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咖門kame
    秦朝餐見
    2017-10-12
    5.7萬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本來銷量不佳的一杯飲料,打上“第二杯半價”,立馬成了爆款。

    雖說南方還是艷陽高照,但北京都下雪了,天氣轉涼,為了讓人氣不降溫,不少老板都在暗戳戳考慮使用個什么營銷手段。

    今天就來好好研究一下,經典的“第二杯半價”促銷方法,背后有什么秘密?

    “第二杯半價”,最熟悉的莫過于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與其他促銷手段相比,“第二杯半價”幾乎不會過時,且年年有新意。

    冰激凌、冷飲、蛋撻、雞翅……統統有“第二份半價”。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這個經典的營銷手段經常被用到

    不就是打個“七五折”嘛,為啥這樣子營銷顧客就開開心心買單呢?

    1

    抓住消費者的“撿便宜”心理

    消費者都有“撿便宜”心理,舉兩個例子:

    1.你和妹子逛街累了,想喝點東西,面對周圍的各色茶飲店,選擇恐懼癥犯了的時候,看到了“第二杯半價”;心里一盤算覺得劃算,就領著妹子去了。

    2.你作為一個吃貨,很久沒吃某一家店了,甚是想念,此時,你恰巧知道“第二杯半價”,想著一個人去虧啊,于是開始呼朋喚友,結伴去消費。

    從上述兩個例子,商家通過“第二杯半價”這一優惠,吸引了潛在客戶(第一個例子);并且拉動了額外消費(第二個例子),成功地利用了消費者想“撿便宜”的心理。

    2

    第二份“半價”了,錢從哪賺?

    1

    提升單品銷量,借機推新品

    除了拉動消費以外,“第二份半價”的商品往往只有1~2種,這種設定能使單品銷量迅速攀升。

    一方面,商家可以借此推出新品;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供應鏈的掌控,提前準備,保證出品的速度和效率。

    2

    推銷特例單品,消化庫存

    一些商家推出“第二杯半價”等促銷活動的飲品也可能是“特例單品”。

    例如平時顧客點單不多的產品,出于盡快消耗原料的目的,需要加快銷售和推薦。這樣的產品也可以細分為兩種:

    一種是利潤較高、但平常點單量不大的產品;還有一種是像鮮榨果汁這樣能“最大化物料”的產品。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第二杯半價背后都是商家的小心機

    據北京朝陽大悅城一家飲品店店員表示,鮮榨果汁做“第二杯半價”的最多,比如他們店里的橙汁,一杯用量是四個半橙子,如果只做一杯,有半個橙子就要保鮮起來下次用;如果做兩杯,就可以直接打九個橙子。

    3

    為漲價做鋪墊

    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漲價鋪墊。

    就像小馬宋說的,不管你漲價的理由多么充分,消費者就是不喜歡漲價。

    對于常客來說,單品的價格漲了,但由于“第二杯半價”的策略,提價部分和第二杯均攤對沖,還會讓消費者有一點“賺到了”的心理。而對于新顧客來說,可能他們根本沒發現促銷活動之前,商家剛剛漲過價。

    3

    “第二份半價”背后的經濟學原理

    1

    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不是真的“歧視”,而是一種差別定價策略。

    價格歧視既可以是對不同消費者索取不同價格,也可以對同一個購買者的不同購買數量收取不同價格。

    假定一項產品從10元到100元,都有人愿意消費——

    但如果定價100元,固然能賺取較高的單位毛利,卻會嚇跑低價位的消費者;

    如果定價10元,留住了低價位的消費者,卻沒有充分賺取到高價位消費者的毛利。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這個“歧視”,是利用消費心理的定價策略

    在這種情況下,對商家來說,最佳策略是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采取不同的定價。

    在“第二杯半價”中,“價格歧視”是為那些不愿意為第二杯付原價的、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準備的。

    對商家來說,當然能多賺一點是一點。但是消費者已經不肯為第二份食物或飲品付同樣多的錢了,因此可以采取差別定價的策略,這就是所謂的“價格歧視”。

    2

    邊際效應遞減規律

    效用,可以理解為顧客消費某件商品獲得的滿足感。

    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意思是顧客每多消費一單位的商品,從中獲得的效用(滿足感)會逐漸減少。

    咱們拿“第二杯半價”來舉例,消費者的“效用”就是從喝飲料中獲得的滿足感。

    假設一個消費者的滿足感劃分為0~10分,喝第一杯飲料,可以從0到7分,喝第二杯飲料,能從7到9分;明顯喝第一杯飲料的時候,帶來的滿足感的提升大于第二杯飲料。

    如果用同樣的價錢買兩杯飲料,就會讓人覺得第二杯是“不值得”、“可有可無的”。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第二杯滿足感低于第一杯,半價之后消費者反而覺得更值

    此時采取“第二杯半價”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第二杯。

    4

    結 語

    采用“第二杯半價”,至少有兩個好處:

    • 一是商家利潤最大化。

    對于只打算買一杯飲品的顧客來說,“第二杯半價”不會影響他的購買行為;對于本來就打算買兩杯飲品的顧客,相當于獲得了七五折優惠;對于可買可不買第二杯的顧客來說,可能為了獲得優惠買第二杯,或鼓動周圍的人買第二杯。

    于是,商家既用折扣吸引了對價格敏感的人群,實現了促銷,也沒有給那些對價格不敏感的人折扣,這種營銷策略比簡單的打折更能增加利潤。

    當然,“第二份半價”的前提是,核算好自己的成本。

    • 二是制造噱頭。

    第二杯半價”作為一種營銷手段,目的十分明顯:制造優惠噱頭,維護客戶關系,帶動額外消費。

    必須承認,比起直接打折或優惠,“第二杯半價”無疑自帶營銷噱頭。

    比如,在幾年前盛行虐單身狗的潮流里,就衍生了“有一種孤獨,叫做第二杯半價。”

    再比如,在近年來單身狗開始反擊、單身主義盛行之時,也有:

    “第二杯半價”這筆賬,90%的人沒真正算明白

    ▲“一個人憑啥不能要兩份?”心理盛行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與“孤獨”無關,與“吃貨”有關:

    “只有單身狗才會覺得第二杯半價是孤獨,單身豬不會,因為兩杯都可以喝掉。”

    無論如何,消費者對“第二杯半價”的營銷策略有反饋,恰恰證明了他們很吃這一套。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文章經授權源于餐飲老板內參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12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