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扣點過高,
餐飲品牌如何破局?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其實和我們很多餐飲人的經營模式有關,怎樣在經營好堂食的同時,運營好外賣和商城業務。
今年疫情的原因,餐飲業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我們選取了一些很重要的關鍵詞:
疫情過后明顯出現了一個大現象,就是我們的堂食客流減少了。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在大部分的購物中,客流量與原來同期相比至少下降了1/3以上,這時候用戶對外賣和零售的需求量明顯增加,線上外賣和商城成為餐飲行業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領域。
當線下消費需求下降時,如何滿足消費者的外賣需求,成為了廣大餐企的必修課。第三方外賣平臺,今年一季度的扣點上漲了14%,這對餐飲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2015~2019年整整5年時間里餐飲經營的增長,中間有兩個很重要的數據,第一個就是2019年的外賣增長率,這一年外賣增長率是28%,我們相信2020年的外賣增長率還會持續升高。第二個是在2019年的時候外賣達到餐飲總收入的13%,堂食的增長率一年只有7%,今年外賣的占比會接近16~18%左右。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餐飲的業態變化,帶來消費場景的變化。今天不是因為平臺而產生了外賣,而是因為消費者的外賣需求催生了平臺業務,對于大部分的餐飲企業來說,不管你是關注還是不關注,這個場景對我們來講都是無法忽略的。
在做外賣的時候,只要和平臺做業務,平臺扣點就會成為壓在我們身上最重的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平臺平均扣點的費用在25%左右,對于盈利較低的中餐來講,25%是非常高的點位。
疫情期間,全國很多餐飲人也會出面和平臺進行協商,希望平臺能夠降低一些扣點,但是整體來看,效果差強人意,這里面最核心的問題是平臺是中心化流量的業務,沒有辦法形成雙贏局面,什么意思呢?就是平臺對你少了2、3個點不會催生你的業務增長,如果你少給了平臺的點,平臺的業務也不會增長,因為這里面有大量可替代性,所以這里面的關系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當被平臺擾亂的時候,你不可能通過談判的模式使平臺的流量下降。
大部分的餐企只能通過平臺做這樣的業務,其核心原因就是你的流量被控制了,消費者根本找不到你,他喜歡吃你餐廳的菜品,可以去堂食找你,但是在家的時候沒有辦法享受你的產品和服務,核心原因是流量被平臺控制住了。
升級會員體系
滿足會員全場景消費需求
今天餐飲行業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商業模式升級,如果你還把自己看成一家堂食餐廳,認為把菜做好、把服務做好、把管理做好就可以成為一家持續盈利的餐飲企業,這樣的定義已經越來越模糊了。未來,我們將看到的情況是,門店來客減少,消費者大多使用外賣和商城的模式,我們如果只依賴于平臺,流量被控制、成本被控制,你的經營模式大部分會被平臺拿走。
我們的唯一出路是要經營好自己的私域流量,消費者到店體驗你的服務,回家的時候還想吃你們家的東西,其實是想跟你打交道,只不過找不到渠道和方式,沒法和你打交道,如果你提供好的方式,他可以跟你發生更多的聯系,這個時候你們就可以在外賣和商城這兩個場景上建立更穩固的關系。
今天一個餐廳往后的發展,不僅僅是只經營堂食,而是經營一家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立體門店。線下所有到店的客人,通過不斷的數據累積形成我的會員和私域體系,以該體系為基礎推出會員商城,滿足會員不到店也能購買產品的消費需求,這是覆蓋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我們把這樣的模式用一個名稱來命名它——“三店一體”,開一個堂食的店,經營一個線下的店,兩個線上的店,滿足同一批消費者不同場景的消費需求,讓消費者和商家建立更穩固的聯系。
我們要和消費者發生聯系很困難,這個時候你要讓消費者知道相互之間聯系是很難的事情。我們有一個案例——蘇福記,20多家直營店,2007年成立,這樣的一個餐飲品牌,在今年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它的核心問題是門店來客數減少,企業的壓力很大。這家餐廳是在西安很知名的當地美食餐廳,十大餐飲品牌,性價比高,好吃不貴。2019年的時候,這家餐廳的外賣業務占總收入的30%,在中餐里面比例非常高。外賣平臺的業務帶來的總收入是3200萬,美團占65%,餓了么占35%,單均50元,每周5~6萬筆,2020年的時候占比更高一點,原因是堂食更少了。
他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全年3200萬外賣收入,20%的平臺傭金加上平臺的營銷費用,一年給平臺上繳的所有費用接近800萬,占外賣收入的25%。線下開一個門店,房租占收入的多少比例,人力成本占多少比例,對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來講都是有一個固定數字的,通常都不會超過15%。
這里25%的點拿走,對我們一家正常經營的餐廳來講,這種業務模式是很難持續的。他們會覺得平臺的利潤很高,扣除傭金之后所剩無幾,這個業務到底要不要做,如果要做,到底該怎么做,這就是企業很重要的命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算了一筆賬,這個企業有將近30萬會員,今天如果要滿足年收入3200萬,你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來做?第一,年收入是3200萬,那整體業務的收入是1.06億,假如不通過平臺來做這個業務,而是在自己的會員小程序,到店的客人給客人推薦小程序,讓小程序成為消費者到店到家以后,可以跟自己發生黏性的紐帶。
如果有會員外賣,成本只有18%,這里面包含了物流費用,所以我們講蘇福記會員外賣里面,假設會員外賣物流占10%,一年是320萬物流費用,營銷會員按8%算,會員的年費用是256萬,這兩個部分加在一起總共的費用是576萬。如果說它的平臺外賣,一年3200萬,平臺的費用,包括物流,差不多需要800萬。如果用自己的會員小程序,它需要的費用差不多是一年576萬,就這一項的業務可以給企業增加的利潤是224萬。
我們給企業做規劃的時候,這個企業很明確提出來說,會員外賣到底能不能替代平臺外賣?我們的觀點是不需要替代,但是需要把自己的私域流量做大做強,把自己的三店一體做大做強,不斷做大做強大的時候,是會有盈利空間的。對于消費者喜愛的餐飲企業,除了經營門店的業務以外,還要經營會員外賣和會員商城,在這個業務板塊里,假如你可以把這個業務逐步增大,你的利潤就會直線上升。用平臺外賣、會員外賣,這個板塊可以形成224萬的收入。
未來的餐飲企業,如果只滿足于經營好自己的門店,這種業務模式是很難持續盈利的。那如果布局第三方平臺的外賣和商城業務,一樣沒法賺錢,因為扣點太高。將來的三店一體,對于一個餐飲企業來講,經營好自己的堂食、會員外賣、會員商城,核心價值有三點:
1、會員的全場景服務,滿足會員希望能在家消費你的產品的需求。
2、實現會員的價值最大化,自己在這個領域里面可以得到更多的會員變現的機會。
3、私域流量的增值變現。曾經大批在淘寶開店的商戶出現了“出淘”,因為淘寶的營銷費用太高,大部分企業無利可圖,他們開始做微商,今天餐飲企業正在經歷的道路是一樣的,要滿足非到店客人的需求,只依賴平臺,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也要做微商,三店一體就是餐飲的微商。
我們希望將來的三店一體架構,能將門店所有與消費者接觸的場景連接起來,商城、堂食、外賣都是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來源。當把這些場景通過一個數據庫,把所有的流量留存下來的時候,就擁有了一個完整的私域流量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之上再去經營各種場景,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三店一體,這是未來餐飲必然要走的一條道路與方向。
三店一體,
要開源,更要節流
我們談的三店一體,更多的是開源 ,滿足更多場景的需求。我們看節流,通過我們的經營提升我們的效率、降低成本,就是節流。
這張圖,把中國和美國、日本在整個餐飲經營過程中,現在存在的利潤和經營的成本結構給大家做示例,中國目前的大部分的餐飲利潤率在8%~10%左右,上市公司高一點,在12%。我們的食材成本是40%~45%,人力成本是15%~22%,這里指的是中餐。美國和日本,大部分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2%~5%,為什么在美國和日本相對比較成熟,發展水平又比較高,經營管理水平比較高的這些國家,他們的利潤率還比我們低呢?只說明一個問題,中國現在的餐飲還處在粗放經營的時代,現在的利潤率,大家一定覺得比原來低,賺錢更難了,未來利潤率還會不斷降低,實現真正的規模化后,每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將在3%~5%之間。這是成熟行業必然會導致的現象,我們的利潤率肯定會低到這個地方。
我們粗放經營的時候有10%,精細化經營的這些企業只有2%~5%,我們到哪里找到更多的利潤成長空間。這里面有兩個數字是區別于美國和日本的,一個是人力工資,我們給員工的各種福利,按照未來的趨勢只可能會漲,唯一可調整的就是食材的成本,那該怎么通過高效的運作讓食材成本下降呢?
有幾個很重要的關鍵詞:今天餐飲老板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數據,給我們的成本管理帶來了很大的缺陷,通常財務給我們出經營報表的時間是第二個月的10號或15號以后,而且是一個總計的費用,那這種“滯后”為我們的企業成本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為滯后10天或15天,我們再采取動作,這一個月一半就過去了。第二,管理數據準確性很差,當準確性差的時候,管理者沒法根據數據做決策,很多管理者只能憑經驗做事情。第三,我們的管理維度太少,我們做決策就會變得困難,會忽略很多事情。
從整個企業的食材采購管理角度來看,到底有哪幾大環節,可以通過效率提升來降低我們的成本呢?整個餐飲的用料分為三大類別,第一個類別是買,主要指的是采購管理;第二是用,主要指的是用料管理;第三是控,主要指的是采購管理。
在整個過程當中,可以看到“買”實際上是錢的效率,“用”是用料的效率,“控”是人的效率,大部分的企業在買、用、控上都有提升的空間,而這里面最大的空間在“買”,因為“用”的空間,企業內部的管理,廚房的管理已經做的比較精細了。“控”的管理,就是要用多少人、多少資源來進行配送。“買”這個環節的空間其實是很大的,原因在于我們以前每個企業的采購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他們沒有先進的工具和方法,大部分憑經驗,憑簡單的業務邏輯和這個員工的忠誠及職業道德來做這件事,其實“買”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有一個客戶——夏聯福記,我們幫助該企業在買和采購這兩環節進行優化。在2019年5月份,我們監測到品牌門店的大部分菜品,菜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豬肉當月漲價70%、藕漲價101%、雞蛋漲價35%、其中食材漲價10%的有82個產品。這個現象可能我們的企業在當月也看得到,但是問題有兩個:第一,在什么時間看到。如果是在第二個月的月中10號以后看到的,能采取動作的時間就只有不到半個月。第二,你看到單個產品漲價,還是N個產品漲價。我們看到這么多的原材料漲價的時候,我們在5月30號前就反饋給所有的管理層,管理層月底開會采取相應的措施。
當你知道豬肉漲價的時候,在中餐里面有大量和豬肉有關的菜品,以標準的中餐菜品紅燒肉為例,紅燒肉本身就很厚,整個菜品沒有辦法進行改變之前,廚房的大廚告訴你說,如果像原來一樣用料的話,我們賣一份虧一份,因為成本太高。那該怎么辦?臨時采取措施,在豬肉下面墊一個鵪鶉蛋。當原材料漲價的時候,賣一單賠一單的時候,企業務必要采取措施。正是因為采取了及時的措施,讓企業在未來幾個月里,及時調整價單、及時調整配方,3個月之內給企業找回了360萬可能會帶來的損失。
整個成本的管理,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所帶給企業的核心價值就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第一,實時看到采購數據。可以對任意供應商采購的任何東西進行管控、價格進行管控、規則進行管控,以及用料進行管控。
第二,及時掌控供應商的變化。可以避免采購、供應商環節出現質量、規格等問題。
第三,流程透明。你看得到,廚師長看得到,老板看得到,如果你知道這些信息,你可以將管理前置,管理前置談的是什么?你及時知道這些問題后,就可以及時與管理團隊進行交流,并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企業的損失。
疫情只是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插曲,但是確實給很多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個插曲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思考原來走的道路,到底有哪些是可以優化的。微盟智慧餐飲的使命就是幫助大量的餐飲品牌、連鎖企業,幫助他們通過做大做強自己的私域實現開源,想辦法通過成本管理進行節流,幫助餐飲企業實現長久持續的盈利,再次感謝各位。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