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本質是新場景,
重演餐飲行業的發展歷程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所有餐飲商家被迫全面進入外賣賽道,競爭加劇。即便后疫情時代,商家也不敢對外賣掉以輕心。
外賣商家熟悉外賣運營的方法和技巧,發力較快。但堂食商家熟知產品品質和品牌認知度,更具持久力。
此外,外賣專業化、連鎖化趨勢明顯,急需專業操盤手。外賣創業門檻進一步抬高,成本再提升。
挑戰之下,仍有機遇。
高客單價細分品類外賣即將爆發,全聚德、大董、旺順閣、王品等相繼入局。
中高端餐飲重新構建外賣市場的競爭格局,不僅靠較高美味還原度的產品,更靠具有驚喜的儀式感和體驗感。
私域流量備受重視。疫情期間,有餐飲品牌靠開墾私域流量,外賣業績翻了 6 倍。
但脫離了疫情,回歸常態,社區團購模式能否帶來不錯營收,尚有疑問。
疫情期間過后,堂食和外賣如何平衡,也是餐飲老板需要深思的。
解析外賣本質,解讀挑戰與機遇,這5篇文章不能錯過(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4、《在2月份就盈利?怎么做到的》
5、《叫停外賣:巴奴的反復與老杜的定力》
上半年巨頭們都在虧損,
外賣成了突圍點
回顧年初的疫情大考,不難發現上半年巨頭們都在虧損,但外賣成了重要發力點。
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外賣營收4.096億元,增長了123.7%,主要由于外賣訂單量增加。
九毛九集團中逆勢增長的太二酸菜魚,依靠的也是占比23.1%的外賣業務。
呷哺呷哺通過外賣,實現營收1.57億元,較去年1.2億元同比增長18.5%。
數字之外,我們更能發現餐飲集團多品牌發展策略,點擊閱讀2020上半年財報解析(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海底撈&九毛九:《餐飲業上半年:巨頭淪陷,交出巨虧答卷》
呷哺呷哺:《上半年凈虧1.93億,翻座率連續7年下滑,呷哺要靠湊湊反哺?》
外賣風頭正勁,仍需理性避坑
風頭正勁,仍需理性,及時避坑。
一是代運營平臺的“流量坑”。
烤冷面、奧爾良香腿堡和大臉雞排,3個產品,原價37.7元,經過代運營平臺的活動后,收入3.7元。
有餐飲商家找公司做外賣代運營業務,不僅不賺錢,最后連本錢都快賠沒了。
流量和利潤的普遍沖突是根源,代運營公司的考核指標跟流量相關,促使他們使勁做活動、打折扣,把流量、流水、銷售額都拉得很高。
但用活動折扣換流量,折扣成本只能由商家來承擔。
良莠不齊的外賣代運營,餐飲商戶選擇前,先要形成正確認知,才能防止“病急亂投醫”。
避坑指南請進:《本錢都快賠沒了!餐飲老炮也被“外賣代運營”割韭菜?》
二是良莠不齊的共享廚房平臺。
共享經濟的春風吹到餐飲行業,手握巨大流量的外賣有了新去處——共享廚房。
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提供一些餐飲經營必要的餐廚設備和水電燃氣資源,“拎包入住”的共享廚房,能有效減少開店初期的成本。
但發展不成熟的共享廚房,仍有亂象。
日常收費不透明,扯皮的事一波接一波,想省點心,可糟心的事天天有。
宣傳吹上天,但服務不落地,宣傳的外賣代運營、前端采集等服務,基本不落地。
……
未來三年內,共享品牌將迎來洗牌期,幾家零零散散的共享廚房平臺的現狀將被徹底改變。
想要進共享廚房做外賣,似乎不是重點。入駐怎樣的共享廚房,才更考驗餐飲老板們的識別能力。
點擊閱讀:《“進一波死一波”,共享廚房不香了?》
10月13日,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城市精英峰會(深圳站),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CEO秦朝攜“餐飲行業智庫”導師團來襲!內參將對話面包新語,“十萬+制造機”、「進擊波財經」主理人沈帥波,紅荔村腸粉創始人袁錦華,譚廚傳家菜創始人譚子滔,食亨VP謝汝毅,以TED模式開啟“餐飲行業智庫城市巡講”,開門見山,觀點豐富新穎!掃碼即可報名參與:
10月24—25日,北京,大魚餐飲學院聯合盧南老師繼續推出《超級門店實戰營》課程第8期,從精細化運營的底層邏輯出發,深度解析提高門店營業額,以及“人效”、“平效”的實戰方法。歡迎大家掃碼占座!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 (微信同號)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