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何永智首談:我為何不賣小天鵝!

    何永智首談:我為何不賣小天鵝!
    火鍋星觀察
    一線走訪
    2016-07-05
    2.9萬


    2014年底,小天鵝火鍋同資本的聯姻最終以失敗告終后,何永智說:“我始終是小天鵝故事的主角”。


    如今回味,這句話意猶未盡。


    一年多已然過去,我同何永智再次聊起此事。何永智說:“35年兜了一圈回來,我才發現,小天鵝真正的基因還是在餐飲上”。



    長江畔,再談火鍋


    與何永智見面,約在洪崖洞的嫩綠茶。毫無疑問,這里是洪崖洞的絕佳景觀位之一。


    千廝門大橋從旁跨長江而過,紅色的橋身,江對面的江北嘴CBD中心,讓坐在嫩綠茶內品著時尚茶飲的人們在與友人的閑聊之余能夠抬頭眺望江畔美景。


    三年前,第一次見到何永智,她和我聊的是洪崖洞。那個時候,洪崖洞對于重慶小天鵝來說是一個偉大的愿景。重慶洪崖洞成功的樣板效益讓何永智很快在蘭州的黃河邊上雄心勃勃的開始造就第二個洪崖洞。


    那天,聊了很久,雖然洪崖洞的前景光明,但是59歲的何永智卻黯然淚下。對于她來說,跨行太苦。


    三年后,當我們再次坐下來時,何永智和我開始聊火鍋。而在這三年中,小天鵝發生了很多事:蘭州洪崖洞項目緩慢推進,嫩綠茶獲得京東投資,火鍋“悔婚”不“嫁”弘毅,與領籌網合作玩眾籌O2O不被看好……


    似乎是太多的經歷讓何永智愈發發現,小天鵝的歸宿還是火鍋,小天鵝的基因還是屬于餐飲。


    因此,當我們再次回過頭來看2014年底發生的“悔婚”那一幕,才發現,何永智是真割舍不了小天鵝。而“我始終是小天鵝故事的主角”這句話的確蘊含著她對小天鵝火鍋最真實的那份感情。


    早期聚焦,換來無數第一


    時間回到2014年底,當弘毅基金公關部人士坦承,“雙方談得越多,何總越多地想起她30多年的創業經歷。她對品牌有很深的感情,想繼續自己運營,暫時不考慮引入新的投資”的時候,小天鵝的突然“悔婚”招來了不少非議。


    然而,當我們開始重新梳理小天鵝的發展脈絡的時候,就不難發現,這只出生于草莽,游弋于血海,最終踏入餐飲高階殿堂的黑天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由何永智獨自掌控。


    從第一個發明鴛鴦火鍋,第一個發明子母火鍋,到第一個使用抽油煙機,第一個讓火鍋能夠登上大雅之堂,第一個做火鍋領域特許加盟。這諸多第一的背后其實幾乎都是何永智一個人的創意。


    在21世紀初期之前,當管理團隊這一說法還沒有被看重時,小天鵝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幾乎反映的是何永智個人的性格。同時,這樣的局面也迫使何永智在火鍋這一領域只能不斷的聚焦。“因為當我做出一個致命的決定,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滿盤皆輸”,何永智說。


    那個時候,是何永智在火鍋領域最專注的時候,因為幾乎是憑她一己之力不斷推進小天鵝的發展,并不斷擴展對于火鍋的定義。


    多元化之殤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小天鵝開始多元化發展,職業經理人開始被引入。到了21世紀初,小天鵝火鍋板塊全權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這個時候,小天鵝的發展步入到穩定成長期。


    2007年6月重慶小天鵝集團、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共同組建而成“重慶佳永小天鵝餐飲有限公司”。小天鵝的資本運作,職業經理人管理開始對小天鵝造成深遠影響。


    那段時期,小天鵝開始為了上市而瘋跑。在這其中,何永智的精力則已經從小天鵝火鍋抽出,開始做旅游、做地產,在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試圖進行小天鵝集團的多元化。


    對于何永智來說,2007年資本的進入是小天鵝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雖然集團在快速擴張,但是團隊卻慢慢開始進入倦怠期,自己因為在做集團多元化的工作,也已經很久沒有參與到火鍋領域的具體運作中。


    “雖然當時我也有很多好的思路,但是要真正貫徹下去就沒那么容易了”,何永智說。在她看來,職業經理人團隊在小天鵝的操盤上更看重的是門店坪效、店面大小、產品標準化等數據化的模式,品牌的創新精髓和靈魂則被擱置一邊。


    多品牌探路持續發展


    小天鵝上市的失敗,發展預期與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遠開始讓何永智覺得如今的小天鵝變得有些陌生了。于是就出現了2014年年底,何永智為小天鵝找到“高富帥”聯姻的那一幕。


    “但是從我本質上來說,我對小天鵝的感情是非常深的,所以談到最后,我決定終止交易”,何永智說。


    而重新回到身邊的小天鵝該如何讓其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對于何永智來說,餐飲領域的多品牌戰略就是下一步小天鵝發展的重點。


    Q &A


    星探:辛火鍋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小天鵝開始重新聚焦餐飲這一塊?


    何永智:以前我們的多元化發展其實有點突兀,基本就是那個行業都想試一下。但是跨太多的行業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的主意。即使花很多精力,很長時間去做,卻發現感覺自己似乎往前邁了一步,其實自己是往后倒退了兩步。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經過我們團隊一起梳理后,發現,小天鵝的精髓還是在30多年做餐飲這一塊上。并且民生市場也是最大的市場,所以小天鵝應該聚焦,聚焦完后在行業中進行多品牌發展。


    星探:為何現在開始走向多品牌發展之路?


    何永智:我們做多品牌是因為多品牌發展的思維才能讓集團走得更穩,同時在不同細分市場單品牌策略才更有可能取得突破。而之于小天鵝集團本身來說,要想讓集團這么一艘大船突然轉向,很多人不會那么快接受的,所以與其改變一個已經固化的品牌,不如做一個新品牌出來,把他的關聯性做進來。從一個新地方重新出發。所以小天鵝這次也算是一個中年重新出發的品牌。


    星探:如何看待小天鵝走資本這條路?


    何永智:在那個時候,小天鵝引入資本是十分必要的。2007年是風投進入餐飲的一個高峰期,餐飲都想踏上資本這條船。而小天鵝當時引入資本,并不是錢吸引了我們,我們是覺得當時資本這個概念還是非常新的,那個時候我們非常缺乏社會高端資源。所以當時我們引入資本更多看重的是,資本方能夠給我們引入高端資源,帶來一些先進理念。而在之前,我們就是一個家族企業,沒有想過如何發展,如何進行標準化,未來如何做大做強。


    星探:現在后悔當時引入資本嗎?


    何永智:所以現在看來,那個時候我們是需要與資本嫁接的,不然我們只有慢慢走,如果沒有資金進來,可能到現在為止,我們也就20多家店。這讓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都是有限的。


    星探:那么你如何看待目前餐飲正在進行的資本熱?


    何永智:我覺得還是需要謹慎。我現在反而不太看好資本市場,我覺得在未來2、3年中,資本不會這么快的緩和回來,所以我覺得餐飲品牌不一定非要走資本市場才有錢賺。反而自己做好自己的品牌,讓消費者認可你,這樣的發展機會更大。現在我覺得上市并不是衡量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餐企需要沉下心做事,在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后,把自己的品牌樹立起來,把自己的顧客拉回來,這才是最主要的。


    星探:如何看待現在火鍋混搭的現象?


    何永智:其實我覺得商業模式的創新無可厚非,但是最持久的才是最經典的。你必須有一個自己值得傳承的故事,如果沒有,很快就會被山寨。大家最后喜歡的,能夠傳承下來的還是自己最熟悉的味道。所以我們就是把故事做出來,把味道做出來,把自己的模式簡單化,能夠去復制,最后成為能夠陪伴一代人成長的品牌,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