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少壯派革命宣言:誰說管理餐廳一定要有店長!

    少壯派革命宣言:誰說管理餐廳一定要有店長!
    餐飲老板內參
    對談現場
    2016-07-12
    2.6萬


    一個店長有多重要?


    在昔日江湖幫派中,店長是號令一方的分舵主。


    在現代商業組織中,店長是盈利單元的發動機。


    所以,在幾乎所有餐飲老板眼里,店長就是公司最大的財富。


    然而,在現實中,店長制也有其弊端,那就是既精通前廳管理又對后廚事務門兒清的店長少之又少,調和前廳和后廚兩條運營主線之間的矛盾就成了難題。


    兩年前,中歐餐+創新營黃埔一期學員吳少輝每天在處理上述矛盾中身心俱疲。索性不再設置店長,讓前廳經理和廚師長直接對他匯報。


    兩年來,他的20家門店沒有一個店長,生意卻越做越火,他到底是怎么管的?



    2014年才進入餐飲業的吳少輝,是個新秀。之前從事工業材料多年的他,已將企業年產值做到幾億元。


    從他的首個成都小吃品牌“芙蓉巷”開始,至今創立的3個品牌近20家門店全都沒有設置店長一職,令不少同行驚訝。


    他卻有自己的考慮,在工廠時代積累的“二元管理制、精細化管理、標準化生產”經驗,被他用來在餐廳里進行一次次“跨學科的交叉實驗”,主要解決三個核心問題——組織結構、運營效率和品牌勢能。


    如今,芙蓉巷13家門店全部是購物中心店,16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平均營業額達30萬,成為各路購物中心主動招攬的焦點。


    矛盾:前廳和后廚,一言不合起糾紛


    開第一家店時,吳少輝設過店長。
     
    具備良好溝通統籌能力的90后是店長兼前廳經理,前廳員工也都比較年輕。廚師長是他費盡周折找來的入行十多年的川籍團隊。
     
    一邊是“小鮮肉”,一邊是資深“老手”,年齡和資歷的懸殊,讓兩者之間的矛盾頻發。


    論資排輩思想嚴重的廚師長,在面對前廳兩三年就晉升為經理的“小妹”時,往往有優越感,不服從、難指揮。一旦遇到客訴或營業額不達標,雙方的矛盾沖突更大。真是應了餐飲業那句老話,“一堂、二爐、 三墩子”。
     
    吳少輝第一次感覺有點蒙圈。他頭疼的是,店長要么資歷難以服眾、統籌全局,要么容易偏向前廳,對后廚管理給不到專業意見。
     
    咋辦?吳少輝思索許久做出決定——干掉店長!


    解決:兩條線垂直管理化解矛盾


    從單線管理變為雙線管理。前廳由經理管理,后廚由廚師長管理,兩人直接對老板負責,老板直接充當中間協調角色。兩條線垂直化管理,雙方各自負責,明確責任劃分。
     
    如果發生顧客投訴菜品,前廳經理直接和廚師長溝通,由廚師長詢問廚師,問題就會迅速而公正的解決。
     
    如果是上菜速度的問題,則由前廳經理與服務人員溝通,讓其負責給顧客解釋,或者在點單時告知上菜預期,取得顧客理解。
     
    吳少輝發現,沒了店長之后,沒有預想的混亂不堪,協調反而更加順暢。之后在13家店面進行了推廣。


    隨著店面增多,吳少輝的工作量明顯增多,他開始把工作重點放在建立匹配的監督機制上。
     
    主要利用微信群進行,以區域劃分,前廳、后廚各自建立一個群,每天兩條線直接給老板匯報情況,前廳匯報開會情況、營業額等,后廚將收尾工作標準化,每天把完成工作的認證照片上傳,老板直接監督。
     
    老板吳少輝多了個零薪酬兼職——總店長。


    依據


    老板承擔經營責任
     
    沒了店長營業額和績效考核怎么辦?營業額不達標前廳后廚互相推諉扯皮怎么辦?吳少輝決定,餐廳營業額由他本人負責。


    ① 設定店面營業額基數,只獎不罰:根據各店面以往的經營情況,設定基礎營業目標,完成目標即獎;


    ② 一旦超額完成,按超額數值的一定比例給員工發獎金。前廳45%,后廚55%,之所以不同也告訴了所有員工,后廚的空間永遠最熱,工作環境更辛苦,所以多一些,大家也都能接受。


    ③ 獎勵優秀店面聚餐費,直接在微信群里公開發,激勵其他店面。


    ④ 未完成設定目標,只要前廳、后廚自我反思,找到問題所在并反饋,將免于懲罰。如果不是外部原因,如商場客流稀少,又總結不出自身原因,管理層則要承擔責任。


    全部管理層每周必須下門店
     
    吳少輝給團隊下了硬性規定,周六、周日總部辦公室不許留人,包括財務在內,都要進駐門店,了解門店運營情況、突發問題。


    這樣的好處是,管理層更容易提出切合實際的新規定或者新措施,員工相對也服氣。同時,增強了管理層和一線員工并肩作戰、同甘共苦的凝聚力。
     
    吳少輝本人也以身作則,他從開始做餐飲至今,除了出差、必要應酬或者去中歐餐+創新營上課之外,基本每天都在巡店。


    標準化、精細化管理不松懈
     
    芙蓉巷可以說是中餐的定位策略,快餐的操作模式。吳少輝把自己曾經歷的“工業化時代”的標準化管理導入餐廳日常運營,保證產品品質。


    ① 企業VI(視覺識別)系統從創業就堅持標準統一,一開始就具備連鎖品牌的勢能。


    ② 取消店長后牽涉到采購環節,后廚負責質量,前廳負責數量,廚師長和前廳經理共同簽字才能完成驗收。


    ③ 慎重對待打包和外送業務,因為影響客戶體驗。有一次客戶下單要80份擔擔面,吳少輝反復向對方強調外賣的口感不如堂食,建議到店食用。
     
    精細化管理,集中火力解決一個問題。芙蓉巷錦藝城店開業之后,吳少輝迎合明廚亮灶的趨勢,把后廚前移到近走廊位置,對整潔度要求更高。


    為了整體優化洗碗池,吳少輝把5月定為“洗碗池月”,自己帶頭在錦藝城店洗了一天碗,不光洗碗,洗碗池下邊的衛生死角也清理。其他管理層分別被派到其他門店,最終制定出了一套洗碗新標準,執行團隊也表示服氣。
     
    多品牌矩陣聚集勢能
     
    “親民客單價、高人氣、高平效”等因素讓芙蓉巷成為購物中心招商的寵兒,丹尼斯、萬達、凱德、熙地港等商業巨頭先后拋來橄欖枝,這也成為吳少輝2年開出近20家店的重要誘因。


    芙蓉巷定位成都名小吃,“我是你的菜”則定位“精品火鍋菜+披薩”,“可蘭牛排自助餐廳”定位更年輕精致化的西餐。
     
    參考外婆家、王品等餐飲巨頭的多品牌戰略,借鑒丹尼斯“百貨、大賣場、便利店”等業態布陣,吳少輝對品牌矩陣有自己的認知:“芙蓉巷就是大賣場,可蘭牛排自助餐廳就是百貨,而我是你的菜就是便利店”。


    全面覆蓋不同年齡層客群的同時,用品牌矩陣跟購物中心合作聚集勢能,增加議價能力,同時也讓團隊有更多向心力和自豪感。
     

    小結
     
    現在20家門店可以這么做,那么做到50家、100家門店呢?還能不設店長嗎?如果每天瑣事纏身,還有時間思考企業的發展方向這類戰略問題嗎?


    吳少輝餐飲圈的朋友,和內參君調研的幾位餐飲老板都發出如此擔憂。
     
    現在的吳少輝每天要跟20家門店的前廳經理和廚師長溝通,對精力是巨大考驗。


    最近,他新設置了兩個職位——前廳督導和后廚督導,分別對所有門店的前廳經理和廚師長負責,但會不會再次重蹈之前的覆轍呢?
     
    就像每次跟中歐的同學交流中,也會就開店節奏、引入工業化理念等有新認識。吳少輝的答案是:這模式至少目前很適合企業,在發展中發現問題,邊做邊改。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