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加個飲品就叫“餐+飲”?口味不復合、配方不健康……遲早被年輕人拋棄!

    加個飲品就叫“餐+飲”?口味不復合、配方不健康……遲早被年輕人拋棄!
    餐飲老板內參
    品類洞察
    2020-08-24
    1.7萬


    “餐+飲”風潮從2019年火到現在,大佬紛紛入局。


    但風口尚未明確,餐飲品牌試圖通過飲品增加利潤,讓年輕人多來一杯,這難度并不小。


    本文將從口味需求、場景匹配、功能細分3個維度,詳細解讀“餐+飲”中的飲品趨勢。

    總第 2460 
    餐飲老板內參 蔡大柒 | 文



    茶飲賽道為例

    消費者口味更復合,需求更養生


    想更好地解讀消費者飲品口味的變化,茶飲賽道無疑是極好的樣本。競爭壓力大,更新迭代快,只有抓住新一代年輕人的口味趨勢,才能領跑。


    茶飲賽道的奶茶經歷了多次升級,從簡單的粉末沖泡到如今的多元融合,茶底品類越來越高級,凍頂烏龍、大紅袍、黃金桂已算標配,咖啡、啤酒、谷物、植物奶開始融入,消費者期待從一杯奶茶中吃到更多。


    喜茶人氣No.1的多肉巨峰葡萄,產品由喜茶芝士+葡萄冰沙+巨峰果肉+綠妍茶底組成,既有奶香與茶香,又能品嘗到濃郁的水果風味。單一口味已經很難滿足消費者,復合型的飲品口味才是大勢所趨。


    另一方面,茶飲品牌正進行“減脂降糖”運動,如喜茶正使用甜菊糖代替白砂糖,提供甜味,又大幅度降低熱量。據奈雪的茶2019年前10個月的數據顯示,半數消費者購買茶飲時,選擇少糖或者不加糖,除口味偏好外,更多是基于健康訴求的自主選擇。


    觀察茶飲賽道中,不難發現領跑品牌的養生基因。如滬上阿姨,專注于健康現煮的五谷茶;書亦燒仙草,專注燒仙草這種清熱降火的草本植物飲品。


    年輕一代一方面追求著新鮮、復合、熟悉(更中國口味)的飲品,另一方面更在意健康、養生、無添加。



    場景探尋

    誰來匹配更火辣的餐飲趨勢?


    《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顯示:2019年,火鍋品類整體向前發展, 雖然門店增長相對放緩,考慮到品類本身的成熟度以及消費者對餐飲業的“強社交”需求,火鍋品類的好勢頭仍將會保持下去。



    體量巨大、尚在增長的消費場景一直缺少適合的飲品,降燥減熱。能填補風口的,氣泡飲料是有力的競爭者,眾多品牌已在暗中布局。


    早在2016年,圣培露就推出了果味氣泡飲品,隨后伊利、青島啤酒、喜茶紛紛入局。零售先行,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培養消費習慣,體量巨大的餐飲行業必將成為氣泡飲品品牌的必爭之地。


    此外,氣泡飲品也和麻辣口味一樣,能帶來上癮一般的刺痛感。飲品中的二氧化碳氣泡刺激三叉神經,這些神經對應著嘴巴和鼻子,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后,大腦產生信號,帶來麻熱感和快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沙口感(殺口感)。


    嗝一下,更快樂!氣泡飲品的熱度,不僅與火鍋、串串等麻辣場景更匹配有關,更重要的是能契合年輕人的“快樂需求”。



    飲品功能要細分

    消火、解膩,還需助消化


    對飲品風口的觀察,還需回歸本質。去火涼茶、解膩飲品是餐廳常見的飲品,如“怕上火,喝王老吉”,如餐廳常備的解膩飲品—酸梅汁。


    但以山楂為主食材的消食飲品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風味單一,含有較多添加劑,無法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但仍有巨大的潛力。



    國潮復興,年輕人對于有文化深度的品牌或產品,好感度逐年上升。山楂,也就是紅果,在中國文化早已入詩入畫。上海博物館藏有《紅果綠鵯圖》,陸游也在《出游》中寫過,“山童負擔賣紅果,村女緣籬采碧花。”


    從宋朝起,山楂就被人們廣泛食用,加冰糖制成蜜餞,或串成冰糖葫蘆。中醫常用山楂干入藥,作為調理方劑,《本草綱目》記載山楂可“改變飲食,消除肉類制品”。


    對于文化內涵的挖掘,與火鍋連鎖品牌、甜品品牌仟吉有著深度合作的望山楂算是絕佳的案例。研發過程中借鑒了宋代養生方“須問湯”,運用中藥君臣佐使的理念,對配方進行多次迭代調整,形成了現在的產品,消食又解膩。



    飲品要長久生命力,

    靠顏值,更靠品質!


    飲品如何更打動消費者,適配餐廳?內參君采訪了飲品供應鏈方向的從業者王林,通過長期對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品牌,他發現并非只有奶茶品牌在推陳出新,這幾家快餐品牌一直都在擁抱年輕用戶。


    “飲品研發上,他們更講究健康與樂趣,比如真果汁加茶的組合,成本更高,但是品質、口感會更好。用不同食材和原料去做融合,碰撞出可能有一定差異性的產品,或者新奇的口感,如水果和茶,不同水果間的混合等等。


    此外他也聊到,很多生命力短暫的網紅飲品,多用濃縮汁勾兌,不可避免地用到防腐劑、增稠劑和香精。聰明的消費者看到一長串的配方表和添加劑名稱,便不會再嘗試。


    與快捷的研發方式背道而馳,望山楂深知長久的生命力來自品質與健康。這款山楂飲品最初的靈感,來自一次擼串局:大家擼串正興的時候,總希望喝點什么,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飲品,不僅能刮油解辣助消化,更要健康無添加,喝到真實的果味。


    因此在研發初就避免使用食用香精、色素和防腐劑,用山楂果干熬煮,風味醇正。開瓶后,在瓶口聞一下,就能感受到玫瑰花香,入口能嘗到山楂和烏梅的酸爽,回味中又帶著一點草莓和堅果的微妙風味。


    據創始人王若冰介紹,最初研發望山楂,并非要做一個復合口感的產品,而是徹底的產品思維,像釀造紅酒那樣,做出風味層次豐富的產品。這也契合著茶飲賽道口感復合、健康養生的需求。



    在配方的不斷完善中,研發人員加入玫瑰水、洛神花、陳皮、紅棗等,借鑒精釀啤酒制成工藝,用分段熬制的方法,融合不同風味。為了讓產品更有記憶點,還加入了讓人更愉快的氣泡,喝起來就會有獨特的沙口感。


    “不同原料在熬制和熟化過程中融合到一起,不同的人能感受到不同的點,建立一個普遍又有差異的口感認知,用戶喝了幾次后就會形成口味記憶,形成消費習慣”。



    為了適應年輕人更多元的口味需求,除望山楂外,他們還推出了融合白桃原漿和桃汁、有花香的望桃花,借鑒了中國西北地區的杏皮茶的望杏福,繼續拓展健康草本飲品這個品類。


    消食飲品的風口已打開,望山楂正在極力拓展,不僅是作為菜品的配搭飲品,讓消費者更“貪吃”,瓶率更高,增加更多利潤,更可以和高端酒店、咖啡廳、酒館合作,以基底形式做自制飲料或者酒飲,繼續深耕“餐+飲”“餐+酒”這個賽道。


    統籌|臧政齊    視覺|王晶雪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往期精選

    這屆茶飲中,最具國潮潛質的,就是它了!
    入坑預警:這個連續三年爆火的品類,慢下來了!
    復蘇率84%,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廣州餐飲到底強在哪?
    別再吐槽餐飲成本“三高”!是你沒想好復合業態咋做
    怎么讓顧客哭著排隊也要吃到,Shake Shack早研究透了!
    開業被怒寫200條差評!!!網紅餐廳營銷套路為何突然翻車?
    100萬廈門開餐廳,若三個月沒成網紅,就換品牌再開!
    毛利高達80%,“餐+酒”新賽道上已站滿了星巴克、鼎泰豐等巨頭……
    大家對餐飲消費降級、下沉市場、馬太效應,可能有誤解……
    吳國平最新披露:明年進軍快餐、口袋里放點錢、重回根據地…(獨家對話實錄)





    商務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32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