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新零售徹底把小龍蝦拉下神壇!

    新零售徹底把小龍蝦拉下神壇!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頭條
    2020-06-05
    6.4萬




    2020年,小龍蝦怎么了?


    吃“蝦”群眾熱情不再,小龍蝦餐館銷量腰斬。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小龍蝦的社交光環逐漸黯淡,在電商新零售的低價沖擊下,小龍蝦原本就不高的性價比已經“食之無味”,再加上疫情影響下消費需求降低,曾經紅火的小龍蝦館“好日子基本到頭了”。


    或許,讓被“炒糊”的小龍蝦擠掉泡沫、成為一道受歡迎的普通菜品,才是它應有的歸途。



    總第  2384  

    餐飲老板內參 崇膳 | 文





    小龍蝦正褪去光環


    “吃小龍蝦,不再時髦了,還很貴。”


    這成為很多年輕消費者的心聲,小龍蝦餐品的線下銷售因此下滑明顯。


    內參君實地考察發現,北京簋街的部分小龍蝦餐品銷量減少近半,一些小龍蝦館的人流也減少了三到四成。


    豪蝦傳創始人蔣毅介紹,小龍蝦作為一個重要的網紅餐飲品類,無論是生鮮零售還是餐飲銷售,這兩年來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


    誰又能想到,前幾年小龍蝦還是大火的狀態,“小龍蝦自由”被調侃為土豪標配。


    回顧小龍蝦歷史,2015年被稱為小龍蝦網紅的元年,“小眾”的小龍蝦餐品披上了網紅的外衣,伴隨著互聯網、物流的高速發展,一躍變成“鮮食零售”超級大品類。


    “主要是因為小龍蝦的供應鏈完善了,其養殖規模擴大,產量提高,所以需要將其進行包裝,打造網紅屬性,這樣利于銷售。”餐飲資深人士分析小龍蝦餐飲爆紅的原因時說。


    媒體跟風對小龍蝦的報道,也在不斷地強化小龍蝦的網紅屬性,讓消費者在潛意識里認為吃小龍蝦“很時髦”,這也促進了小龍蝦餐品的火爆。


    2017年,我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比2016年同比增長83.15%。2018年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3690億元,同比增長37.5%。


    資本也進入小龍蝦領域,助推了小龍蝦虛空的泡沫,小龍蝦價高、銷量也高。


    物極必反。2019年的小龍蝦餐飲價格和銷量開始下滑,小龍蝦整體增速不如以前。而2020年,因疫情的放大作用,讓小龍蝦餐飲開始走下神壇。



    高價趕走顧客、壓垮小龍蝦館


    近日,內參君在小范圍內調查了一圈潛在食客,發現六七成人今年以來還沒有吃過小龍蝦,而吃過小龍蝦的食客中有近一半是通過網購的方式實現的,并非在小龍蝦館等專門店。


    一家小龍蝦館老板認為,小龍蝦爆紅一段時間后,人們的新鮮感消失,且小龍蝦的味道“也就那樣,不如其配料湯汁口感好”。


    最大的槽點是線下小龍蝦餐飲十分昂貴、性價比低“掐頭去尾就剩那么大點兒肉,三個人沒四五百塊根本下不來。”很多消費者在內參后臺留言,表示不如自己在家做或網購凍品實惠,所以用腳投票,已經不去小龍蝦館消費了。


    其實,龍蝦館的老板們也想通過降價打造高性價比的小龍蝦餐品,但是小龍蝦館面臨著天然的不足。因為小龍蝦在夏季集中上市,所以生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只能做半年的生意。而且小龍蝦館的餐品價格,還受到供應鏈上游生蝦價格的直接影響。

     



     ? 百度“小龍蝦”搜索指數曲線,明顯能看出波峰都出現在夏天


    為了維持利潤,小龍蝦館老板不得不將額外的成本、價格變動的損失,全部加到小龍蝦餐品上,導致其價格長期居高不下。而高價又趕走了消費者,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今年有小龍蝦館老板感慨,“賣蝦不如開面館”,甚至出現龍蝦館因虧錢關門、改在門口擺攤賣螺螄粉大賺的案例。這一點,也從小龍蝦館的開店速度越來越慢、而且存續時間越來越短上可以看出。

    據企查查數據,2015年以來,小龍蝦行業新成立餐企的增速越來越慢。而2015年成立的餐企,至今只有64%存續,另外36%已經注銷,這還不包括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


    小龍蝦館減少,不代表小龍蝦不受歡迎。


    這兩年來,小龍蝦的發展已不局限于龍蝦館,而是更廣泛地深入到餐飲業的方方面面。


    全國其他大大小小的餐飲店也推出小龍蝦菜品,如一些湘菜館、川菜館等,都有小龍蝦產品。杭州一家餐廳,甚至出現了部隊鍋小龍蝦、韓國泡菜配上盱眙小龍蝦,給顧客以特殊的味覺體驗。甚至于,一些粵菜館也推出蒜蓉小龍蝦,而三全食品還推出了袋裝小龍蝦餃子。


    這使得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吃上小龍蝦,小龍蝦消費變成了尋常事,其“土豪”光環也隨之黯然失色。



    新零售徹底把小龍蝦拉下神壇


    小龍蝦新零售的崛起,更使得小龍蝦餐館的生意雪上加霜。


    據業內資深人士預估,年小龍蝦的新零售比例將增加60%甚至更高。墮落蝦負責人稱其小龍蝦產品新零售的規模,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0倍


    小龍蝦新零售最大的特點就是性價比高。


    羅永浩直播帶貨的信良記小龍蝦產品,3盒裝中號(4-6元一只,每盒600克),價格僅為119元。內參君通過淘寶搜索,排名靠前的小龍蝦產品,其蝦尾價格48.6元4盒,每盒350克,而5斤小龍蝦才能剝出1斤蝦尾。這與小龍蝦館、大排檔動輒每斤上百元的小龍蝦餐品價格,形成鮮明對比。


    有消費者在內參君推文后留言,大排檔一斤小龍蝦都一百多元,“去年去店里吃,人均最少100元。今年,吃了盒馬和本地一個蝦品牌聯合推出的龍蝦,3斤裝特價100元,一個月內連著買了5次。”


    另一位消費者留言表示:“3斤99元,加熱就吃,味道還不差,物美價廉。誰還會去餐館吃小龍蝦?”


    小龍蝦供應鏈資深人士認為,線下小龍蝦館價格虛高,限制了人們消費,而新零售把這個泡沫徹底擠破,隨著小龍蝦儲藏保鮮技術的進步,又使得小龍蝦不再局限于夏季食用,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就像如今的白蝦一樣,隨時隨地都能買到,因此小龍蝦“走下神壇”毫不意外。


    當然,線上小龍蝦凍品的口感無法與現炒鮮蝦相提并論,但在消費降級、講究性價比的食客看來,這點口感上的犧牲基本可以忽略。



    “社交+網紅模式”的沒落


    其實,小龍蝦館的生存,相比新零售,還有一條優勢,那就是社交屬性。


    著名美食達人陳曉卿曾開玩笑說:小龍蝦是完美的社交工具,因為大家要剝蝦,沒法玩手機。


    但是,這種社交屬性早已在走下坡路了。消費者認為吃小龍蝦不再時髦,且美食社交可用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小龍蝦已不是必選項。






    久如香創始人賈旭認為,以前年輕人出來吃個小龍蝦會覺得很自豪、很爽、很帶勁,現在感覺很平常了,吃不吃無所謂,還會覺得太麻煩、不想吃了。而豪蝦傳創始人蔣毅也認為,在食客眼里,目前的小龍蝦餐品“只是一道菜”而已,在很多餐廳、大排檔,甚至家庭餐桌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今年疫情的到來,又徹底地改變了餐飲行業。人群聚集的危險深入人心,扎堆吃小龍蝦實在不是一件“很潮”的事情。


    在疫情期間,一些網紅品牌如雕爺牛腩、媽媽的味道,最終走向關門閉店,也使得很多餐飲老板對網紅餐廳的未來不再看好,網紅品類小龍蝦也是如此。


    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認為,小龍蝦的“過氣”,或許是所有網紅品類的宿命。過氣不代表消失,反而是一種常態。先用網紅流行教育市場,再用充分競爭催熟市場,最后用優勝劣汰來凈化市場。


    “看似回歸常態,其實從供應鏈到品類品牌已經歷過一番錘煉,賽道實際是升級的,也是剩者為王的。這幾乎是所有網紅品類的發展規律。”秦朝說。


    小龍蝦回歸下沉市場


    事實上,在小龍蝦成為網紅之前,它只是南方地區最接地氣的菜品之一。很多吃“蝦”群眾并不認為吃小龍蝦有多么高大上,他們當年吃小龍蝦“都是論盆的”。


    昔日小龍蝦作為坑渠稻田中可隨處捕撈的食材,滿足了平民階層吃蝦的需求,又不像龍蝦、螃蟹那樣昂貴;小龍蝦吃的是調味料,是熱鬧的市井氣息。


    但是自從小龍蝦被打上了“網紅”烙印,真正的小龍蝦擁躉們已經吃不起小龍蝦了。如今消費者在小龍蝦館專門店之外,有了更多途徑可以享用小龍蝦,回歸平常,實屬正途。


    不過業內人士推斷,小龍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會受到追捧。其發展方向有三:



    其一,小龍蝦作為一道菜,還會在餐廳受到歡迎,但小龍蝦館這種專門店的開店速度會大減。


    其二、小龍蝦將繼續在新零售端發展火爆。“網紅+直播+社交”模式,或許是小龍蝦產品未來的發展道路。


    其三、小龍蝦將與燒烤等品類一樣,依靠其物美價廉的屬性,為即將火熱的地攤經濟、夜市經濟帶來更多效益。



    從田間溝渠的草根食物走上爆紅之路,價格一漲再漲之后,回歸理性,小龍蝦的美味讓人始終難棄,也許接地氣的平凡之路才是最適合它的。






    統籌|周漁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今年賣小龍蝦比開面館還難......


    路邊攤不列入文明城市測評,“小吃小喝”迎政策紅利
    許多平時下不了的決心,疫情會讓你快刀斬亂麻!
    雕爺牛腩被投資人告上法庭,無力回天……
    從現在起,不再拿疫情當作餐廳活不下去的借口
    張勇親筆信“有點皮”,海底撈接班人“局有點大”
    直播帶貨難,餐飲企業為何還前仆后繼?
    點評第一人氣餐廳老板憾別餐飲業
    海底撈的“新面館”,還只是個“半成品” | 探店
    立法禁食狗肉!全國4萬家狗肉餐企何去何從?





    “餐飲新零售助力計劃”旨在幫助餐企更好地開展新零售業務,實現高效的市場拓展;幫助分銷商、C端流量渠道,快速解決選品問題、降本提效。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24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