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疫情下的六座城,和這城里的10位餐飲人

    疫情下的六座城,和這城里的10位餐飲人
    餐企老板內參
    一線走訪
    2021-08-06
    6萬


    ?

    ?這波疫情,殃及多省市。兇猛而狡猾的“德爾塔”,讓全國人民跟著一起“憂心”。截至今日,全國現有中高風險地區144個,為常態化防控以來最多。

     

    “去年疫情挺過去了,今年以為可以恢復正常了,怎料一夜回到解放前。無奈、無助,后面不知道還有什么要來。”一位餐飲同行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條動態。

     

    “斷崖式”下跌,似乎成了這波疫情讓全國各地餐飲人感同身受的關鍵詞。

     

    針對此次疫情,內參君們“兵分六路”,分別采訪了張家界、揚州、成都、鄭州、武漢、北京多個城市的多家餐廳。



    總第 2792 
    餐企老板內參 內參君 | 文


     張家界       

    流水直接清零

    張家界的就指著7、8月了


    張家界的局勢,自從7月29日公布第1例確診病例以來,驟然嚴峻起來。到目前,全市的餐廳關閉,馬路上幾乎見不到人。而滯留的游客,被政府統一安置到了酒店中。

     

     

    索溪山寨,張家界人家戶喻曉的餐飲品牌,旗下有,索溪山寨、索溪山居、寨子里的缽缽菜、大隊老漁村、酒店,民宿,餐飲等十幾家門店。當地景區每日游客20000多人,去他旗下品牌消費的平均每天就有近6000人。

     

    內參君首次撥通唐江電話時,他正帶領員工給政府及疫情防控一線送去1000多份的愛心餐食。這已成為他自7月28日疫情發生后每天的“必備項”。

     

    電話那頭,他用略帶沙啞的聲音介紹了當地的餐飲狀態。“張家界是典型的旅游城市,7-8月份正是旺季,有一些小型餐飲,就指望這兩個月來做業績。現在疫情突發,大家只能配合、理解。”

     

    據悉,他的品牌,疫情前每日營業額都在數十萬。現在一夜間直接歸零了。“7月中旬就忙起來了,食材、員工都就位了,現在,一部分員工回家了,還有一部分在隔離。我帶著剩余一部分自由的員工,在做餐飲配送,也做一點公益。”唐江介紹說。

     

    昔日的“寨主”,如今每日開著小三輪,給醫護人員送蚊香,給防疫一線人員送礦泉水,也給同行送物資。“這個時候,只能團結。先自救,再力所能及幫助身邊人。”他說。如今,他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每日安撫、鼓勵被強制隔離的員工,“出不了門,也回不去家。作為管理者,對內、對外,都要兼顧。”

     

    唐江為防疫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送水

     

    至于下一步,他決定再看看疫情的走勢。



     鄭州     

    一上午賣了十碗面

    店主無奈回家睡覺


    5天6通告,鄭州的封控區不斷變大。許多鄭州餐飲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圈了進去。封禁區內幾乎全部的堂食都暫停了,街道一片肅靜,時光仿佛倒回了兩年多前。


    不斷擴大的封控區

     

    沒有進圈的也并不好受,為了嚴防死守,許多社區都通知轄區內的店主,要求暫時封閉經營性場所和非生活必須的問題休閑娛樂場所。

     

    餐廳作為“生活必須”,被網開一面,這反而讓一部分餐飲人更加糾結。昨天下午兩點,有人在顧客群里問呂胖哥牛雜面的店主,天明路的店還開著不?想去吃碗面。呂大哥回復道:剛剛關門回家睡覺了。

     

    “沒人來,一上午才賣了十來碗面。”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很多天,呂大哥無可奈何,洪災剛過了,生意才有了幾天起色,現在又遭遇“澇疫結合”。

     

     

    火鍋店主老劉也欲哭無淚,洪水后好不容易物流恢復了,他趕緊進了一萬多元的貨:500斤牛油、200斤優質石柱紅辣椒和50斤茂汶紅麻。

     

    加上超市被搶空,買菜也不易,老劉說了句氣話,“我們兩口子準備在家里吃辣椒過日子,吃一把辣椒,頭伸窗外喝兩口西北風!”不過他很快消了氣,開始“自救”,熟練地把菜品搭配成套餐拍照,在群里吆喝起火鍋外送業務。

     

    到了晚上,他又開始動手穿串串,“雖然不能堂食,也不能賣,但是閑不住,容易抑郁,穿好了先凍起來。”

     

    眾生態之下,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損失,瑞幸鄭州某店的店長告訴內參君,他們的銷量下滑了40%,比2020年同期還要低。人聲鼎沸的鄭州本土網紅品牌“白石深夜食堂”安靜了下來,創始人表示,營業額掉了90%,現在只能期望大家都安好。



     武漢       

    有了去年的“陰影”

    今年格外敏銳,草木皆兵


    8月4日,“付先生在成都”的公眾號,發表了一篇《疫情防控不松懈》的文章。文中有一句話格外醒目——因為眼見過傷痛,所以迅速地響應起抗疫旗幟。

    就這一句話,道出了多少武漢餐飲企業的心聲。
     

    一位當地的餐飲同行告訴內參君:8月2日,武漢經開區報告發現7名外來務工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又回來了?”他不禁倒吸一口氣。

     

    很快,商場人流量驟減。“3號減半,當日傍晚接到商場通知,即將封鎖。很明顯,這一次我們武漢也算‘草木皆兵’了,行動力一流。”

     

    另一位供應鏈企業負責人告訴內參君:目前,很多餐飲門店生意斷崖式下跌,還有部分商場因為疫情已經封了,生意更別提了。作為供應鏈企業,接到最多的反饋就是“目前狀態不佳,急需尋找突破口”。

     

    目前,他正在跟客戶聯系,準備啟動社區團購業務,看能不能幫客戶做些自救的工作。

     

     

    從供應鏈的角度,反過來“賦能”餐廳,或能給武漢餐飲帶來些許“翻身”的機會。



     揚州       

    連外賣都暫停了

    這次預估損失幾百萬

     

    “一覺醒來,成了重災區,點不了外賣,也做不了外賣。”大多數揚州餐飲人對這場疫情,仍感覺突然。一位由南京到揚州的老太太瞞報,一夜之間,將這座悠閑安逸的城市,拉入疫情震中。

     

     

    7月27日,揚州的一紙通知下來,主城區所有娛樂場所停業。

     

    這個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通知提到:揚州主城區范圍內的娛樂場所、室內文化體育場所、培訓機構、托育機構、室內宗教場所、洗浴中心等一律暫停開放,餐飲場所禁止堂食,重點區域人員足不出戶。

     

    收到街道通知后,閆立文立馬驚醒“又嚴重了”。他旗下的漢森熊精釀在揚州城區有10多家門店,另外他還經營4家火鍋店。精釀店的外賣占比達到了50%,這讓他在疫情期間還能松一口氣。

     

    7月31日,揚州幾乎封城。周邊縣城雖然沒有病例,但也紛紛停下了堂食。

     

    閆立文沒有想到的是,隨著管控升級,外賣如今也暫停下來了。”樂觀來看,7-10天后,外賣可以正常運轉,堂食還需要慢慢恢復。”閆立文粗略一算,“這次疫情估計又要損失幾百萬。”

     

    更為艱難的是一些正餐、酒樓等重成本的餐廳。一位酒樓餐飲人在抖音上感嘆:“原本謝師宴、升學宴紅火的八月徹底涼涼了。”

     

     

    一些在經歷過2020年疫情的餐飲人,想在疫后重建,開出更多餐廳。但揚州這一次的疫情,又一次打擊了他們的銳氣。“還是走得穩一點,永遠不知道疫情什么時候會再來。”



     北京       

    疫情單點擴散

    餐飲企業“聞風而動”,但普遍樂觀


    8月4日,北京望京地區又通報一例確診病例,包括望京時代廣場、望京博泰國際廣場、望京小街等地方均受影響,至此,北京又一地區“淪陷”。

    目前,出現病例區域包括海淀區、望京、昌平、房山等局部封控區域餐飲企業,客流量減少、業績下滑,波動較大,其他區域餐飲門店持續加強防控,但暫未受到影響。
     
    在北京有近20家門店的日料連鎖企業——將太無二老板邢力告訴內參君:“像我們北京的回龍觀、西直門凱德貿、甘家口這幾個門店,前幾天的營業數據就不太樂觀,整體門店營業額掉20%左右。” 

    疫情地區的門店業績雖然受影響,但邢力還是比較樂觀的,“所幸只是局部地區的影響,對整體市場是沒有大沖擊的。”
     
    相較于全國其他城市,相關部門對北京的餐飲企業日常防疫要求本身就高。自7月29日疫情發現以來,北京對全市餐館食堂做了最嚴格、最迅速的防控監督檢查,幾乎每天都會進行全市的通報批評。

    一餐飲老板告訴內參君“前幾天,隔壁的商場的3家餐館就被罰款了,店鋪也被關掉”。
     
    北京的防疫政策本身就讓很多餐館“瑟瑟發抖”,即使在非疫情期間,一些餐飲企業也沒有太多松懈。此次,疫情一到,很多餐廳無論是掃碼、消毒,還是登記、測溫,都能夠隨時響應,調整升級,很快做出反應和預判。
     
    “我們第一時間升級了門店防護,也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進口食材價格上漲,提前做了供貨及菜品調整的應對解決方案。”邢力說道。
     
    在經歷前一輪疫情后,這次北京餐飲的老板們似乎淡定了許多。“疫情擴散,我們餐飲人第一反應肯定是無奈的,最不愿意看到的,但看到國家迅速的出手,我們又放寬了心” 。
     

     
    疫情之下,封控區域的正餐餐飲企業受到重創,對于一些大公司和單位團體來說,用餐成了難題。一些餐飲供應鏈企業、團餐企業就很好的發揮了優勢。
     
    麗華快餐的董事長蔣建平對內參君表示,疫情期間,隨著各地區對一些展會、活動的限制,一些此前早已預定好的團餐單子也會被取消。但他們標準的食材采購流程、中央廚房集中加工制作+物流運輸的團餐優勢,反而成了社會餐飲很好的補充。
     

     
    疫情期間,像麗華快餐這樣的團餐企業的訂單不減反增。一些政府防疫單位、互聯網大廠的團餐訂單多了起來,“比如北京這邊疾控中心、防疫檢查站、醫院、一些大公司,我們都會接到他們的訂餐需求。
     
    此外,像海淀這樣的重點防疫區域,是互聯網公司聚集地,人流集中,用餐需求大。為了能達到防疫要求,團餐企業還會推出定制化,將原來的自助餐改為盒飯。
     
    餐飲企業在加強防控的同時,也在抓緊制定預警方案以求“自救”,經歷過多次疫情大風大浪的餐飲老板們,此次疫情,應付起來明顯得心應手了許多。


     成都       

    成都,虛啥子虛?

    一天一夜,完成38萬人核酸檢測


    ?

    ?7月30日,一張圖在成都人民的朋友圈中被瘋狂轉載。

     

    畫面上,一只熊貓仰望藍天,配文案:成都全市已完成重點區域相關人員核酸檢測389658人,結果均為陰性。

     

     

    這張圖來自“四川天府健康通”。是官宣,更是信心。這個38萬的檢測數據,是全體醫護人員一天一夜“干”出來的。

     

    “這次明顯感覺,大家都非常自覺。疫情發作后,進店的顧客不需要我們提醒,都戴著口罩呢。”成都鋼五區小郡肝串串香負責人朱仁琦則告訴內參君:成都整體情況都比較蕭條,尤其春熙路這些熱門的旅游商圈。根據當地一些同行預測,成都市整體餐飲的堂食下降了50%以上。

     

    “目前,需要建立我們自身的會員的消費信心!成都的控制還是比較良好的,政府很給力。而且有外松內緊的狀態。一旦投入戰斗,大家馬上就行動起來!”

     

    據悉,鋼五區旗下各個門店暫無停業狀況。各家店在經營方面進行內部優化,主要是從會員系統和會員社群入手,菜品方面,保證新鮮健康。同時活躍社群,加大優惠活動力度,恢復消費者的消費信心。

     

     

    烤魚品牌烤匠,遍布成都有30多家門店,負責人告訴內參君,成都門店整體營業額下降了30%。但春熙路一片慘淡,營業額只有平常的30%。可見游客下降依然給餐飲業帶來了一定的打擊。

     

    成都春熙路客流驟減

     

    身經百戰的成都餐飲人,樂觀依舊。一夜之間,各大餐廳都上線了外賣活動,自己的外賣小程序。成都已經連續5天新增為0,大盤逐漸趨于穩定。?

    ?

     


    小結


    從張家界、揚州、成都、鄭州、武漢、北京等城市的疫情來看,多個地方的餐飲因疫情按下了“暫停鍵”

     

    去年,有的人以為疫情很遠,今年疫情突然降臨身邊。疫情新常態下,餐飲人沒有徹底松懈的時候。而這一波引發全國多地的疫情,也讓大家又一次見證了餐飲人積極自救的精神。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餐飲老板們在疫情面前,更加泰然,更加樂觀,行動也更為及時。

     

    “凡事到了谷底,必然迎來反彈。”內參君將與大家一起努力,陪伴大家走過這段艱難的光輝歲月。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張婷婷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當一個產品受眾接受度高、痛點屬性明顯、供應鏈條穩定,那么就能夠成為餐廳的爆品。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掃碼關注“深扒餐飲供應鏈”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1.3萬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