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牛蛙陷“百團大戰”!突出重圍的他做對了4件事

    牛蛙陷“百團大戰”!突出重圍的他做對了4件事
    王菁
    頂級分類
    2018-05-31
    8.1萬

    ◎ 餐飲老板內參 王菁 發自上海



    牛蛙品類規模三級跳
    一線城市已是“百團大戰”



    牛蛙雖然不是一個新食材,卻從去年開始真正迎來了屬于它的“蛙時代”。(相關閱讀:價格狂飆70%,今夏斷貨最兇的可能是牛蛙!)而這次的風口還遠沒到最熱鬧的時候。


    百度搜索指數顯示,“牛蛙”一詞的熱度,從今年一月份開始陡然升高,近30天的搜索量環比上升了23%。


    與之相應的,各大城市的蛙類餐廳數量也變得越來越龐大。


    蛙類餐廳各城市店鋪數

    1.png


    以上海為例,目前老牌干鍋牛蛙品牌精悅蓉門店超過了50家,去年以來人氣爆棚的哥老倌美蛙魚頭接近20家,其余蛙類餐廳絕大多是新品牌,開業時間不超過半年,門店數量不超過5家。


    2.webp (2).jpg


    僅炭火蛙鍋這一個細分品類,在上個月走紅抖音之后,已經引發了跟風潮。才過了一個月,上海的炭火蛙鍋門店就從4家增加到了32家,另外還有34家等待開業,經營炭火蛙鍋的品牌也從一個增加到了近十個。


    牛蛙熱從2016年出現端倪,兩年之后的現在正式迎來了紅利期,多位經營牛蛙品類的餐飲老板都認為往后還有三到五年的好日子。



    追上風口的牛蛙新秀,都做對了什么?



    但留給入場者的時間卻并不充裕。因為緊追風口在一線城市搏殺的品牌們,短時間就升級一波營銷玩法,讓新入局者應接不暇。還有不少玩家建立品牌勢能之后,開始下沉低線城市攻城略地。


    其中誕生在浙江臺州的蛙喔炭燒牛蛙,就是一個突出重圍的案例。


    3.webp (2).jpg


    據創始人姚利劍介紹,一年多前在臺州試點,兩家200平米左右的商超店,年營業額均在900萬上下,站穩腳跟后,他趁勢將直營門店數量擴張到了18家,主要集中在華東各省的二三線城市,今年規劃是達到50家店的規模。


    在觀察了蛙來噠、哥老倌、蛙喔、老城區等當紅蛙類品牌的進化路徑之后,內參君總結出了風口爆品的幾條加速要點。


    - ? -

    輕裝上陣快速復制,用門店占領消費者注意力


    提升門店擴張速度,既是市場策略,又是品牌策略。在跟風者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時,以大量的門店占領消費者注意力,是確立品牌地位的重要手段,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降低復制的門檻,全方位降低開店成本。


    確定要進軍牛蛙品類后,蛙喔團隊迅速將門店做出了一個模型。為門店裝修做出了數套模板,并定制成裝修預制件,大大縮短了開店裝修工期,并在人員和供應鏈模式上都設置了配套。


    5.webp (2).jpg


    200平米店面“輕裝”3原則:


    ●  利用裝修模板和預制件,將裝修時間縮短到一個月之內。


    ●  減輕人力成本,支出控制在營業額的13%--15%之間:采用掃碼點菜,每個店節省一到兩人;精簡菜單,后廚兩個爐臺即可保證出品;“前八后八”門店人員模式。


    ●  完善單品供應鏈,抵御牛蛙原料飛漲。



    開店模板化、施工熟練、人員精簡、供應鏈不斷完善的結果,就是開店成本大大降低。


    “相比于同類型商超餐飲店動輒200萬的開店費用,蛙喔只需要100萬左右,回報周期縮短,保證了成活率,這是和對手賽跑的重要保證。”


    - ? -

    風口探險,摸著過去的爆品“過河”


    把新品類迅速落地成有效的開店模型,并不是基于空想,本質上是在熟悉品類“套路”的情況下,基于團隊的豐富經驗,舉一反三來完成的。


    牛蛙品類并不是一個顛覆性創新,本身這個產品就是川湘菜中一道主流菜品,受眾群體廣范。從產品形式上來講,又和五年前火爆全國的烤魚和肉蟹煲有頗多相似之處。


    6.webp (1).jpg


    牛蛙和烤魚,新舊兩代爆品共同點:



    > 聚焦單品,群眾基礎好,具備爆品基因

    > 味型和烹飪方式類似,易于標準化

    > 客單價接近,均在50-80元左右

    > 原料產量大,供應鏈相對穩定



    “做新品類并不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從過去相似品類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但模式能迅速摸清,還能幫你預判下一步市場的發展。”姚利劍說。


    產品管理模式可以借鑒,品牌風格照抄就得慎重了。烤魚和肉蟹煲興起時,正是工業風在餐飲行業大行其道的時候,已經稍嫌過時了,可是很多新進場的蛙類品牌還在沿用。


    姚利劍認為,夜店工業風昏暗壓抑,影響顧客交流,在推崇社交功能透亮的現在,可能是個減分項,因此在蛙喔的模式當中,已經剔除了這個選項。


    7.webp.jpg


    - ? -

    曲線救國,先從低線城市站穩腳跟


    風口之上,競爭壓力也陡然增加,此時不死磕一線城市,立刻將風口爆品帶到自己熟悉的低線市場,先求生存再謀發展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想做出品牌勢能,當然是要到一線城市角逐,但是出頭也特別難,所以我選擇有潛力的二三線城市,先來做市場驗證。”姚利劍說。


    一線城市節奏快,所以消費者非常依賴品牌來進行辨識。


    還很重要的一點是,一線市場的抄襲模仿者眾,當一個新興品牌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時候,市面上可能類似的跟風者會風涌,造成劣幣驅良幣的局面。


    8.webp.jpg


    而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對于餐廳的認知相對來說還是聚焦在產品本身,生活節奏慢的他們特別愿意開車一二十公里去吃好東西。


    競爭雖也激烈,但還是有時間空間給新品牌減少試錯成本的。(相關閱讀:小鎮青年有錢有閑!三四線“餐飲掘金”有4個正確姿勢


    在一線城市品牌看不見的地方站穩腳跟,蛙喔贏得了寶貴的品牌打磨時間。


    ? -

    尋找差異化定位,創造令顧客驚喜的體驗


    無論是把一線城市最火爆的產品、模式帶到低線城市,還是直接從競爭最激烈的地帶突圍,憑借的都是制造差異化的手段,而在品牌的打造過程中,也應該基于對市場的認識,提升差異化的效果。


    姚利劍解釋道,之所以給自己的牛蛙品牌起名為蛙喔,是和人們感到驚喜時發生出的“Wow”契合,因此蛙喔的品牌文化就是驚喜文化。與專業的餐飲品牌設計機構湯姆馬克合作使蛙喔擁有了獨特IP和潮牌文化。


    9.webp.jpg


    所謂的驚喜,正是互聯網界產品經理們津津樂道的“超預期”,把它當作一個餐飲品牌的理念再合適不過了。


    “圍繞著驚喜文化,我們從VI形象到服務,再到門店整體的空間SI,無不在尋找能和驚喜結合起來的地方。”


    這是一個發揮想象力和觀察力的過程,無論是在店里擺上80年代懷舊風格的青蛙發條玩具,門口獨特的驚喜迎賓語,還是在菜品當中附上可能會免單的刮刮卡,都融入了團隊的創造力。


    10.webp.jpg


    “事實上,驚喜文化不單是讓顧客驚喜,也要讓員工驚喜,只有讓員工也愛上這個令人驚喜的潮品牌,他才會創造性地主動向顧客傳遞這種文化。



    小  結



    單品類餐飲模式比較簡單,形式和產品容易被復制,這更加壓縮了品牌起步的緩沖期。必須用時間差內積累起來的管理能力,甩開對手突圍。


    這場突圍戰正在繼續,也許在一年內,我們就可以看到真正站穩腳跟的牛蛙品類頭部軍團形成。

    150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