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本錢都快賠沒了!餐飲老炮也被“外賣代運營”割韭菜?

    本錢都快賠沒了!餐飲老炮也被“外賣代運營”割韭菜?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頭條
    2020-07-07
    10.5萬

     
    餐飲商家花1980元找公司做外賣代運營業務,不僅不掙錢,本錢都快賠沒了。
     
    諸如此類,在抖音上哭訴外賣代運營是個坑的視頻并不少。
     
    既然是坑,為什么餐飲商家還要相繼跳進來?
     
    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坑呢?



    總第 2416 
    餐飲老板內參 戴麗芬 | 文
      

     

    ?

    外賣代運營真的是個坑嗎?

     

    耿女士在河南開一家漢堡店,入駐外賣平臺的時候,與鄭州的一家代運營公司簽約合作。每個月,耿女士要向合作方支付一定的費用,由對方負責外賣運營。

     

    一段時間后,她發現不僅不賺錢,連本錢都快賠沒了。她展示了外賣平臺上的一個例子:烤冷面、奧爾良香腿堡和大臉雞排這三個產品,原價37.7元,經過代運營平臺的活動后,收入3.7元,“連本錢都不夠”。

                 

    “我要是讓他給我做下去,他都把我的店給賠光了。”耿女士說道。

     

    這個案例來自河南民生頻道的小莉幫忙。只要在抖音搜索欄輸入“外賣代運營”,就可以搜出一排類似的案例。

     

    不僅餐飲小白會入坑,某些在餐飲行業深耕多年的業內人也有被割韭菜的經歷。

     

    某行業資深餐飲人告訴內參君,最近加盟了幾個品牌,但由于自身沒有精力運營外賣平臺,就把相關業務交給了代運營公司。為了慎重起見,她選擇了一家在業內知名的企業,但沒想到3個月后,效果差強人意。

     

    “推廣費花了不少,然后沒效果,你問他原因,他說他也不知道。”

     

    資深餐飲品牌營銷顧問、露露的下午茶創始人徐露解釋了這些“坑”背后的原因:

     

    “代運營公司的很多考核指標是跟流量相關的,而不是跟利潤相關。如此一來,許多代運營公司除了收取基礎服務費之外,還會收取1.5%-3%的流量提成。在這樣的情況下,代運營公司使勁兒在平臺上做活動、打折扣,把流量、流水、銷售額都拉得很高,代運營公司也可以拿到比較高的提成。但是公司層面卻是虧損的,因為要通過大的活動折扣來提流量,折扣成本只能由公司來承擔。


    量和利潤的普遍沖突讓很多餐飲商家感覺到“坑”。內參君聯系了多家中小品牌,都表示自己的團隊就可以做運營,暫時沒有考慮和外賣代運營公司合作。“代運營機構有接觸了解過,但利益上很難達成一致,不好合作。


    此外,外賣代運營市場良莠不齊,行業內不排除存在一些并不具備外賣代運營能力的商家。一位曾經的外賣代運營工作人員透露,應屆大學生培訓一周就實操店鋪。餐飲商家如果不注重運營商的資質、資源和能力,就會讓一些問題運營商鉆空子。

     



    被賦予過高期望的外賣代運營

     

    商戶在選擇外賣代運營之前,應該先對其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防止“病急亂投醫”。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外賣代運營是有用的。“大部分商家對外賣體系研究不明白。我接觸到的大部分老板,遇到問題并不知道怎么辦,往往是我一眼看到了問題出在哪,調整了一些策略,就能幫他省下錢。”外賣運營專家、優糧大學創始人閆寒說道。

     

    其次,外賣代運營其實沒有壁壘。閆寒認為,“外賣代運營就是一個經驗上的事情,踩的坑多了,就能幫助新的客戶避坑。”

     

    外賣代運營公司掌單創始人黃濤也有類似的看法:“服務關鍵在于時間長,長期的口碑就是它不可動搖的地位。它的壁壘不是技術型的,也不是短時間內提升了銷售額。”

     

    再者,低價難有好服務。外賣代運營主要還是人力成本,有些收費比較廉價的代運營商都是一人運營多家門店,按照一套模板來操作。即便承諾了“不見效不收費”,最后如果不見效,商家還是要支付活動運營的成本。

     

    外賣代運營這門生意不僅對于餐飲商家是一筆高支出,對于代運營商家同樣有不低的成本壓力,因為人力成本往往是很難壓縮的。對此,閆寒認為“這注定是一個辛苦活”。


    更有甚者,由于小餐飲商家的倒閉率高,代運營商家的客戶穩定性也相當低。外賣代運營公司象撲創始人柯必成表示,其合作的商家中,40%的商家最后倒閉了,30%商家最后會自己做外賣,只有30%的商家會長期穩定地與其合作,其合作的商家基本上3個月左右會更換一批。

     

    因此,外賣代運營公司更愿意與大品牌合作,“我們的主要收入來自合作的連鎖餐飲品牌。”雖然外賣代運營帶來了主要的收入,但是平臺流量來源不止是外賣平臺,柯必成表示,公司從2017年就開始不斷拓寬業務,包括抖音、大眾點評等平臺的運營。

     

    拓展更寬的運營業務,是代運營商家普遍的趨勢。

     

    黃濤強調,掌單的主營業務起初就包括三部分:SaaS、外賣代運營和區域流量。疫情期間,區域流量成為公司的營收擔當,這部分營收占比上漲了60%,而公司6月份整體營收逆勢增長20%。

     

    據內參君觀察,外賣代運營行業尚未出現高性價比的服務商,雖然頭部的從業者更加深耕于技術、大數據、人才,但囿于人力成本,在短期內尚不能夠在保證品質服務的同時,壓低價格。此,即便是大品牌,在合作過程中都會慎重考慮其支出成本。

     


    餐飲人該怎么做?

     

    在外賣代運營商和餐飲商家各執一詞的情況下,餐飲人有什么對策呢?

     

    1、連鎖品牌:平衡品牌與流量的關系


    徐露認為,對于連鎖企業來說,一開始不會自己做外賣,可以去找代運營公司。但并非交給代運營之后,什么都不管了,這個時候公司層面還是要去平衡品牌和流量之間的關系。同時,品牌方還要去學習代運營公司做流量運營的技巧。
     
    根據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餐飲商家可以和外賣代運營商達成不同合作。如果有意愿長期合作的品牌,更適合用利潤分成的方式合作。
     

    長期來看,連鎖品牌對于外賣代運營更多的是技術上的需求。吉祥餛飩營銷中心的曾茂告訴內參君:“我們正在考慮和此前的外賣代運營商進行更深入的合作,他們主要提供IT、技術、咨詢上面的服務。”
     

    2、小商家:沒必要非得找代運營公司

     
    對于小商家來講,其實沒有必要非得去找代運營公司,因為有很多事情的確是自己需要摸索著去做的。自己不下工夫,代運營公司其實也幫不了你太多,因為代運營公司最擅長的是做流量的能力,但是對于小公司來講,優質外賣代運營的成本太高,還不如自己用心經營。
     
    不過考慮到外賣運營的試錯成本也很高,于是有一些公司就找代運營公司合作一兩個月,等明白了行業規則和操作方法之后,這些公司就能夠獨立運作外賣運營了。
     

    3、外賣要想做好,需要兩方密切配合

     
    觀見餐飲小學發起人,易基金創始合伙人汪潔認為:有很多的企業都認為把外賣這件事交給專業團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就像是買了一張健身卡,就以為可以減肥成功了,其實外賣要想做好,更多的需要兩方的密切溝通與配合:
     
    1)代運營公司是否可以根據企業、產品的特性制定出營銷策略、方案細化拆分,并且能夠合理分配資源,投入最小費用產生最大價值;
     
    2)餐飲企業的總負責人是否能夠高度重視;高層是否可以根據代運營公司提出的策略深度思考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與意見;一線員工對方案是否能嚴格執行。
     
    代運營公司在時間的沉淀下,可能會形成對餐飲行業、流量平臺更加深入的理解。此外,外賣代運營公司通過數據能力提高運營效率,可以提高人效,進而建立行業壁壘。
     
    不過,在汪潔看來,外賣代運營很難產生類似于寶尊電商的上市公司。寶尊電商的客戶,多以電商為主,電商的C端客戶,是全國甚至是全球的市場。而外賣商家的C端客戶,只能在3、5公里以內,所以更多的是人海戰術,而無法降低邊際成本。
     
    就目前來看,對于中小品牌、個體商家來說,長期外包運營顯然并不劃算。餐飲是一個勤行,這就要求想要做好線上業務的商家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精進。 

    統籌|臧政齊    視覺|王晶雪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餐飲老板內參聯合美團點評繼續推出餐飲行業大數據報告——《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聚焦4.6萬億餐飲市場、4.5億用戶、610萬活躍商家、20大餐飲品類,歷時5月烹制。現重磅推出,并設置2020戰疫價568元,僅限1000冊。在7月25日之前訂購更可享受預售價468元掃描下圖二維碼,或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立即入手



    往期精選


    《消費疲軟、資金鏈斷裂……小店哀鴻遍野,頭部殺入“千店時代”》

    內參樓下美食街,疫情倒閉重災區,為啥只有這家店堅挺?
    疫情二次暴擊下的北京餐飲:“今年只要不關門就是勝利”
    上游供應鏈危情時刻:“餐飲業不恢復,怎么做都是虧!”

    連夜做檢測!北京餐飲的戰時狀態

    《“辛苦不怕,就怕疫情反復”:老板親自炒菜,懷孕老板娘頂一個半服務員……

    《“聽到新發地渾身哆嗦!” 疫情反彈,北京餐飲遭遇突然一擊

    降價潮已波及火鍋界!(平價火鍋走強)

    誰會是燒烤界的海底撈?

    人民要吃螺獅粉,五菱:我來造!

    降價開始!餐飲潮水方向已變






    商務合作: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37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