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火鍋巴士“炸街”,揭秘了疫情下的4個餐飲真相!

    火鍋巴士“炸街”,揭秘了疫情下的4個餐飲真相!
    餐企老板內參
    熱點透視
    2022-05-20
    2.9萬



    論起“最會享受火鍋”的城市,非成都莫屬。


    今日,“火鍋巴士”正式開跑,因疫情摧殘難以外出的全國吃貨,把這條新聞拱上了熱搜。



    總第 3155 

    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 張心笛 | 文



    火鍋巴士開跑
    “地標+交通+美食”一鍵三連

    成都人民把火鍋搬上了巴士!

    微博熱搜閱讀近6000萬;抖音同城熱榜top13

    “吃著火鍋唱著歌,看著夜景吹著風,巴適得很~”

    春熙路始發
    途經太古里、望平街、339電視塔等成都夜游地標

    “地標+交通+美食”打卡一鍵三連。

    慢節奏趣生活,成都人民似乎總能在平淡日常中抓住一閃而過的新奇答案。

    這輛巴士限期一個月
    由成都文旅集團、成都公交集團聯合大龍燚火鍋共同推出

    內參君了解到,這并不是大龍燚第一次跨界聯名嘗試。

    此前,大龍燚還曾與成都音樂派KTV聯名,推出火鍋+KTV的創新形式。從“邊唱歌邊吃大龍燚”,到“巴士火鍋局,一口穿越過”,大龍燚在跨界場景融合的創新上愈發大膽,又一次在場景打造上提供了新思路。

    對此,該巴士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火鍋巴士是在熊貓線、錦城線、夜游線等觀光旅游線路上進行的創新性升級。作為觀光巴士與美食文化融合的一個縮影,未來還將陸續推出酒館巴士、茶館巴士、川菜巴士等。



    “上天下海”的餐廳
    其實并不少

    如火鍋巴士一般有意思的就餐場景越來越多,也愈發流行。

    內參君隨手盤點了一波,可謂花樣百出,既能“上天下海”,也能“開起火車奔向田園鄉間”。

    >>>“上天”式場景之天臺星空頂餐廳、帳篷餐廳

    諸如北京的K泰·星空帳篷餐廳、Marina牛排露臺泡泡屋;


    深圳的天臺友約音樂餐吧;武漢的別漾星空屋頂帳篷火鍋;杭州西湖邊的天臺月光帳篷火鍋...


    “飯吃到一半,抬起頭離星空只有一尺距離。”

    突出“偽露營感”的特點,開闊視野加之氛圍感燈串,對于工作日程繁忙的消費者而言,相較于普通餐廳顯然休閑體驗感更加濃厚。

    >>>“下海”式場景之郵輪餐廳、海底餐廳

    同樣是火鍋場景,重慶周師兄選擇把就餐搬到黃金郵輪上,滿目紅火與搖曳景色碰撞。


    而像廈門網紅打卡地,波塞冬海上未央郵輪餐廳;廣州小蠻腰VION郵輪餐廳等,則直接把郵輪開了出去。


    伴著夜色海浪,游船一路駛過城市地標打卡建筑,吃飯觀光兩不誤,約會擺拍一手抓。

    與把餐廳搬到海面上相對比的,是“將餐廳搬進海洋館”的海底餐廳。比如三亞著名的亞特蘭蒂斯酒店、天方洲際濤餐廳等等。


    >>>戶外融合式場景之火車餐廳、田園火鍋

    主打復古懷舊風的鐵皮火車餐廳,如成都第一家火車餐廳香天下火鍋;北京七棵樹喜慶火鍋、半個夏天親子火車餐廳等等。


    從售票口購票、登車檢票到模擬火車開動的整套流程,以及硬座、軟臥不同車廂的場景布置。


    綠皮火車和餐廳的結合,勾起的是一代人對于綠皮的記憶漩渦,消費的是情懷。

    有人開著火車在意境中奔現愜意的鄉間生活,有人則直接把餐廳開在了生態大觀園。

    大渝火鍋3800平的花園式美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隨著音樂和燈光的節奏,噴泉起起落落。


    不遠處是一場唯美的古裝國風表演,眼下是熱氣騰騰的紅油火鍋,身旁坐著三五好友,體驗感在此刻盤旋升天。

    在主力消費人群畫像逐漸向90、95后傾斜時,規規矩矩坐在餐廳吃飯,單調乏味的用餐體驗,似乎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

    深挖用餐場景多樣化,重構“景點式”餐廳思路,已然成為餐飲創新的破局點之一。



    從“偽露營”到“真露營”
    場景升級的2種表達方式

    場景創新,是近幾年餐飲行業熱議的話題。

    早在幾年前,馬路邊邊就把街頭擼串的場景搬到了室內,掀起一陣“室內造景風”。隨后,全國各地餐飲響應“市井風”,青磚灰瓦、大紅燈籠如出一轍……

    再之后,“文和友模式”掀起高潮,澡堂風、大排檔、KTV餐飲等陸續登臺亮相。而最近的熱門,則是“露營餐廳”的風靡。

    在小紅書搜索關鍵詞“露營餐廳”,共3W+筆記

    不斷升級的場景背后,甚至誕生了“圖效”的說法:即一家餐廳是否能有較高的“成圖率”,能否引發顧客自主傳播。顏值、圖效和流量,往往成為正比。

    縱觀這些年餐飲行業的頻頻創新,內參君發現,各個品牌的打法背后,場景升級本身也在“迭代”,大體看來有兩種表達方式:

    一是店家創造場景,可謂“偽露營”。

    比如馬路邊邊、電臺巷、南京大排檔、行運打邊爐、奈雪書屋、以及茶顏悅色近日新開的茶館等。本質是,餐廳還是那個餐廳,但場所進行了氛圍上的大升級。“假裝在XX”制造出強烈的反差感,以此吸引顧客。“露營咖啡”、“露營燒烤”等全新的餐飲模型不斷涌現,很快刷爆社交媒體。

    茶顏悅色新開“小神閑茶館”
    僅限堂食不可打包,挖掘新流量同時也創造新場景

    這種“路數”的優勢在于,能夠快速制造話題。

    第一波敢于“吃螃蟹”的品牌,也在這種方式中占據先發優勢,賺足眼球。但利弊同行,在快速制造話題,吸引大量眼球的同時,卻很容易盛極而衰,陷入“內卷”,同質化現象嚴重。

    幾個明顯的例子:在馬路邊邊成名后,全國各地開始跟風做起市井;南京大排檔則帶火了“排擋風”,長安大排檔、合肥大排檔緊隨其后,甚至在前幾天還曾有“大排檔”起訴“大排檔”的新聞出現;而全國各地在去年流行起的“文和友”分友,也是典型代表。

    二是真正把場景搬出去,走“真露營”路線。

    比如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瑞幸都做過咖啡巴士,夸父炸串也曾做過“炸串車”。從品類來看,飲品、小吃的便捷屬性和外帶屬性,讓一眾頭部品牌爭相“快閃”起來,從形式上來看,這些餐車大多是非流動形式的,并沒有真正“跑起來”。

    用“小而靈活”的快閃形式,增加品牌曝光度

    風口之下,頭部品牌不會甘于寂寞。

    這個五一,海底撈在北京和成都推出戶外燒烤服務,必勝客也聯手戶外品牌推出露營套餐,緊隨其后“炸街”的,則是成都的“巴士火鍋”。

    露營經濟“大躍進”,讓不少人嗅到了商機。不過,受到實際場景、營地條件的限制,真正能把餐廳搬到戶外的,少之又少。

    對于很多跨界的品牌來說,“借露營之風,行品牌之事”才是真目標,其背后,是餐飲品牌突破場所瓶頸、擴張品牌勢能、鏈接年輕人的真實需求。



    火鍋巴士大熱背后
    揭秘了怎樣的餐飲風向

    從創造“假”場景,到升級“真”場景。餐飲人一直在路上。

    火鍋巴士成為熱議話題,其中有多種因素:品牌的勢能、疫情下的消費心態、成都這座地標城市自帶的話題感……而在熱搜背后,內參君為大家梳理出4個值得注意的餐飲風向。

    >>>“逆反”的消費者,越來越不滿足于封閉場所下的就餐方式

    在餐飲消費者畫像中,隨著主力消費人群年齡段不斷下探,就餐需求也愈發多樣化。

    相較于70、80后消費者更加實際、傳統的就餐觀念來說,90后,尤以95后突出,則更加關注就餐環境的整體氛圍、體驗感的豐富性、打卡擺拍的美觀度,甚至于會根據不同的社交性質、對象,匹配不同的當日就餐需求,從而在全然不同類型的餐廳間穿梭。

    而在疫情大環境的影響下,“被迫宅家”多時的年輕人,也急需新的戶外場景來刺激消費。比如亮馬河街道的“露營狂歡”。

    對于“憋瘋”的年輕人來說,在戶外躺平是一件絕對美事

    消費需求的變化正在倒逼企業進行迭代升級,開啟顛覆性創新。未來,餐飲空間的挖掘和升級,依然大有機會。

    >>>內卷嚴重的火鍋賽道,正爭先恐后做場景創新

    作為餐飲行業第一大品類的火鍋賽道,搶先成功上市的頭部品牌們,如小肥羊、呷哺呷哺、海底撈,無疑不是在當時市場情況下,把握住了消費需求,打出差異化,從而占取先機。

    而在內卷愈發嚴重的今天,火鍋賽道競爭的白熱化態勢絲毫不見疲憊。

    從火鍋內在本質的“卷”,如火鍋食材、湯底、小料等差異化產品的出現,到細化服務、強調體驗的外在“卷”。再到當下從場景融合、場景創新入手的整體“卷”,周師兄的“郵輪火鍋”、大龍燚的“巴士火鍋”,打法如出一轍。

    在這場“從內卷到外,從細卷到整”的無聲硝煙中,能否先一步跳脫市場常態,開啟既符合大環境規律又滿足需求差異化的創新,或許是破局的關鍵之一。

    >>>社交屬性,仍然是餐飲的重要元素

    剛剛上線的火鍋巴士,“搶票難”是網友的集體感受。

    在小紅書上,有網友吐槽“說好的520開跑,現在已經約到了2周以后”。火鍋巴士能夠一炮而紅、被蜂擁而搶,其官宣的時間節點也很討巧——選擇520這個極具話題的日子。

    一邊和親人好友欣賞“耍都”燈火闌珊的夜景,一邊在滾燙的鍋子中找尋美味,這場景,豈不美哉。早有業內人士斷言:火鍋拼到底,拼的是社交屬性。

    內參君注意到,火鍋巴士上只售賣雙人套餐,僅需89元一份,包含了車票、火鍋、小吃、飲料等,價格親民到極致。

    降低門檻,增加關注度和參與度,同時用蒼蠅館子的價格提供大品牌的品質和創意服務,妥妥的“降維打擊”下,穩準狠地擊中了顧客心。

    雙人套餐菜品

    >>>旅游城市的疫后自救:需重新定義“本地化”

    成都是典型的旅游旺城。但在疫情反復下,人們外出的頻率被大大降低,即便有著眾多吸引人的元素,成都的旅游經濟依然面臨“抽底式下滑”。

    要知道,類似成都、長沙、廈門這樣的城市,餐飲是否火爆與游客、流量息息相關,存在不穩定性。即便當地沒有疫情,也會因為國內其它地區的疫情而被動地陷入“反向隔離”。

    這種情況下,倒逼各地餐飲人重新定義“本地化”。減少對外地客流的依賴,逐漸適應“沒有游客狀態下的經營模式”,相當于,開啟了餐飲的本地內循環。


    以這次的火鍋巴士來看,在北京、上海等地依舊被疫情“鎖喉”的大環境下,首批體驗者最有可能是成都本地及周邊客群。

    大龍燚作為成都具有代表性的網紅品牌,過往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是,“外地朋友來成都,去搓一頓大龍燚”。而如今,伴隨著火鍋巴士的開通,成都本地人積極參與,紛紛打卡、嘗鮮,這對于大龍燚來說,也是“開啟本土消費內循環”。


    沒看過癮?

    點擊下方↓ 再來段內參精彩視頻

    掃碼關注“餐企老板內參”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輪值主編|  視覺|張勁影







    商務合作:

    真真 18501116172(同微信)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2.8萬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