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餐飲老板內參【官網】

    200萬+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業務涵蓋:媒體傳播、餐飲培訓、餐飲數據研究、餐飲報告出版、餐飲嚴選加盟、餐飲供應商優選、餐飲項目孵化等;獲財經作家吳曉波、源碼資本、美團點評、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

    Opentable:餐飲預訂斂財術

    Opentable:餐飲預訂斂財術
    i天下網商
    嚴選加盟
    2015-05-01
    2萬
    【導讀】:餐飲的計劃性本身不如機票、酒店,而且傳統的電話訂餐或者現場排隊已經被固化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Opentable一直將“習慣”列為公司業務最大的敵人。
    /u/1007/c0507afc-e31e-46e5-9349-372cc597035d.jpg

    餐飲的計劃性本身不如機票、酒店,而且傳統的電話訂餐或者現場排隊已經被固化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大部分消費者賴于改變。Opentable一直將“習慣”列為公司業務最大的敵人。

     Opentable的營收主要來自三部分:消費者的訂餐傭金、餐廳管理軟件的月租費、預裝和其他收入。

    Opentable的殺手锏是積分計劃。消費者每通過Opentable預訂一次,即可獲得100點積分,價值1美元。

    積分達到2000點以后,消費者就可以在任何Opentable的合作商家處作現金抵用。但如果消費者連續12個月未下單,其賬戶上的所有積分將清零。

    Opentable向ERB商戶收取的訂單傭金也恰好是1美元,剛好沖減Opentable向用戶的返利。Opentable把傭金以積分的形式全額返還給消費者,也是在不遺余力的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

     根據Opentable提供的資料,Opentable服務的餐廳的人均消費為42.5美元。而餐廳服務這些消費者的可變成本只有35%。

    也就是說Opentable的每個訂單將為餐廳增加28美元的毛利潤。與1美元左右的訂單成本相比,Opentable渠道的投資回報率非常高。

     如果只是算賬的話,Opentable是一門三贏的生意。

    從軟件服務商到中高端餐飲預訂平臺,Opentable的蛻變過程多少有些離奇的味道。它或許有些幸運,恰好撞到了風口上。但請不要忘記,Opentable已經在這個行業深耕16年了,“剩者為王”。


    Opentable是誰?


    從業務的角度來說,Opentable與國內的飯統網、訂餐小秘書相似,他們都試圖借助互聯網這一工具改變人們的訂餐習慣,不同的地方在于飯統網和訂餐小秘書也接受大量電話訂單。


    Opentable不但提供網絡預訂服務,也幫餐廳搭建IT系統。這與國內的易淘食和嘩啦啦點菜網比較相像。


    餐飲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也是一個高度碎片化的市場,整合供應鏈上游的難度非常高。而最致命的是下游用戶的消費習慣并沒有被“互聯網化”。



    與酒店、機票領域的預訂不太一樣的是:人們的出行總要規劃,所以機票和酒店預訂是剛需。因此,互聯網這一工具確實給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于是這行業迅速被互聯網化。


    餐飲的計劃性本身不如機票、酒店,而且傳統的電話訂餐或者現場排隊已經被固化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大部分消費者賴于改變。Opentable一直將“習慣”列為公司業務最大的敵人。



    斂財之道


    Opentable的營收主要來自三部分:消費者的訂餐傭金、餐廳管理軟件的月租費、預裝和其他收入。


    Opentable向餐廳提供電子訂餐系統ERB。ERB除了基本預訂系統以外,還集成餐廳現場管理、CRM、營銷推廣等功能。ERB解決方案還包括觸屏終端等硬件設備。


    購買Opentable ERB系統的餐廳需要向Opentable支付一定的初裝費用,以及每個月249美元的月租費(北美市場)。


    當然,餐廳也可以選擇不安裝ERB系統,而是利用Opentable提供的Connect系統直接從網站或者APP端獲得訂單。


    訂餐傭金根據渠道和客戶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消費者如果從餐廳自己的網站進入,利用Opentable的系統訂餐的話,每筆訂單餐廳需要向Opentable支付0.25美元的傭金。


    如果消費者通過Opentable的網站或者APP下單,ERB客戶每單只需支付1美元傭金,而Connect客戶則需支付2.5美元傭金。另外,Opentable還提供“1000積分”的針對會員的促銷活動。客戶需要為相應的訂單支付每筆7.5美元的傭金。


    2013年,Opentable的訂餐傭金為1.15億美元,占總收的60.6%,是公司是主要的營收來源。但在2010年以前,Opentable的主要營收為軟件月租費。


    那時的Opentable更像是一家面向餐廳的軟件公司。但Opentable現在搖身一變,儼然成為一家聚集大量消費者的餐飲預訂平臺。


    殺手锏


    在用戶端,Opentable并沒有投入太多的營銷費用,更多是靠口碑傳播驅動。我們前面也有提到,就餐的規劃性不強,同時,雖然互聯網訂餐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便利,但電話訂餐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那么,Opentable通過什么方式引導消費者在線訂餐呢?


    Opentable的殺手锏是積分計劃。消費者每通過Opentable預訂一次,即可獲得100點積分,價值1美元。


    積分達到2000點以后,消費者就可以在任何Opentable的合作商家處作現金抵用。但如果消費者連續12個月未下單,其賬戶上的所有積分將清零。


    Opentable向ERB商戶收取的訂單傭金也恰好是1美元,剛好沖減Opentable向用戶的返利。Opentable把傭金以積分的形式全額返還給消費者,也是在不遺余力的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這也是一種變相的營銷成本。


    不過好在消費者的積分兌換比例并不是太高。2013年,Opentable確認了2000萬美元的積分消費,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對應消費積分的或有負債為3700萬美元。


    Opentable預計,如果用戶積分兌換比率提高10%,公司收入將減少約680萬美元。


    除了用戶消費習慣的緩慢成熟以外,移動訂餐市場的啟動也是推動Opentable預訂業務高速增長的一大動力。


    訂餐模式的目標客戶


    ERB客戶每個月需要向Opentable支付高達249美元的月租費,還要為每個訂單支付額外的傭金。2013年,Opentable北美地區的客戶平均總支出為6400美元,這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普通的餐廳能支撐么?


    首先,Opentable本身也不是面向所有的餐廳。Opentable將餐廳金字塔由上往下劃分為預訂優先、散客優先、只接待散客(不接受預訂)三類。


    Opentable的ERB系統瞄準預訂優先的餐廳,Opentable向散客優先但仍接受預訂的餐廳推薦Connect系統。


    大量的中小型面向散客的餐廳并不是Opentable的目標客戶。


    Opentable的目標客戶是中高端的餐廳,這些客戶的成本承受能力更強。而另一方面,餐廳在Opentable上的投資回報率一直在改善。


    Opentable預計,整個北美地區,這兩類餐廳分別只有3.5萬家和2萬家。而Opentable在這兩個市場的滲透率分別為54%和13%,Opentable初步完成了目標市場的覆蓋。


    根據Opentable提供的資料,Opentable服務的餐廳的人均消費為42.5美元。而餐廳服務這些消費者的可變成本只有35%。


    也就是說Opentable的每個訂單將為餐廳增加28美元的毛利潤。與1美元左右的訂單成本相比,Opentable渠道的投資回報率非常高。


    如果只是算賬的話,Opentable是一門三贏的生意。

    0
    點贊,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

    金瓶酶