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易,但踏實的餐飲人每時每刻都在琢磨如何能做得更好。既然前腳已經邁出,大魚君愿意助力你穩住初心,扎實落地。
◎ 餐飲老板內參 大魚君
前幾日,看到朋友圈有位創業中的老板“發牢騷”:從前想著不受束縛,時間自由,一心想開店。沒想到自由職業不自由,變成了全年無休為店忙......
細問才得知,當初正是因為覺得上班的日子太枯燥,這位老板才毅然決定辭職開店。
懷揣美好愿景踏入餐飲行業的創業者有很多,但支撐開店計劃的往往不只是一腔熱血。我采訪了幾位餐飲老板,看看他們開店經歷中的酸甜苦辣究竟幾何?
“晚上不睡覺,抱著計算器琢磨做滿減”
人物:70后夫妻檔 餓熊夫婦
關鍵詞:外賣
這幾年感覺實體生意不好做,我們關了在河北開的一家300多平米的堂食店,想著找個好操作點的項目重新開始。考察一段時間后,加盟了一個外賣便當品牌。
我們做餐飲十八九年了,做外賣、做便當,這是第一次。
最開始真的不懂外賣平臺怎么操作,那段時間我們挨個看同行誰家生意好,去看他們的活動、滿減怎么做。晚上都不睡覺,抱著計算器琢磨、拿筆寫活動該怎么去做,當時想著如果我是消費者,愿不愿意掏這么多錢買這份飯?覺得行,我就找一款飯去試;不行,就推倒重來。
就是用這么個笨辦法,一點點地磕,才把外賣平臺上的一些滿減活動配置好。現在二店新開,商圈環境不一樣了,還是要接著摸索。
“海底撈打工3個月,
就是為了學習員工培訓”
人物:80后餐二代 美花
關鍵詞:臥底
當時剛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打算在北京先學習點經驗再回去,就跑去一家比較有名的甜品店應聘服務員,結果人家看完我的學歷,覺得我不是想好好來干活的,直接拒絕了。
有了第一次,后來回了鄭州,去海底撈入職前培訓的時候,老師問我什么情況,我就坦白說是想來學習的。
還記得上班第一天就被罵,說我“不會笑”。我當時想,能堅持下來一天就不錯了,還讓我會笑......沒想到一待就堅持了3個月。
本來去海底撈就是想學學人家是怎么培訓員工的,說實話,經歷這仨月,我是真切感受到海底撈的培訓正兒八經深入到員工生活里,去教大家做人,包括會告訴你鞋子、襪子臭了怎么辦,手機怎么玩,微信怎么下載怎么用,這些全部都是培訓的內容。
這種理念在我們后來培訓員工時,是受用的。
“大哥說:
你的個性我放心 這錢你拿去用”
關鍵詞:90后創業者 大樹
關鍵詞:眾籌
出了校園二度創業,我們當時考慮眾籌啟動金,有一段時間一直在為這件事奔波。
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貴人,是我第一次創業做外賣時認識的一個料包供貨商大哥。
嚴格說來,我和這位大哥沒有見過面,還只是“錢貨之交”:他每次讓人把貨給我送過來,我第一時間就會把錢打過去。唯有一次,手機沒電,我當時急著用員工手機打電話告訴他情況,晚點就把錢打過去了。
沒想到,就是這位素未謀面的大哥,在創業的起步期,為我們搭了把手。
一次聊天,他得知我在準備眾籌開店,大哥絲毫沒猶豫,說你的個性我放心,我愿意幫你。借我10萬,不入股,也不拿分紅,當時只有一句“這錢你拿去用”,連借據都是我堅持補給他的。當時真的很受鼓舞,那種雪中送炭的信任帶來的幸福感是難以言說的。
兩年下來,很感謝有貴人相助。錢早就賺回來了,該還的還,除了退股的,都實現了分紅。接下來,還是想沉下心,事無巨細地把這件事堅持下去。
從前做餐飲一條路走到黑
現在有更科學的方法論可循
做餐飲這件事,好學肯干,3年入門;甩手掌柜,3月關門。
開店情懷背后,更多的是像上面這些餐飲老板一樣,要面對日常瑣事,經歷經營考驗。只有把握全貌,才能做到心中有丘壑,不被細節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