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開業前,不少餐企會選擇到街邊發廣告宣傳單。但是,有多少傳單是直接被扔進垃圾桶的,想必各位老板心中也有數。
傳單該發么?應該!那究竟怎么發才有效呢?
往下看——
很多餐飲店都把菜單手寫在小黑板上,甚至貼滿了墻。可你覺得有多少顧客真的會看?
手寫菜單需要么?需要!可你知道正確的方法么?
往下看——
當顧客想多要些小菜時,得到的不少回答可能是“不好意思,您得加錢”,然后,有些顧客決定再也不來了。
正確的回復方式應該是什么?
往下看——
今天,內參君就與各位分享一下,日本餐飲人中行之有效的一套思路和打法。
拜訪鄰居,建立人格化認知
我的企業在搞宣傳活動時,我和店長間出現了下面的對話:
“海報的分發工作進行的順利嗎?”
“是的,我們去附近的公寓進行了投遞,并且在車站分發。”
“隔壁的店鋪、附近的事務所等等,有沒有去拜訪呢?”
“還沒,我們準備下一步再去拜訪這些企業客戶。”
店長的回答是一個很糟糕的思路。在路邊分發海報和向公寓投遞海報固然是必要的宣傳手法,但卻不是最先該做的。
因為這些方法不僅不能將對方作為個體來認識,也無法讓對方把我們作為個體來認識。
滿足于這種“匿名”的海報分發是錯誤的。那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該做的是去附近的面包房拜訪。“您好,我是隔壁店鋪的xx。這里有幾張優惠券,希望您有空光臨。”
當面包店的老板來到店里的時候,要說:“啊,老板,歡迎光臨。我是之前去您店中打擾過的xx。”由此,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才算建立起來,這位顧客也才可能成為我們店的粉絲。這樣,我們才能在這條街上站穩腳跟。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這個人的店鋪主人翁意識還遠遠不夠。可能有些店員在店里倒還好,出了店就很怕被別人認出來。但是,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服務業人員,你就必須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
用煽動性語言去手寫菜單,提振銷售額
“賣東西”一定要有一種精神,比如一個小店進了30條秋刀魚,為了爭口氣,硬著頭皮也要把魚全部賣掉。但是,光等顧客點,肯定賣不光。
怎么辦?!研究下菜單的寫法吧!雖然很多餐館的菜單都是手寫的,但大多數都只是用手寫字而已。
手寫菜單的意義遠非如此,之所以手寫,你必須有一個清楚且強烈的意識——為了銷售。
每天特意花費時間與精力寫菜單,是為了寫下能給顧客留下強烈印象的語句,進而讓顧客接受我們的引導購買產品。
給你舉兩個例子。如果前一天的銷售額良好,就可以在菜單上寫:昨日秋刀魚大賣60條!假設飯店供給伙食,員工吃了飯店的菜以后覺得非常好吃,那么就可以在菜單上加上一句:今日伙食,美味無比!
語言雖然樸實,但就是這些樸素的日常語句增加了現場感,吸引了顧客的眼球。
另外,飯菜的提供方式,也根據銷售態度是否積極而變得截然不同。
在我們的店里,把鹽烤秋刀魚拿給顧客的時候,只是當著顧客的面用煤氣噴燈把魚表面烤焦,下面并不烤。然后告訴顧客:“吃完這面要給魚翻身的時候告訴我一聲,我再給您烤另外一面。”
這樣一來,既能與吃了一半魚的顧客進行交流:“果然好吃吧!”也是一種宣傳。
所以說,只是把顧客點的東西拿給顧客的話,就跟不想賣東西沒什么區別。
慷慨地贈送,增加性價比體現人情味
如果想通過價格讓顧客產生“劃算感”,不能只依靠降低飯菜價格,要在與顧客充滿溫馨的交流中,為顧客提供具有“劃算感”的服務。這才是“抓住顧客心靈”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還是小飯館,沒有什么根本區別。
有一次,我去一家大型連鎖餐飲分店,我喝的是角瓶威士忌,就在我想再點一瓶的時候,店員告訴我沒有了。
這時候,一位給人感覺就像普通大叔一樣的店長走了過來,告訴我如果喝杰克丹尼威士忌的話,店里還有。
而且他還微笑著告訴我:“角瓶斷貨是我們不對,所以可以把杰克丹尼威士忌按照角瓶的價格賣給您。”
杰克丹尼威士忌要比角瓶威士忌貴1000日元左右。店長這樣做,顧客肯定還會再來。這樣算來,對于餐廳而言,1000日元的價格不算什么。
有一家炸豬排連鎖店也非常厲害。我孩子常去這家店吃飯,那里有一個服務員很親切,她非常注意觀察顧客,有時會問孩子:“哎呀,卷心菜吃完了,還要嗎?”給人感覺就像媽媽一樣,非常溫馨。而且,醬湯也是免費續的。
可是,一次我在這個企業的另外一家分店想要續醬湯的時候,店員卻冷淡地告訴我是要“收費”的。
我年幼的女兒吃過后說:“這里和經常去的那家味道不一樣。”同樣的連鎖店,味道上不會差太多,但就因為沒有那位親切的阿姨,讓人感覺連飯菜的味道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