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食品安全已成為企業經營的“生死門“,建設安全“餐桌”、實現原料追溯已成為餐飲行業良性發展的當務之急。
事實上,我國大部分省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超市等流通領域已逐步實現了“有源可溯”,如何通過餐飲的供應鏈體系將“農貿、商超”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灰色區域也納入“溯源信息社會化體系”已成為餐飲供應鏈建設的重要需求之一。
紹興飯店與千島湖有機魚、寧海黑毛豬、富陽散養雞等綠色資源基地合作,實現從土地到餐桌的一條龍
這一模式的成功典范是上海著名餐飲紹興飯店,其供應鏈系統實現了到餐桌的透明食物鏈建設,并與上海市食品安全流通追溯體系完成了實時對接(上海市食品安全流通追溯體體系覆蓋了上海市肉類蔬菜批發市場、大中型連鎖超市、標準化菜市場菜市場、超市、菜市場)。真正實現了從“農貿、菜市場、商超”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食材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查詢系統
通過紹興飯店的“安心機器”點餐時通過觸摸屏、電子菜譜可以追溯到飯店內的56個經典菜肴的“來源”,包括原材料產地、供應商、菜肴信息等內容,此外,還包括了原材料種養殖、檢測、品質、生長環境等信息。
目前,紹興飯店原材料追溯系統已被上海食安辦列為上海市飯店食材追溯樣板試點企業,一旦試點成功,今后將向上海飯店全面推廣。
紹興飯店特色菜肴秘方蒸鰣魚
這個話題相對沉重的系列結束了,餐飲業其實是一個比任何一家高科技企業都復雜的行業,就系統的復雜性、風險性,僅次于航空航天,與醫院并列排在第二位。其他行業都有多年的工業化基礎,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而中餐目前一窮二白,需要從業者潛心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