著增長,營收增長達到86%,零售業務也同步跨越式發展,營收增長達到257%。


    2022年,西貝將兒童餐作為重點發展項目,6月上新兒童餐產品后,銷售排名位居門店在售產品第二位,外賣銷售更是在8月躍居第一位。


    同時,2022年末,西貝成功開發出產品與渠道創新的業務模式——賈國龍·酒釀空氣饃快餐模式。


    對于2023年,賈國龍在公開信中提到,西貝將高質量發展西貝莜面村、西貝海鮮和九十九頂氈房業務;進一步聚焦、強化專業兒童餐和品質外賣優勢;同時持續培育公司零售業務能力,搭建完善的員工成長體系。


    面對不確定的前路,西貝也做了更長遠的目標規劃:2026年,西貝將完成高質量IPO、成為市值超千億的上市公司;2030年,西貝將實現營收超千億、品牌登頂的戰略目標。


    而在經歷了三年的不確定性局勢,西貝的戰略重心也在不斷調整,更聚焦本業,求穩求存,這一點從“西貝藍圖”到“西貝發展藍圖”的升級便能窺知一二。將“專注”提前,“敢于試錯”調整為“立足本職”。


    • 星巴克:

      “中國終將成為星巴克最大市場”

      沖擊是暫時的,門店和顧客將逐漸回歸常態


    去年末,星巴克中國曾對外拋出過“宏偉”的擴張計劃,打算以每9小時開一家門店的速度,計劃3年新增開設3000家門店,覆蓋中國300個城市,其中包括2500家綠色門店。


    截至2022年9月,星巴克中國第6000家門店在上海開業,并推出了以城市限定為主題的單品——上海咖啡。隨著這家門店的開業,上海也正式成為全球首個星巴克店數突破1000家的城市。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在2023年給中國員工發出的全員信中表示,星巴克持續關注著中國市場的動向


    “盡管新冠疫情傳播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影響了中國所有的零售行業,我們相信這些沖擊是暫時的,門店和顧客將逐漸回歸常態。”隨著中國疫情的復蘇,霍華德·舒爾茨在全員信中表示星巴克中國的業務將逐步復蘇向好。


    “當人們感覺出行真正安全的時候,被抑制的巨大消費需求也將被釋放,反彈將會發生。”


    在全員信的最后,霍華德·舒爾茨表示,星巴克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承諾從未有過動搖。“在進入這個市場20多年后,我們的中國發展篇章僅僅書寫了幾個開篇的章節。我相信,中國終將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市場。”


    關鍵詞二:聚焦


    • 麥當勞:

      “我不需要70種不同口味的雞肉三明治。”

      公司失去重點,將裁員、加速拓店幫助業務增長


    同樣迫切希望將重心拉回正規,更聚焦本業的還有西式大佬麥當勞。


    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肯普欽斯基 (Chris Kempczinski) 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受到戰爭影響,麥當勞的全球業務增長暫時停滯,成本上漲問題也使得麥當勞多地區運營商宣布提價,這在麥當勞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中也同樣有體現,Q3麥當勞收益為58億美元,同比下滑6.5%。


    在隨后的致全員信中也提到,麥當勞當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70種不同版本的脆皮雞肉三明治。



    “公司已經失去了重心,我們將對未來業務進行艱難的討論和決定。”他說,“我不需要70種不同口味的雞肉三明治。”


    而更聚焦重心也就意味著將有一部分項目面臨暫停或徹底被切掉,而相應的,一批量員工也將面臨著被裁員。


    不同于國內餐飲企業最近所陷入的“用工荒”形勢,麥當勞在全球范圍內經營著約40000家門店,其特許經營店就有著200萬員工。


    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在全員信說表示,接下來,麥當勞將取消或轉包一定數量的工作崗位,以節省資金,同時,他還要求到麥當勞公司將加快新餐廳開業的速度,以應對需求。


    關鍵詞三:下沉


    • 喜茶:

      “全面發力大眾市場”

      十周年會員人數達6300萬,37城開出新店


    恰逢喜茶十周年,在《喜茶這十年》報告數據中顯示,截至2022年底,喜茶GO會員人數突破了6300萬。2022年全年,新增會員數達到1300萬,在37個城市開出了新店。



    新年全員信中,喜茶團隊回顧了從2012年創始至今,十年來在產品、品牌、數字化等多維度方面的重要事件和節點,并明確了下一階段喜茶的目標與方向。


    回顧部分中,喜茶列舉了多個品牌甚至行業里程碑式的關鍵節點:


    2012年,喜茶用真奶、真茶首創芝士茶,打開了真品質的新茶飲局面;2017-2019年,喜茶通過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新品開創芝士茶2.0版本,成為行業流行趨勢。


    2022年初,茶飲行業“告別30元時代”下,喜茶單品價格全面下調,15-19元產品占8成。



    “通過對品牌內容、品牌設計、門店空間等全方位的升級,帶動了茶飲行業從街邊小店的純粹賣貨到追求品牌塑造的升級,將行業帶入了品牌化的時代。”


    十年來,喜茶門店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真正進入的城市數量不足100個,喜茶團隊在全員信中針對茶飲市場分析到,目前,國內很多地方,依然幾乎購買不到完全不含奶精粉的“奶茶”。“這是不應該的”,喜茶表示。


    十年磨一劍,下一步,喜茶團隊表示將會進一步布局下沉市場。“我們應該讓喜茶去到所有需要它的地方。在我們眼里,沒有高端市場,也沒有下沉市場,只是屬于大眾的消費市場。”全員信中如此闡述。


    關鍵詞四:出海


    • 和府撈面:

      “我們要換擋,從低速擋調到高速檔”

      三大事業群布局、嘗試海外布局、股權期權改革


    相對于麥當勞、西貝,和府撈面的全員信顯然帶有更加強烈的情緒意味。


    創始人李學林在信中寫道:“我們的故事比想象中的還好,2023年,我們已經做好全面迎接太陽照射的準備。我們要換擋,從低速擋調到高速檔。”



    在企業外部規劃上,和府表示集團將全面啟動三大事業群布局。以當前布局為基礎,集團將在“零售餐飲事業集群”、“新零售事業集群”、“供應鏈零售集群”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與建設。


    同時將深度研究、嘗試海外布局,進一步實現“讓世界的每一條街道都有中國味道”。


    而在企業內部管理層面,和府也將啟動股權和期權的雙重改革,推出新的合作機制。李學林表示,“會有更多支持和府的兄弟參與到業務、利潤分成中,很多兄弟有機會成為和府的股東、主人。”



    小結


    今年的全員信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餐飲行業對于疫情復蘇后的新期待與樂觀預判。但同時,經歷三年的震蕩后,餐飲企業顯然也更加成熟、更為理智。


    總體來看,頭部品牌們在這三年幾乎沒有“全面躺平”,在磨練內功的同時始終關注著外部局勢的更迭,適時給出最新的戰略調整。而同一時間,不少中小品牌卻已然成為時代的泡沫,倒在了黎明之前。


    如今回望,穿越寒冬所需的不僅僅是裹緊自己原地等待,更需要砥礪前行,主動靠近暖春。對于這些好不容易熬過疫情的餐飲老板們,在這個井噴式復蘇的“肥年”后,又多了一股力量推動著大家前行。


    不論是調整業務重心,還是研究探索下沉市場、海外市場,餐飲企業都明確著一個主線目標:奪回失去的三年!




    區域復蘇:

    顧客陽康,餐飲炸街?我們奔走五座城,揭秘真實的“回血狀態”…

    復蘇的北京,領跑全國!我們找了3家“標桿”深度聊聊!

    日本餐飲疫后復蘇啟示錄:誰率先反彈?誰一蹶不振?

    香港餐飲的“消亡”與絕地求生


    門店復蘇:

    等號4000桌,排隊到凌晨!苦熬3年,餐飲人終迎“肥年”!

    第一批“陽康”坐滿餐廳,北京餐飲回血復活!

    元旦假期餐飲“冰火兩重天”,有人等位3小時,有人上座不足3成

    疫情全劇終!恍然若夢,餐飲人,該奪回“丟失”的三年了!

    5天開一店!單店日流水最高1.4萬!小店模型如何在疫情中取勝?


    品類復蘇:

    誰賺了“陽康”消費者的錢?

    苦等報復性消費,年夜飯能讓餐飲過個“肥年”嗎?

    連開5店!連開1000㎡店!搶地搶人搶資源,餐飲再掀“抄底”潮?


    政策支持:

    獎勵200萬、豪擲億級消費券、帶頭下館子,政府想刺激餐飲復蘇了!

    北京放大招!允許外擺!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代丹




    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今日頭條、人民日報、微博、澎拜新聞、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百度新聞、頂端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搜狐新聞、封面新聞、ZAKER、知乎、支付寶、創業邦、贏商網、虎嗅、36氪、B站、抖音號、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東方財富網、聯商網、前瞻網、億歐網、雪球網、投融界、新浪財經、一點資訊、天天快報、UC大魚號、商業新知、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



    商務合作: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86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