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缺少這三個口碑支撐,你的營銷可能就是“自嗨”

    缺少這三個口碑支撐,你的營銷可能就是“自嗨”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頭條
    2016-06-27
    2.4萬


    企業營銷,其實就是做好三個口碑:消費者口碑、行業口碑、供應鏈口碑。


    這三個口碑,消費者口碑是基礎,而最佳的狀態是形成良性互動。


    做好這三個口碑的建設、維護,就可以形成強大的品牌勢能。而不同形式的自媒體帳號維護不同需求的口碑。


    來自云味館的經驗,做好自媒休的投放,塑造品牌的成本其實是很低的。



    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來自深圳云味館米線哥。


    那個深圳的晚上,溫暖,清爽。我和云味館的米線哥在一間星巴克里,談著餐飲企業如何做品牌。


    其實,那天說了很多,比如店面形象要有調性啊,比如產品在差異化的基礎上,要有可傳播的爆點啦,.....但是,我覺得更有價值的,是他對自媒體投放的策略。


    讓我更多感慨的,卻是這句話:“企業營銷,其實就是做好三個口碑:消費者口碑、行業口碑、供應鏈口碑。”


    做好這三個口碑的建設、維護,就可以形成強大的品牌勢能。而不同形式的自媒體帳號維護不同需求的口碑。


    在餐飲業競爭升級時,合理的自媒體廣告投放,可以放大企業的競爭力。


    廣告投放,不是錢的事兒,而是制造品牌勢能


    有美女在微信上問我,“口味還是核心競爭力嗎?”


    這其實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我看到一些餐飲人在強調“好吃”是根本;而餐飲少壯派則認為“好吃是基礎”,并強調餐飲競爭力是一個系統,包括口味、形象、環境、品牌價值觀等。


    我是力頂少壯派的。在吃飽吃好的年代,口味就是老大。現在,餐飲升級了,具有了多元化的屬性。比如社交屬性,比如娛樂屬性。


    因此,海底撈CIO施琦多次吶喊,“未來商業都是娛樂業”。


    因此,57度湘在餐飲中加入了歌舞表演,子品牌小豬豬可以推出玩偶、繪本圖書等產品。


    正是這些多元化,使得餐飲進入多緯度競爭,結果就是從口味是核心競爭力轉變為品牌是核心競爭力。這就是我又一次放大“米線哥”商業智慧的原因——餐飲進入賽馬階段,廣告投放就是在“取勢”,制造品牌勢能。


    自媒體的布局


    首先,來看清自媒體的大格局。


    像餐飲業一樣,自媒體也有自己的生態。基本上,自媒體主要分為TO B(針對企業級服務)和  To C(針對消費者市場)兩種。


    按定位人群,這在兩種自媒體中,又可以分為全國市場和區域市場兩種。


    在提供企業級服務的自媒體中,《餐飲老板內參》是絕對的領導者,位于金字塔的頂端,屬于跨區域的行業性自媒體。還有其它自媒體,覆蓋區域小一些,也各有側重點。


    在針對消費者市場的自媒體,就非常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


    做自媒體排行的、新榜創始人徐達內最近有就金句:


    餐飲是一個富礦,有兩個證據:第一,新榜的監測中,“吃貨”這個詞,或者以“吃喝玩樂”作為名字的通常來說都很容易在新榜上榜上有名,每一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公眾號。第二個很重要的證據是餐飲老板內參這樣的餐飲的公眾號,能夠估值過億。


    《新榜》最新發布的餐飲自媒體排行榜



    企業的選擇


    餐企應該如何選擇自媒體進行廣告投放?


    米線哥說,“企業營銷,其實就是做好三個口碑:消費者口碑、行業口碑、供應鏈口碑。”


    不同形式的自媒體帳號維護不同需求的口碑。


    從三個口碑出發,再結合企業自身實力,規模,以及需求,就可以規劃出一個基本面。


    1、比如新店開業,周年促銷,都可以跟美食大搜索、吃貨類自媒體合作。這類針對消費者的自媒體,主要用來做活動,構建消費者口碑。


    2、餐企進入品牌期,就要有幾個提升。


    比如提長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在選址上要進入商業體,甚至做連鎖加盟。這個時候,就要做供應鏈口碑、行業口碑。


    供應鏈口碑,是用品牌來提升議價能力;做行業口碑就會爭取到更高端的資源。比如商業體招商名單的位置肯定是不一樣的。


    在這個階段,就要選擇一些側重傳播企業“方法論和價值觀”的自媒體......比如,......比如,......


    其實,一個餐飲企業一旦在行業內形成口碑,最后也就會形成自己的“品牌力”,實現自傳播。


    企業自媒體怎么玩


    在深圳,云味館現在已經有50多家店了。


    米線哥說,他們企業的公共號不會走向媒體化,他要用專業人的做專業的事。


    他構建了一個梯度的營銷結構。


    全國性自媒體:傳播方法論,傳播價值觀,做好供應鏈口碑和行業口碑;


    地方性自媒體:跟吃貨類自媒體合作,實現線下導流。


    值得一提的是,云味館雖然有自己龐大的粉絲團,但是,米線哥說,他們企業的公共微信號“不會做成自媒體”,只是用來做自己的線下活動。比如某新店開業,邀請粉絲品鑒之類的活動。


    不過,一些新銳品牌,在構建口碑時,利用企業自己的微信,玩出了很多新意。


    在廣州做大盤雞的“疆二代”,提出了“顧客員工化”的新理念。說白了,就是讓顧客參與到企業的運營中。同樣在廣州,太二酸菜魚更是把“參與感”玩得淋漓盡致。


    太二酸菜魚第5家店在廣州IFC的新店,還在裝修中,公共微信號已經從倒數第10天開始了互動。比如第五天時,太二酸菜魚對粉絲吶喊:“作為國際大品牌,要怎么掩飾我們不擅長裝修的事實?”


    粉絲也在“撩撥”太二:

    ——殺魚才是你的本領,怪不來

    ——不會裝修就是最深度的裝修

    有的粉絲直接回復“二”。

    還有的回復:“我老婆說,最根本真理:只要魚好吃,不在乎裝飾怎么樣。”
    ......
    經過一番互相撩撥,等到開業時,就變成了一場粉絲大聚會。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