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美食街的5個陷阱:天真的我半年賠了200多萬……

    美食街的5個陷阱:天真的我半年賠了200多萬……
    餐飲老板內參
    一線走訪
    2016-09-02
    2.3萬


    餐飲業有一個特殊的地理存在,那就是美食街。
     
    很多人可能馬上想到爭芳斗艷的品牌,人頭攢動的場面,天天門口排長龍的神店,以及江湖傳聞里動輒百萬的月營業額。
     
    然而,兩三年內一條街上品牌換了兩三輪的事實,轟轟烈烈進場又灰頭土臉離場的另一部分先烈,你可知道?
     
    今天,通過這篇美食街“炮灰記”,內參君帶你看看美食街的5個陷阱。



    一條街的繁華背后:商家換了四五茬

    內參君在百度地圖“美食”欄上搜索“美食街”,粗略計算顯示結果,全國美食街上的餐飲商家有近36000家。


    在北京簋街、成都錦里、武漢戶部巷等美食街上的商家顯然屬于極少數——像這樣自帶光環的地標型美食街全國屈指可數,客群往往以外地游客為主。


    雖然不少食客反應這些美食街商業化過濃而小吃味道比較糟糕、性價比越來越低,但依然擋不住慕名而來的游客,所以店家生意穩定。


    但對于存在于大大小小城市里的各色主題美食街、特色美食街商家來說,生存遠沒有這么容易。


    以鄭州市美食新地標——農科路一條街為例,短短800米的美食街,餐飲占比超過60%。


    既有巴奴毛肚火鍋、漫咖啡、很久以前、胡桃里等全國品牌,也有笠食紀、風鈴酒吧、不見不散等本土餐飲,涵括火鍋、串吧、小龍蝦館、川菜館、創意料理、居酒屋、面館和主題餐廳等業態,光火鍋就超過4家。


    雖然這條街的平均月租金達到110—130元/平米,單位店鋪多為300平以上的大店,但基本無空租。其中不乏月營業額在50萬以上的品牌。


    但繁華的另一方面是,從2010年至今,金湯豆撈、龍宮海參、GAGA酒吧、ZOO COFFEE為代表的品牌商家進場又退場,有些商鋪從演義吧到葡萄酒窖到靜吧再到餐廳,商家更迭了四五輪。


    有人因為開店把之前積累全砸進去然后悲劇收場,而有些堅守至今的餐廳曾在很長一段時間生意慘淡。


    美食街“炮灰記”:賠200多萬,證明“想象豐滿 現實骨感”


    近日,餐飲小白W跟內參君分享了進美食街開店的血淚史。


    原本開幾十平小店的W君,被該城市某主題美食街鋪天蓋地的宣傳吸引,放棄了一線購物中心的選擇,在美食街開業前三個月就簽約進場裝修,把前幾年積累砸進去。
     
    開業后不僅沒有預想的火爆,反而每個月倒貼五位數,再加上產品和服務不突出,半年之后他已黯然離場,砸進去200多萬,成為那條美食街首批被洗牌的養店期炮灰之一。
     
    事后復盤(相關閱讀:復盤:引入柳傳志的思維方式后,這家餐廳起死回生了......),他認為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是“想象太豐滿,現實太骨感”,并總結了自己栽的幾個坑。


     坑1 :客源慕名而來,客流源源不斷

    ○ 想象中 ○

    美食街都自帶IP,根本不用擔心客流問題。按照招商方的宣傳和自己的預估,一定會有大批慕名而來的食客。
    ● 事實上 ●

    這是進駐美食街最常犯的錯。

    W君進駐后發現,真正支撐消費的,居然是周邊幾個小區的居民,還有幾個寫字樓的上班族,根本沒有想象中源源不斷的客流。

    小區居民消費頻次很低,附近的上班族中午消費客單價又低。

    一開業,他就傻了眼。

    — 坑【 2 】—
    地理交通寶地

    ○ 想象中 ○

    美食街選址一般都不會太差,自己所在這個毗鄰城市主干道,離新開通地鐵出口不遠,簡直是占據了黃金寶地。
    ● 事實上 ●

    附近市政規劃新增單行道;地鐵施工圍擋延期半年導致持續擁堵;馬路對面的購物中心開業緩期半年;美食街停車位規劃嚴重不足,沒有公共停車場不說,每家店自己的車就占據將近四分之一的店前位置,食客十分鐘找不到停車位轉戰交通更便捷的CBD……

    提起這個,W君氣不打一處來,苦水簡直倒不完。

    — 坑【 3 】—
    動線越直越好

    ○ 想象中 ○

    寬闊筆直的街道,一目了然看見店招和櫥窗,快速引流。
    ● 事實上 ●

    W君后來才發現,直來直去的動線設計不容易讓人們駐足,除非是沖著你的品牌來的顧客,不然很容易對美食街前幾家視而不見,溜達到街尾又不想回頭做選擇了。反而是一些移步換景、有點曲折的美食街,更容易聚客。

    — 坑【 4 】—
    鄰居不是大牌就是新貴

    ○ 想象中 ○

    不管是地標型美食街還是主題商業美食街,運營方都對業態進行了科學組合,商家各有特色,多互補而少內耗。
    ● 事實上 ●

    W君說,看見人流量大的美食街有空鋪就光顧著興奮簽約進場,完全沒有考察調研鄰居到底都是做什么的,業態到底是如何組合。

    因為招商前后期落差和市場自發調節,你的藝術主題餐廳邊上可能是個棋牌室,也可能是內衣館,更甚至是一水兒每天大喇叭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揮淚甩賣”店……這個餐廳的氛圍和生意可想而知。

    — 坑【 5 】—
    管理方統一運營

    ○ 想象中 ○

    美食街管理方統一打廣告、統一推廣宣傳、統一設計節假日活動方案……
    ● 事實上 ●

    同樣在美食街開店的老王見證了所在街區的幾輪洗牌。

    除了開街前期的一陣集中火力的媒體報道宣傳,幾年中,基本都是商戶在進駐之后自生自滅,沒有統一的營銷活動或主體性宣傳海報,更談不上日常節慶的氛圍布置,零星的宣傳還是商戶自費或者通過資源邀請一些媒體和大V來關注報道。


    03
    |參見|

    W君的經歷令人唏噓。但仔細想想,如果做好開店前的基礎調研,有些“坑”是可以避開的。



    會不會掉坑里,就看你怎么選了

    [ 1 ]選址調研永遠是第一位。

    就像內參君之前說接盤二手餐廳(相關閱讀:接手一家“轉讓中”門店,你必須對著這張清單逐條核對!)選址提到的“金角(臨街口類肯德基位置)、銀邊(緊鄰金角的次黃金位置)、草肚皮(位于街道中客流分散、購物興趣下降區域)”……等,美食街也同樣適用,而周邊小區構成結構單一、單行道、交通復雜等因素也會影響客流。
     
    而W君后來反思,自己就跌在“連基礎的市場調研都沒做到位”。

    [ 2 ]調研和什么樣的業態、品牌做鄰居。

    品牌調性和業態相契合也同樣關鍵。很多小白在開店之前根本不關心這些,只是單純想做好自己品牌本身,卻忽略了周圍的生態。

    內參君見過的成熟做法是:H君在某美食街開店時,首先確定漫咖啡、巴奴毛肚火鍋等品牌進駐開業,之后才開出了自己400平方的主題餐廳。

    [ 3 ]調研市政規劃。

    除了公開公告,你也需要多方打聽,摸清你欲進駐的美食街及其周邊的中長期市政規劃。否則,遇上修路、圍擋甚至拆遷,只能欲哭無淚了。

    [ 4 ]調研管理方口碑。

    招之前甜言蜜語“親密范兒”,招進來愛答不理“高冷范兒”,避免遇上這樣的運營管理方,進街之前多渠道調研管理方口碑很有必要。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